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12-26 10:10:00
以下是引用kgb_yuan在2008-12-25 9:18:00的发言:
我觉得您连什么是需求什么是供给都没搞明白~~

您真搞懂了吗?懂什么?有什么高见?请拿出来让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您真的认认真真研究过我研究过的这些东西吗?对此屁都不放一个居然还好意思对别人说屁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5:37:00
以下是引用恐怖魔王在2008-12-26 10:1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kgb_yuan在2008-12-25 9:18:00的发言:
我觉得您连什么是需求什么是供给都没搞明白~~

您真搞懂了吗?懂什么?有什么高见?请拿出来让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您真的认认真真研究过我研究过的这些东西吗?对此屁都不放一个居然还好意思对别人说屁话。

我唯一的错误就是花了时间看了一下论坛史上最搞笑的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6:10:00

我的办法可以让政府不花一分钱就能使内需迅速增加,使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成为可能。

我要是总理,将很容易解决世界性金融危机问题,而且不用政府花一分钱,内需一下子就扩大了。
----------------------------------------------------------------------------------------

 

[em17]好啊好啊,世界金融危机被你不花1分钱就搞定了~明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非你莫属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8 01:01:00
以下是引用kgb_yuan在2008-12-26 16:10:00的发言:

我的办法可以让政府不花一分钱就能使内需迅速增加,使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成为可能。

我要是总理,将很容易解决世界性金融危机问题,而且不用政府花一分钱,内需一下子就扩大了。
----------------------------------------------------------------------------------------

 

[em17]好啊好啊,世界金融危机被你不花1分钱就搞定了~明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非你莫属了~~

朋友,您不懂经济,所以对于您的无知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如果您真的对我国宏观经济有所研究,就请您把我写的东西认真仔细的进行研究,然后才对之进行有理有节的批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8 04:23:00

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真正去学相关的知识,呵呵。

我不想多反驳你,只是想简单说几句。

你的总体思路就是国家拿大笔的钱出来投资,然后让老百姓都去工作来赚这大笔的钱,赚到钱后再拿来大笔的钱来消费,从而拉动内需,对吧?思路是对的,国家也的确在做。不过你的那些建议,简直可笑。

你知道现在的经济形势吗?没人买房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想买吗?房地产企业大量倒闭银行会怎么样?老百姓的贫富差距有多少?赚来的钱会不会都拿来消费掉?造一亿辆汽车出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去买?汽车厂家压价竞争,利润下降,汽车厂的工人是否还能拿到原有水平的工资?拿不到原有水平的工资还有没有足够的钱去消费?……

这些都是很简单的问题,你想过了吗?

更深一点的问题就没必要问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8 22:55:00
以下是引用kaka2007在2008-12-28 4:23:00的发言:

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真正去学相关的知识,呵呵。

我不想多反驳你,只是想简单说几句。

你的总体思路就是国家拿大笔的钱出来投资,然后让老百姓都去工作来赚这大笔的钱,赚到钱后再拿来大笔的钱来消费,从而拉动内需,对吧?思路是对的,国家也的确在做。不过你的那些建议,简直可笑。

你知道现在的经济形势吗?没人买房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想买吗?房地产企业大量倒闭银行会怎么样?老百姓的贫富差距有多少?赚来的钱会不会都拿来消费掉?造一亿辆汽车出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去买?汽车厂家压价竞争,利润下降,汽车厂的工人是否还能拿到原有水平的工资?拿不到原有水平的工资还有没有足够的钱去消费?……

这些都是很简单的问题,你想过了吗?

更深一点的问题就没必要问你了。

谢谢您的回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国家拿大笔的钱出来投资,这个钱不是财政的钱,也不是银行里面储户存的钱。投资人用这个钱只能进行投资,不能用于直接消费,而进行投资时不需要支付利息,也不存在房子卖不出去的时候引起银行倒闭的问题。这里的投资人是就从事商品房直接销售的零售业者,他们的销售利润一般由政府规定在0------6%之间,当他们的销售利润低于成本的时候,就由国家进行收购,这就防止了您担心的问题发生。

没有时间了,等一会继续回答您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8 23:44:00
以下是引用恐怖魔王在2008-12-28 22:5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kaka2007在2008-12-28 4:23:00的发言:

