中国人民银行五项举措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表示,将研究制定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切实做好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
央行表示,要切实按照“快、重、准、实”即“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要求,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些措施包括:
一是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二是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三是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创新力度,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灾后重建、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贷的规模,探索在出口信贷中提供人民币中长期融资。
四是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平台。
五是进一步改进中央银行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现金预测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增强现金供应的前瞻性;畅通国库资金支付清算渠道,提高国库资金收支效率;扩大国库直接支付涉农、救灾补贴等政府性补助资金范围,实现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所需资金由国库直达最终收款人;积极推动国库直接办理各项社保资金收支业务,提高社保基金收缴和社会化发放效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此次货币政策由“从紧” 转变为“适度宽松”,主要是为了应对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逐渐波及到实体经济,国内也出现经济下滑的风险。一些中小企业出现了贷款难和融资难问题,并直接导致生产经营困难。此次国家及时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与经济变化相吻合的。
张立群认为,在具体政策操作上,预示着信贷额度管理的放松,预示着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有可能进一步下调。他说,从今年10月份连续降息算起,货币政策真正起到作用,要到明年一季度,因此预计到明年二、三季度,在全球经济不再发生大的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局面将有所扭转。
对于央行是否会进一步减息以刺激经济,在巴西参加国际清算银行会议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周一称,目前谈论具体的政策制定还为时过早,还要看国际形势才能决定进一步降息政策。
周小川还表示,不排除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帮助推动出口,保持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可能性。
安信证券首席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在CPI、PPI统计数据公布后,央行很有可能在近期降息。他认为,要加快降息,现在降息速度太慢。从幅度来看,一次降50个基点都嫌少,降100个基点也不嫌多。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在过去2个月里3次降息,并将此前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