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同时又是我国的传统行业。近年来,地方ZF过度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地方间形成恶性投资竞争,行业进入壁垒低,产业技术水平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退出机制,行业市场集中度低等,使得工程建设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投资增长过度问题难以得到市场机制的自我校正,产能过剩问题愈发突出。由我国推行的“一带一路”大战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国内工程建设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但国内承包商比较疲弱的海外市场竞争力成为了阻碍。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加大步伐快速发展,工程建设市场迈出国门与国际接轨。在此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工程公司迎来了新的挑战,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逐渐在国际工程领域崭露头角,国家排名和综合竞争力均获得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新的问题摆在面前,即如何进一步完善工程公司的转型升级,真正跻身于国际一流工程公司的行列。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公布的2013年度工程总承包完成合同额排名中,上榜的150家以勘察设计为主的工程公司在2012年完成合同额合计接近3500亿元,其中位列前七名的企业完成合同额均超过100亿元,排名第一的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更是超过200亿元。在2013年度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排名中,中国企业所占比例约为1/5,但进入前50名的比例只有1/10左右。由此可见,尽管我国工程公司转型发展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际一流工程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