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真正去学相关的知识,呵呵。

我不想多反驳你,只是想简单说几句。

你的总体思路就是国家拿大笔的钱出来投资,然后让老百姓都去工作来赚这大笔的钱,赚到钱后再拿来大笔的钱来消费,从而拉动内需,对吧?思路是对的,国家也的确在做。不过你的那些建议,简直可笑。

你知道现在的经济形势吗?没人买房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想买吗?房地产企业大量倒闭银行会怎么样?老百姓的贫富差距有多少?赚来的钱会不会都拿来消费掉?造一亿辆汽车出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去买?汽车厂家压价竞争,利润下降,汽车厂的工人是否还能拿到原有水平的工资?拿不到原有水平的工资还有没有足够的钱去消费?……

这些都是很简单的问题,你想过了吗?

更深一点的问题就没必要问你了。

谢谢您的回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国家拿大笔的钱出来投资,这个钱不是财政的钱,也不是银行里面储户存的钱。投资人用这个钱只能进行投资,不能用于直接消费,而进行投资时不需要支付利息,也不存在房子卖不出去的时候引起银行倒闭的问题。这里的投资人是就从事商品房直接销售的零售业者,他们的销售利润一般由政府规定在0------6%之间,当他们的销售利润低于成本的时候,就由国家按成本进行收购,这就防止了您担心的问题发生。

没有时间了,等一会继续回答您的问题。

国家通过政策性收购和抛售房屋来稳定房价,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商品房作为大宗商品,我认为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维护其健康发展。

但是,象汽车、电脑、高挡电器、家具和其他各种产品,就没有必要用这种办法维护其物价了,完全由市场来定价。零售业者在具体确定选择什么商品作为其库存产品时,肯定要承担一定风险,这就是市场经济。国家不可能把一切生产行为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但是国家可以控制商品库存总量,这只需要根据就业需求、某种经济行为要求来决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08:24:00

唉,"文"人相轻...

不过,有自己的想法总是好的.为什么一定要说"懂"和"不懂"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0 22:10:00
听说温总理1月25号就要到我们四川省彭州市视察灾后重建工作,是真的吗?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见到总理,我知道,要见到总理太难了,我这么作的目的只是想帮助总理解决就业问题,因为总理心虽好,但是却暂时没有办法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总理的耳目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去为总理寻找帮手?象我这样,能帮助总理解决就业问题的帮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11:04:00
生产效率需要提高,社会效率太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11:41:00

还在发神经~~

[em0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13:17:00

早在十年前,中国就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巨大的金融黑洞似的经济实体,它的发展将把这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全部动力和能量吸收完,一直被拖累死才能结束。就在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迟早要爆发这场主要属于西方的金融危机了.就目前来说,中国现在已经掌握了游戏的全部主动权,就看总理怎么去做了。当然,和解决我们自己的就业问题、发展问题比起来,帮助世界化解金融危机就显得不重要了。

中国有的只是规模不大的坏账。 这场金融危机, 是西方用金融衍生品剥削其他国,用招过老而已造成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们才是,我们国家虽然吃了亏,但是却把他们拖垮了,国家用低估人民币的办法使美元拥有超强的消费能力,最终形成中国只生产不消费的“习惯”,或者说自然使消费控制在了国内。既然国家现在的发展不能再依靠出口,就应该按我的办法发展才对,我们考虑的是失业者的利益和农民成为城市居民的利益,考虑的是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问题,考虑的是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现在温总理用的办法对扩大内需来说,力度太弱小了,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可以说连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都困难。

中国人难道不希望人人年收入达到4万美元吗?用不了多长时间,可能就十五年多点的时间吧,我们国家就能作到这点,这需要一个伟大制度的设计者,包括经济制度在内,我觉得经济上应该走计划和市场经济的复合道路。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机会见到总理大人。

将美国拉下霸主的宝座的方法应该很简单,中国只需维持中美之间的现行汇率基本不变,美国就很难解决自己的金融问题了,除非走上贸易保护主义道理。我不希望如此,对美国人民不有好。

另一种帮助美国走出困境的负责任办法是,中国首先扩大内需,解决了自己的发展问题以后,再主动让人民币升值,直到中美之间实现贸易的重新平衡。只有到了这个时候,美国的金融问题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所以我说,我们国家现在对美国掌握了游戏的全部主动权。

国家扩大内需总是雷声大 雨点小。别看二十几万亿的存款,可是大部分集中在不到0.04%的人手里,有钱的人很难再增加什么消费了,他们早已花天酒地骄奢淫逸的了,而其它绝大部分人是没能力消费的。这个结构不打破,怎么扩大内需呢?

