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573 0
2005-08-13

我现在在做城镇化方面的研究。假如我把工业化水平(即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和非农产业gdp的比重的提高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的话,那么如若要设立模型,解释变量应该包涵些什么呢?我的初衷是想把制度设为虚拟变量,测算制度的作用。但是如果只包涵制度在加上一个时间t作为解释变量,是不是丢失了主要的解释变量呢?

或者说,我没有把城镇人口比重作为我的被解释变量,是不是就偏离了城镇化研究的主流?

迷茫ing~~

望各位达人指点指点^_^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