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广:罪魁祸首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指出,我们学美国采取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是个错误,中国不应该采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现在我比较少露面,因为容易被误解我发出的是官方的声音,所以每次我都要先声明我代表的是个人观点,当然我要感谢网易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参加建立全球金融新秩序的论坛。
我想在这个论坛上谈一谈作为专家个人的意见,今天的发言是从三个方面:
第一,这次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机遇在哪儿。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很大,前一段时间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放慢主要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我不大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是两方面作用的结果,一是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一是我们自身的发展,过快增长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我们自身的需求也存在一种周期性的放慢,这两个因素的结合才造成了我们的经济从过快增长的状态转变到调整期的情况。
所以中国最近采取了“保增长”的措施,我的理解,不是为了保短期增长,不是为了保高速,更重要的是保我们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保我们竞争力的提高,促进我们竞争力的提高,这是我们真正的主题,中国应该在这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所以我认为,这次调整恰恰更多是机遇。
因为我们的增长方式存在明显问题,第一,我们的增长过多依赖于出口;第二,我们的增长过多依赖于房地产。这两个依赖是导致中国经济内部失衡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说,世界危机使我们的出口放慢,房地产内在的调整也使我们的经济增长放慢,我认为这正好是我们改变前期增长方式的时候,摆脱对出口过多依赖、对房地产过多依赖,更多应该依赖于我们消费的增长、依赖于我们竞争力的提高,这是我们保增长真正的含义所在。
第二,怎样扩大内需?最近中央出台了一些很有力度的政策,四万亿,而且大家都看到了它们的内涵,公共投资。我们公共部门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是一个瓶颈部门,我们说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教育、医疗、社保,包括公共服务,我们都欠帐很多,我们的增长主要是建立在GDP高增长上,而不是建立在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上,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是严重滞后的。
还有一个是我们的生态环境,所以大家看到这四万亿的规划,应该主要是在公共投资上,这是作为很重要的保增长的措施,我是赞同的,因为我们缺这一块。
但我觉得促进增长、促进增长方式、发展模式的转变,除了公共部门还不够,应该还要加两个:第一就是扩大消费需求,我们的消费严重不足,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大的出口?很大部分就是因为我们的消费力不足,我们的产能过剩,我们是世界工厂,我们产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这个矛盾实际是通过出口来消化的,最后就变成了出口依赖,现在我们说是到了扩大消费增长的时候了。
我们的消费有什么问题?我们的问题太大了,因为我们的资源消耗太多了,中国车的普及率还不高,我们开着车却走不出去,高速公路上收费很多,有各种收费,而我们买车的费用也很高。所以,如何创造一个好的、刺激消费的环境非常重要,但我认为现在应该有很大的问题,包括我们的消费模式,我们的消费过度注重吃、过度注重住,但不注重提高人类能力方面的领域,休闲、玩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这些方面受到了限制,所以我一直强调中国扩大内需应该要促进汽车行业,以及“走出去”,休闲娱乐,扩大视野、提高能力的方面,而不总是把钱盯在过度的吃、过度的住上,非要住大面积,买一个房子要花很多钱。
所以我觉得如何调动需求潜力,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改变我们过度强调吃、住的模式,将之转变为开阔视野、提高生活水平方面的消费。这是扩大消费方面的建议,当然还有很多建议,有很多正在研究的问题。扩大消费的潜力很大,特别是我讲的“玩经济”,玩了以后就带动了服务业,同时也会带动制造业的发展,所以扩大消费这一点确实具有战略意义。
除了公共投资以外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如何提高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企业、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们最缺的一方面。我们的出口增长很大一部分是依赖于外资,而不是依赖于我们自己的企业,三十年发展我们成就很大,但制造业中我们有几个能进入五百强?竞争力的缺失是我们这个模式发展的根本问题,扩大内需主要是提高竞争力方面的投资,自主创新,建立真正的、国际性的公司,做像美国、欧洲、日韩这样强大的世界级公司,这是我们扩大内需方面最紧迫的任务,现在这方面的文章我们已经开始做了,但还不够。
第三,我想就现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救市政策、方案做一些评论。我认为,从世界金融进入体系的危机状态,采取一致性的全球行动,特别是一些重大干预方案,包括已经发生的大银行、机构倒闭,救市是非常正确的,我也非常拥护,因为金融体系已经出现了重大危机,相当于经济犯了大病,就需要动手术、需要救市,包括建立全球经济新秩序,这是重要的话题,我认为这是对的,但还有一个不对的地方,甚至我认为这是造成我们的危机被放大的全球性的错误,从美国开始,现在很多国家也在跟进。
什么错误呢?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就是美国过度强调保增长,总是要避免不出现任何形式的衰退或箫条,我认为这是它的根本问题,因为本来经济增长可以通过衰退和箫条之后能解决的问题,它为了避免这个,必然要刺激虚拟经济,必然要使利率降到很低的水平,所以产生金融风暴的直接原因,先是房地产次级债,然后风险分散再扩大,但它的根源就是美国的保增长病,总是不让出现任何形式的衰退,我认为这是反市场经济的。市场经济要合理调节、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衰退和箫条,当然我们要避免的是大衰退、大萧条,但因为我们前期总是保任何形式的不衰退,举个例来讲,美国从这16年来应该有两次衰退,如果有这两次,美国的这次危机就不会这么大,去年就是通过过度刺激,为了实体经济不衰退,把虚拟经济维持到很强的程度,今天又采取这种办法,本来两三年就能解决问题的可能需要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所以我的建议是,中国不应该在利率上跟进,采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保持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这样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危机有自身调整、恢复的能力,你不能针对出了大问题的金融体系来进行干预,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认为会导致更大的恶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