扩大内需 首先要均贫富,短期内提高消费能力, 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平衡区域发展,这是培养长期、后续消费能力。在未来,要看贫富差别是怎么产生的,如果产生的方式是经济上制度性的,就没有办法解决了,只能通过二次分配加以照顾;如果是人为的,就必须消灭。富裕人家手里的钱怎么花?这是需要想办法研究的问题,日本人的办法是用政策迫使他们进行投资,富人手里的钱多了,不消费是要出问题的,如果既不消费也不进行投资,就征收很高的财产税,出现了经济危机,就不是他们有钱人自己说了能算数的了,应该服从大局才行.

总理应该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现在总理不敢得罪他们,因为只用这个办法来扩大内需是不行的,我们需要印钞票来发展商品零售业才行。盖房子是个重要内容,具体干什么应该由零售业者来决定,零售业者该干什么又由消费者的需要来决定。为什么要由零售业者来决定呢?因为未来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很大的商品库存总量,这一切都是由零售业者来完成的,因为他们最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根据需求来建立庞大的商品库存量,在这个时候,用计划经济作出决定就不科学了。零售业者以后也可以朝规模化方向发展,中国将来至少需要建立四个以上的超级巨型零售企业。目前政府的投资是没有什么错的,只是效果不大,规模太小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是有意义的,但是力度太小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扩大内需是有意义的,但是无论如何控制,都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都很容易引起通货膨胀,所以我想向国家推荐我的办法来代替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就能保证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3 10:46:5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13:29:00
以下是引用kgb_yuan在2008-12-31 11:41:00的发言:

还在发神经~~

[em05]

看来您在笑话我,想出我的丑吗?我是个神经有问题的人,这样说我,您应该觉得满意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13:29:00
来,同样是民间学者,这里的帖子质量明显比你的高https://bbs.pinggu.org/thread-403051-1-1.html&star=1#4341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 22:06:00

不知道你认真学习过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没有,很多东西并不是你所说的那么简单。

你的错误概括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学生,学会了加减乘除,却迫不及待的想要解决微积分的问题。跨度太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 01:11:00

美元充当着国际货币角色,具有国际支付结算和储备功能,享受一国本位币与国际本位币叠加好处.

美国通过美元升值,即汇率变化趋势掠夺各国财富,还将通货膨胀风险转移到全球.故美元贬值浪潮的"规律"即七年一循环,美国在世界大肆举债,通过人为定期周期贬值,使美元债务急剧缩水,在美元升与跌循环中,使世界财富回到美国,是美国发财致富的秘诀。

所以这次危机过后,美元仍将强势。

中国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国家是个真正的大国,与日本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打破美国的美梦,让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我们要让美国这次也真正吃一次大亏,使他们经济上也经历痛苦的十年,我们国家只需维持中美之间的现行汇率基本不变十年就行了,美国就很难解决自己的金融问题。我们要乘机将美国拉下经济霸主的宝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 1:14:2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 01:21:00
以下是引用kaka2007在2009-1-1 22:06:00的发言:

不知道你认真学习过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没有,很多东西并不是你所说的那么简单。

你的错误概括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学生,学会了加减乘除,却迫不及待的想要解决微积分的问题。跨度太大了。

