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59 3
2008-11-15
今日读到了宋教授《学术研究的一点体会》,想起了自己的研究过程,在这里想谈谈我的一点认识。<p>  我觉得研究的第一个阶段是辨异。所谓辨异,就是根据已有的理论或认识,观察实际事物时,发现理论与实际的差异。我自小就在农村,在读小学时就开始参加集体劳动,读初中时即担任生产队记工员,又因为有记日记的习惯,长期的积累使我对生产队的变化过程及分配过程有着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后来,当我学习企业管理理论时,我觉得关于企业的定义不恰当。一般的企业定义都是以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为前提的,即以资产独立性为企业的主要特征,但是,在公有制前提下的企业所使用的公有资产是不具有独立性的。这种概念与实际存在的差异,使我进入了公有制企业性质的研究之中。毛泽东曾经讲过,我们研究事物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之所以要着眼其特点和发展,这是因为同一事物,会有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因而要着眼其发展,这是就同一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必须辨异;就不同事物而言,则各有其特点所在,因而也需要辨异。一旦我们发现了某一事物与已有的理论或认识有所不同,我们就会进入这种事物的特点或阶段性特点的研究之中。</p><p>  研究的第二个阶段是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当我们进入某种事物的特殊性认识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我们会由表及里,由粗到细地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明确一事物与其它事物或同一事物这一阶段与其它阶段区别的根本所在。这是学术研究的关键所在。当我初步意识到公有制企业与资本主义企业或私有制企业不同,意识到它不是一个资产实体之后,便进一步对公有制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发现了公有制企业与其它所有制企业相比具有三大基本特点:即没有资产所有者,只有劳动所有者,只存在劳动所有权的利益要求,不存在资产所有权的利益要求,只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不能作为独立的资产实体存在和发展。当我明确认识了公有制企业的主体性质,利益要求及经济实体的性质和特点时,也就从本质上把握了公有制企业的特点。</p><p>  研究的第三个阶段是本质认识的系统化。我对企业的辨异性认识在1984年前后,之后,直到1994年在研究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才取得了突破性的认识,形成明确的劳动实体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了公有制企业性质与社会主义生产力特点与发展要求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了以劳动实体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的运行模式,进一步认识了苏联模式的错误所在,认识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正误,从而形成了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系统性认识。再进一步运用经济实体理论,又使我对企业发展过程与阶段,对股份制企业,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与特点等等形成了新的认识。</p><p>  研究需要一定的理论功底。同时也需要实质性地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更需要持久的实际观察与恰当的资料积累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思考,就会取得一定的成果。我的研究最深的体会是:研究成果的取得就如十月怀胎,它的诞生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物,因此,进行某种事物的研究需要只管耕耘,不管收获的精神。</p><p> <wbr></wbr></p><p>                          钟建民</p><p> <wbr></wbr></p><p>                       2008.8.8发于新浪经济学人,</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1-15 21:15:00
学术研究永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现在中国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之多,之滥,形同大跃进时代的大炼钢铁,只会产生大堆大堆的废物。空耗社会资源,而唯一的目的就是给所谓的研究者混口饭吃。可鄙!可笑!可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5 21:30:00

做学问,就是三缄其口,仅此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6 19:47:00
“学术研究永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