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这种东西,一直是以真是来标榜自己的客观性,而且真是也是它最有特点的东西,然后我就开始去拍纪录片。我在中国拍纪录片,也是中国所有拍纪录片导演中涉及题材最广泛的一个。我还记得我拍的第一个片子,它叫《厚街》,讲的是东莞的一个镇,大概是台湾人进入大陆最早的一个地区。那个地方主要是生产鞋,我在当地的一个出租屋呆了差不多十个月的时间,跟一些农民工住在一起,在那个屋子里见证了两个孩子的出生,见到了非常血腥的杀人事件。在拍完片子后期剪辑署名的时候,我拒绝署名“导演”,因为我觉得这是个贬义词。我觉得我看到的生活是它自己衍生出来的,不是我导演的,所以我最后的署名是“制作”,这是我最早对纪录片的感觉”。
平时一身黑衣、背个双肩包,像个健身教练。你几乎看不见周浩的摄像机,这也让人觉得他就像个游走在城市夜色中的便衣,单靠自己的直觉去捕捉人物。周浩用了八年跟拍产业链中的农民与工人,记录一朵棉花到牛仔裤的生产过程。《棉花》最终摘得2014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业内人士认为他的纪录片“像是哲学家做的片子”,而周浩自嘲说:“纪录片就是穷人拍穷人”。周浩说,《棉花》之后,他可能在下次拍摄过程中去寻找更玄妙的东西,记者追问,“更玄妙的东西是什么?”“是能够有效抵达到观众内心,却又不易言表的。看见那些我们视而不见的普通人。”
视频来源于彭博社网站,链接需要Chrome浏览器打开才能看,网站上可以下载。
http://mobile.bbwc.cn/article/10058066/1/cat_14?utm_source=weibo&articleToken=1teu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