您自我感觉还很不错,您好象站在很高的地方和我说话,看来中国的就业问题,扩大内需问题、三农问题非您不行。

真的很想听您说点什么好的注意、高招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 01:47:00
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内需(或消费)、投资三者来拉动,一种良性的增长方式,应该根据本国特点,在这三者之间维持一个较好的平衡。前30年,我们过于侧重于出口和投资,现在要更多地转向内需。强调内需,当然不是说放弃出口,完全依赖内需。毕竟我们有那么庞大的人口,想一下子由劳动密集型全部转为技术密集型,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出口还是要继续,欧美日本的份额减少了,要想办法开拓和扩大新的市场,像中东、非洲,等等。在尽量维持原有出口优势的基础上,加紧、逐步扩大内需。
    内需拉动增长,这个出发点是很好的,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按西方经济学理论里面说的那样做,说来容易做来难,有很多障碍,原因很简单,中国的土地私有化程度很低等,而且根本没有人敢搞。由于受到国内条件的制约,国际出口市场的缩减,对扭转出口导向,对扩大内需,到底会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还是未知数。把复杂的事情往简单里说,这就是我们国家目前所处的困境,或者说面临的两难选择:出口导向难以为继,以现在那些决策者的头脑来看,转型内需又难以短期内稳定地实现,左也不成,右也不成,政府要在这种两难困境中维护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非常困难。对此,我终于想出了好主意,好点子来呢却又没有人看得懂,弄得明白,真是气死我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 1:48:4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 02:05:00
以下是引用恐怖魔王在2009-1-2 1:2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kaka2007在2009-1-1 22:06:00的发言:

不知道你认真学习过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没有,很多东西并不是你所说的那么简单。

你的错误概括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学生,学会了加减乘除,却迫不及待的想要解决微积分的问题。跨度太大了。

您自我感觉还很不错,您好象站在很高的地方和我说话,看来中国的就业问题,扩大内需问题、三农问题非您不行。

真的很想听您说点什么好的注意、高招来。

我好像没说中国的什么什么问题“非我不行”吧,那些问题不是我这样水平的人能解决的。你就凭我的几句话,就得出“非我不行”这样荒谬的结论,按你这样的逻辑去思考问题,我还要跟你啰嗦什么呢?

简直一个没长大的孩子,看看你的发言吧,看看有几个人愿意回你的帖子,有些现实的问题你好好思考一下再拿出来讲,别信口开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 02:22:00
以下是引用恐怖魔王在2008-12-28 22:5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kaka2007在2008-12-28 4:23:00的发言:

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真正去学相关的知识,呵呵。

我不想多反驳你,只是想简单说几句。

你的总体思路就是国家拿大笔的钱出来投资,然后让老百姓都去工作来赚这大笔的钱,赚到钱后再拿来大笔的钱来消费,从而拉动内需,对吧?思路是对的,国家也的确在做。不过你的那些建议,简直可笑。

你知道现在的经济形势吗?没人买房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想买吗?房地产企业大量倒闭银行会怎么样?老百姓的贫富差距有多少?赚来的钱会不会都拿来消费掉?造一亿辆汽车出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去买?汽车厂家压价竞争,利润下降,汽车厂的工人是否还能拿到原有水平的工资?拿不到原有水平的工资还有没有足够的钱去消费?……

这些都是很简单的问题,你想过了吗?

更深一点的问题就没必要问你了。

谢谢您的回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国家拿大笔的钱出来投资,这个钱不是财政的钱,也不是银行里面储户存的钱。投资人用这个钱只能进行投资,不能用于直接消费,而进行投资时不需要支付利息,也不存在房子卖不出去的时候引起银行倒闭的问题。这里的投资人是就从事商品房直接销售的零售业者,他们的销售利润一般由政府规定在0------6%之间,当他们的销售利润低于成本的时候,就由国家进行收购,这就防止了您担心的问题发生。

没有时间了,等一会继续回答您的问题。

请问你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按你这里的说法,到底是谁拿钱出来投资的?是国家还是零售商?如果是国家的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国家拿钱出来借给开发商建房子,建好后再卖出去?不用支付利息,而且没利润的时候国家还会买回去。那是稳赚不赔啊,很有可能全国人民都会争着来当开发商了,你认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 02:55:00

计划和市场,供给和需求,你真的研究过吗?懂了吗?

钞票印多了是要贬值的,房子建多了是要跌价的,车子造多了油价要涨的,老百姓的钱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花出去的……最关键的在于,国家的钱也不是用不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 10:13:00

请问你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按你这里的说法,到底是谁拿钱出来投资的?是国家还是零售商?如果是国家的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国家拿钱出来借给开发商建房子,建好后再卖出去?不用支付利息,而且没利润的时候国家还会买回去。那是稳赚不赔啊,很有可能全国人民都会争着来当开发商了,你认为呢?

