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链大震荡:煤价暴跌 船舶订单大量取消
受钢铁行业出口和内需不振的影响,近期,钢铁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均出现了剧烈震荡。钢铁产业链上的其他产业,如焦炭、房地产、运输、船舶、家电和汽车在三季度或者更早时候,都不同程度地显示下滑迹象,其中,航运指数深幅、快速下调。
上游:煤焦价格下调30%
由于供应偏紧,煤焦钢产业链中,焦煤价格呈现先涨后落特征。从11月起,中国焦煤集团供给各大钢厂焦煤价格平均降500元/吨,降幅达30%至45%,至每吨850元到1350元不等。而今年以来,焦煤价格曾三次上调,一度从年初的千元最高涨至平均1700元至1800元/吨。
作为焦煤的下游,焦炭价格已先行下跌。由于产能过剩,自7月10日开始,河北邯郸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从1400元/吨快速下滑至千元以下,即便此次焦煤下调了价格,焦炭价格与焦煤成本仍倒挂。10月份停产的焦炭企业将超过9月份。其中,有两个去年投产的6米焦炉加入停产行列。
焦煤焦炭价格暴跌,直接原因就是下游钢铁价格7月开始暴跌。数据显示,国际钢材价格指数达到最高点287.7后,10月末降至240.3,下跌16.48%。国内钢价指数下调则达30%左右。
近年,出口占国内新增钢铁产量近70%。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近日表示,当前最重要的影响是钢铁产品出口的订单下降50%左右。从发展态势来看,今年四季度甚至明年一季度,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将会明显下降。
钢铁企业三季度净利润普遍比二季度已大幅下滑20%至30%。
下游:船舶订单大量取消
钢铁产业链很长,下游包括航运、房地产、家电、汽车、船舶、机械等行业,这些行业也受到一定牵连。目前来看,跌得最厉害的数航运,机械行业反应暂不明显。
反映全球干散货船运费的波罗的海指数(BDI)今年5月创历史最高达11793点,8月份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剧烈下滑,最近则跌进800点;海运集装箱上海至欧洲航线,年初1000美元/箱,10月底降至200美元/箱,下跌80%。
另外,近几年是中国造船业大扩张时期,今年前9个月,我国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订单分别占世界总额的39%和35%。航运暴跌,造船行业也受影响。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处长谭乃芬表示,国内骨干企业手持订单任务已排到2011年,撤单和船价下跌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