===============================================================================================================================

您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我都清楚的回答了您的。

发展第三产业之中的商品零售业是我们国家将来扩大内需的最重要突破口。

零售业者一方面销售商品,另一方面负责组织货源;在其销售的众多商品中,商品房只是其销售的一个重要商品而已经,关于这个重要商品,我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开发商是根据零售业者的需要来进行开发的,受零售业者的完全支配,可以说是零售业者的打工者,打工者只要能按要求完成任务,建造出合乎要求的产品来,他们就能得到他们想得到的报酬,可以说,基本上是稳赚不赔,到那时,有很多人来争着当开发商是完全可能的,就象现在有很多人争着考公务员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 10:26:00
以下是引用kaka2007在2009-1-3 2:55:00的发言:

计划和市场,供给和需求,你真的研究过吗?懂了吗?

钞票印多了是要贬值的,房子建多了是要跌价的,车子造多了油价要涨的,老百姓的钱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花出去的……最关键的在于,国家的钱也不是用不完的。

如果完全按我的方法印钞票扩大内需,是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的。

至于“房子建多了是要跌价的,车子造多了油价要涨的,老百姓的钱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花出去的……”,我们是有办法稳定房价的,只要老百姓手头有钱,我们也是有办法让老百姓花钱的,解决这类问题和扩大内需比起来,简单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 10:32:00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才是在用政府的钱,采取我的办法扩大内需根本没有用政府一分钱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 20:56:00

我是一个门外汉,刚开始了解经济学,来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1,首先,楼主能够给出一套自己的方法体系,令小弟佩服,我离这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需多多学习;

2,然后,说说看完所有的帖子对楼主观点的理解(可能没完全理解):楼主认为拉动内需的重点在于零售业,在不需要政府银行资金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零售业库存到一定程度,这样可以有效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这部分工人和剩余农民的收入,这样他们用手中的钱投入到消费当中,从而真正实现内需的拉动和经济的良性发展。大观点跟大家一致:致力于有效拉动内需。关键点在于瞄准了零售业。

3,感觉道理很正确,也提不出具体有什么问题,但是我总是看不太懂。不懂之处在于:一、如何不动用政府和银行的资金就让那些生产产品的小老板招更多的人,生产更多的产品?这个时候老百姓手里还没挣到钱呢,生产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二、政府收购然后再卖,不过这不就是要花政府的钱了嘛。整个下来政府高价买地价卖还是地价卖高价卖?前者政府需要多大的支出才能达到楼主要求的零售库存标准,是不是会很大?后者相当于把商品价格提升了些,相对降低了老百姓的购买力,这样的话真会出现楼主所说的良性循环吗?

对了,注意到楼主一句“将零售业利润限制在0%~6%范围内”,这未必太过计划经济了吧,是不是会引发很多不良影响呢?

综上:对楼主观点理解不够深刻并表示一定的怀疑。不过个人感觉找到拉动内需的关键切入口真的很重要,如何找到它,是否有这个入口我并不知道,知道的是这需要广大的仁人志士多多努力。

刚认识本论坛,受益匪浅,在此谢谢论坛管理支持人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 23:26:00
以下是引用amzyb在2009-1-3 20:56:00的发言:

我是一个门外汉,刚开始了解经济学,来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1,首先,楼主能够给出一套自己的方法体系,令小弟佩服,我离这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需多多学习;

2,然后,说说看完所有的帖子对楼主观点的理解(可能没完全理解):楼主认为拉动内需的重点在于零售业,在不需要政府银行资金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零售业库存到一定程度,这样可以有效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这部分工人和剩余农民的收入,这样他们用手中的钱投入到消费当中,从而真正实现内需的拉动和经济的良性发展。大观点跟大家一致:致力于有效拉动内需。关键点在于瞄准了零售业。

3,感觉道理很正确,也提不出具体有什么问题,但是我总是看不太懂。不懂之处在于:一、如何不动用政府和银行的资金就让那些生产产品的小老板招更多的人,生产更多的产品?这个时候老百姓手里还没挣到钱呢,生产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二、政府收购然后再卖,不过这不就是要花政府的钱了嘛。整个下来政府高价买地价卖还是地价卖高价卖?前者政府需要多大的支出才能达到楼主要求的零售库存标准,是不是会很大?后者相当于把商品价格提升了些,相对降低了老百姓的购买力,这样的话真会出现楼主所说的良性循环吗?

对了,注意到楼主一句“将零售业利润限制在0%~6%范围内”,这未必太过计划经济了吧,是不是会引发很多不良影响呢?

综上:对楼主观点理解不够深刻并表示一定的怀疑。不过个人感觉找到拉动内需的关键切入口真的很重要,如何找到它,是否有这个入口我并不知道,知道的是这需要广大的仁人志士多多努力。

刚认识本论坛,受益匪浅,在此谢谢论坛管理支持人员。

感谢您,朋友!感谢您对该贴子的关注和基本认可。

看得出来,朋友是个真正关心国计民生的有心人,您能用大量时间了解我写的文章说明您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再一次的向您表示感谢!

您提出的问题,在我前面的贴子里面已经有答案的,希望您带着您的问题仔细看前面的某些贴子,思考您提出的问题答案。由于今天晚上我抽不出来时间,所以不能回答您提出的问题。明天我尽量抽时间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4 23:35:00

不懂之处在于:一、如何不动用政府和银行的资金就让那些生产产品的小老板招更多的人,生产更多的产品?这个时候老百姓手里还没挣到钱呢,生产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
=================================================================================

零售业者确定用什么产品作为库存商品,一般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大型商品的库存总量如商品房,一般由国家根据城市化发展需要来进行规划,这好象有点计划的味道,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因为我们已经看到未来农村的农业从业人员将只需保留几千万人就行了,农村的农民才能通过减少农民数量走向真正的富裕,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农村人口的减少就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对这块城市化的发展,我们有几个重要商品的生产可以作到有计划的发展,如居住用商品房和城市里面的各种商业铺面等.我国的农村人口有多少人呢?统计数据表明,大楷是9.4亿人,如果要满足9亿农村人口转化成为城市人口,仅仅居住一项,大楷需要多少居住用商品房呢?(可能需要生产三亿套吧?)又需要多少各种商业铺面呢?

如果每年全国生产居住用商品房一千万套,以这个速度造房子,至少也要造三十年才能完成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建造出来的商品房首先成为零售业者的库存商品,然后再向消费者进行销售,也许开头的几年,人们的积累不够,消费热不起来,随着商品房库存量的增加和住房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消费肯定热起来.如果商品房的库存总量达到一亿套,假如每套平均生产成本是50万元,国家中央银行就需要向零售业者提供50万亿的货币量,用于生产需要.这个货币是新增加的,也就是说,是中央银行根据零售业库存需要直接印出来的,这些新增加的钱最终跑到了劳动者的手中,成为可以消费的价值符号.人们可以把自己挣得的这些钱用于各种消费,也可以用于储蓄或者其他方面的投资,最后通过购买零售业者的实物商品完成第一次终极循环,然后再由零售业者拿出一部分钱来补充减少的库存商品.

其他的各种商品库存量应该怎么办呢?一般可以这样来进行操作,一是要求零售企业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二是要求零售企业的经营规模必须达到一定的最低要求,三是要求提供最起码的经营条件.例如,经营汽车零售的企业,全国必须达到一万五千家,每家汽车库存数量达到至少50辆,这50辆汽车的成本总价不能低于5百万元;铺面面积至少250个平方.这里面的库存商品资金由国家印钞提供,而不是向财政或者银行贷款,其他的资金由零售业企业自己提供.每家汽车库存数量和成本总价越大,,这样的零售企业就越少。我认为,这方面的发展,全国的某种型号或者使用性质的汽车成本总价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宏观控制才行.再如服装这样的零售企业的发展,对其数量、规模、经营条件的要求,也可以参照这个办法进行。

众多的生产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必须按市场需要来进行,一般按定单要求来进行生产,如果您的企业没有接到定单,最好不要忙着进行生产,当然,企业可以生产一些样品出来试销。零售企业愿不愿意选择某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作为库存商品,一般都是根据其销售情况来决定的,这个是销售企业自己决定的事情,这个不能搞计划,由市场说了算。

今天就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希望能让您感到满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5 22:00:2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5 09:27:00
建议锁帖吧~~全篇充满了想当然的假设,根本懒得和你争辩。就向我说的,你连供给和需求都没分清楚,就在这里谈内需。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可能很浪漫,但拿出来说,就别怪社会的无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5 14:15:00

周末智库认为消费经济是让穷人和富人共同富有的经济政策,并且能够推动经济健康地向前发展。周末智库认为没有房子,需要住房,需要大量消费的工人、农民工、打工者、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人民,是消费经济的创造者和主力军,而且,只有这些人才能真正把中国投资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中国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

消费经济首先要考虑是工人、农民工、打工者、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人的住房需求,使工人、农民工、打工者、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扩大住房消费,零首付50年还清、财政补贴10—20%,发展房地产业扩大他们的住房消费。这样房地产业将会迅速发展起,大批房地产公司和建筑企业就会出现,提高城市的就业率。只要盖房子就会需要钢材、水泥、玻璃等配套设施,因此,钢材产业、水泥产业、玻璃产业等配套产业也将迅速地发展起,出现大批钢材公司、水泥公司、玻璃公司等配套产业公司,又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而且,在钢材公司、水泥公司、玻璃公司等配套产业公司基础之上会产生很多专门从事贸易的公司和市场,来进行钢材、水泥、玻璃等配套设施的销售,贸易公司和贸易市场也会提供很多业率岗位。有了房子的工人、农民工、打工者、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人民就可以在这些公司和贸易市场就业、工作,通过自己的劳动,在50年内还清房款。这样不但直接让工人、农民工、打工者、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人有了房子,有了工作,也间接让城市里各公司老板更富有了。消费经济是让穷人和富人共同富有的经济政策,并且能够推动经济健康地向前发展。

中国消费经济不会引发次贷危机:一、根据经济学原理商品的存在决定着钱的存在,没有商品也就没有钱,钱的多少是根据商品多少来定的,中国盖多少房子(商品),中国政府和中国央行就会发行多少钱,中国人盖房子的钢材、水泥和玻璃等配套设施都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不需要从别国购买,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那么,中国人盖的房子和中国央行以盖房子(商品)为基础发行的人民币就会完全地在中国人手里,从宏观上保证中国人有钱买中国人的房子,消除引发次贷危机的根源;美国之所以发生次贷危机是因为美国人盖的房子和美国以盖房子(商品)为基础发行的美元不是完全地在美国人手里,美国人盖房子的钢材、水泥和玻璃等50%的配套设施都是从别国买过来的(美国制造业只占有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也就是说美国人盖房子的钱有50%给了别国,留在美国的只有50%,那么,美国人把房子买下就必须再借50%的钱,美国人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借钱,肯定还不起,就必然引发次贷危机。二、中国大的投资机构、投资银行和储蓄银行几乎都是公有制,中国政府和中国央行就可以直接向中国大的投资机构、投资银行和储蓄银行大规模注资,彻底消除次贷危机;美国之所不能彻底消除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是因为美国大的投资机构、投资银行和储蓄银行不是公有制都是私人所有,美国政府和美国央行没有大规模注资的权利。消费经济是让穷人和富人共同富有的经济政策,并且能够推动经济健康地向前发展。

消费经济必须要考虑扩大农民的需求,使农民扩大农资消费,发展农业解决就业问题。农民所要购买的种子、农药、化肥都有政府全部报销,其他农资政府也要给于一定的补贴,政府直接为农民服务,使农民扩大消费,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农业,大大提高农田就业率,解决农田就业问题。农业发展起来以后也会产生很多粮食公司、油料公司和棉麻公司,也能带动就业。内需经济直接为农民服务,使农民扩大农资消费以后,农业将大量需要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就会直接带动一大批种子公司、农药公司、化肥公司、农业机械公司等农资公司的出现,创造一大批的就业岗位。而且,在种子公司、农药公司、化肥公司、农业机械公司、粮食公司、油料公司和棉麻公司等公司基础之上会产生很多专门从事贸易的公司和市场,来进行种子、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粮食、油料和棉麻的销售,贸易公司和贸易市场也会提供很多业率岗位。这样消费经济不但直接让农民富裕了,也间接让各农资公司老板更富有了。消费经济是让穷人和富人共同富有的经济政策,并且能够推动经济健康地向前发展。 

周末智库认为政府财政对消费经济的投入将会以在消费经济基础之上发展起的钢材公司、水泥公司、农业公司等各种公司的税收的名义又回到了国库里,这些公司的税收要远远大于政府财政对消费经济的投入,政府财政不但不会赔钱,还会大赚一笔,有充足的资金来完成教育、医疗、社保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在消费经济解决完吃的、住的和穿的以后,才能解决行的方面,因为行的方面象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必须要在钢材公司、水泥公司、农业公司等各种公司发展起后,用这些公司的税收才能完成,这是经济发展规律,只有这样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中国现在的投资经济政策违背了这一经济发展规律,我们中国现在的投资经济政策是从财政上拿出大量资金投资建设铁路、公路、机场等大项目和基础设施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式,我们必须把这种投资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把财政的投资资金用在消费上。消费经济是让穷人和富人共同富有的经济政策,并且能够推动经济健康地向前发展。

周末智库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广消费经济增长模式,决定设立消费经济增长模式执行主席一名、执行副主席两名、宣传部长一名、组织部长一名。

消费经济增长模式执行主席、执行副主席和各部长必须每天上网在5小时以上,负责在各论坛上宣传消费经济增长模式,发展消费经济增长模成员。

消费经济增长模式执行主席、执行副主席和各部长实行自我推荐和他人推荐由北京市周末智库任命,执行副主席和各部长最好由执行主席提名北京市周末智库任命。北京市周末智库全权领导消费经济增长模式,各地周末智库领导各地消费经济增长模式成员。消费经济增长模式领导人每两个月满一届,可以连任。

如果您想加入消费经济增长模式,并同意和遵守消费经济增长模式以上要求,积极参与消费经济增长模式活动,努力实现以上要求,请填写消费经济增长模式申请表,如果您想自我推荐成为消费经济增长模式领导人,请您写明职务,用电子邮件发到消费经济增长模式秘书处:xgs99xgs@yahoo.com.cnxgsmnbv@163.com

 

 消费经济增长模式成员申请表

 

姓名:
 
 所在单位和职称:
 
 学历和专业:
 
 
自我推荐消费经济增长模式领导职务:
 
家庭地址和所在地城市:
 
QQ和网名及常登陆的论坛:
 
 
固定电话和手机:
 
 电子邮件:
 
 
是否有意参加全球垄断主义学派征文比赛:一等奖:奖金2000元,二等奖:奖金1000元,三等奖:奖金500元
  

是(    )      否(    )
 
是否有意参加组织周末智库会议专题讨论、圆桌交流、研究会诊、学术培训
 专题讨论(   )  圆桌交流(   )  研究会诊(   )

学术培训(    )  其他(请具体注明)
 
是否有意参加周末智库组织的休闲娱乐活动
           是(    )      否(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5 21:34:00

以下是引用kgb_yuan在2009-1-5 9:27:00的发言:
建议锁帖吧~~全篇充满了想当然的假设,根本懒得和你争辩。就向我说的,你连供给和需求都没分清楚,就在这里谈内需。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可能很浪漫,但拿出来说,就别怪社会的无情。

==================================================================================

看不懂吗?这只能怪您脑子笨。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一点变通能力都没有,可能书念多了,念成了书呆子。这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不一定要纠缠于弄清楚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才来研究这个问题,我研究的条件可能比较理想,或者在您看来比较“混乱”,但是并不防碍我的研究。我在文章里面已经谈到了供给和需求问题,他们之间的关系,由市场来决定,不是您我说说就能够改变得了的,同时,您想谈的供给和需求,微观的味道居多,而我谈的供给和需求是创造宏观构架,纯粹是宏观问题。

需求与供应都是基本概念:需求指大众因需要一件产品而产生的要求;而供应就指贩商响应大众的需求而提供的产品供给。它显示了随着价钱升降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买的某货物的数量。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称为需求量。在不同价格下,需求量会不同。需求也就是说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这些基本概念微观的味道居多。谈这个问题对我们要讨论的扩大内需问题基本上没有关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5 21:39:2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