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5570 9
2005-08-13

各位大侠好,我是个半路杀过来学经济的,有很多名词不懂,希望大家能赐教!

M2是指货币供应量,它比上GDP就能代表金融自由化程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8-14 13:23:00
大概是货币流通速度这样的指标,流通越快,金融越自由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6 09:53:00

可以参考麦金农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6 11:45:00

每年货币增加的去向可以分为:名义GDP、资产的货币化。名义GDP可以分为实际GDP和通货膨胀,资产的货币化表示以前不计价的资产现在进入货币流通市场。比如,以前闲置的土地,没有价值,但拍卖后所有权或使用权给某业主,它不计入GDP,但货币从业主流向了政府。资产的货币化过程,也是市场深化的过程。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许多东西是没有货币流通价格的,但在市场化的前提下,资产通过流通而形成市场价格,货币也自然加快的流通速度。

因此,我们通常用:M2-GDP-CPI来表示当年货币流通的速度,其实也是资产货币化的过程。

我国每年的M2大概在16%-18%,名义GDP8-11%,因此货币流通的速度大概在5%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每年有5%的增量资产进入市场,这个速度越高,表示市场化进程越快。

以我的理解,楼主所提的M2/GDP,应当是各自增长率比值的概念,而非现价余额的概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6 11:49:2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6 13:51:00

我也在困惑这个问题。如何理解滞胀条件下的金融深度。在发生滞胀的情况下,m2肯定会增加,而GDP肯定会减少,那么这个时候的金融深度应该大幅度增加,这能说明这是市场化深入的表现吗?从表层看金融深度就是伴随GDP增加相应货币增长的情况,也就是单位GDP的货币表示。那么他更深的意义在哪里?多多指教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7 01:00:00
我是这样看的,M2中包含定期存款,储蓄等,而比GDP得到的结果越大,说明货币供应量支持GDP的程度越大,也就是说GDP增长靠央行货币供应增加的程度越高,说明定期类存款,以及类似的和流动性更强的金融工具没有被广泛的使用,或者说信用程度不高,从而表明该时期金融深度不够深。而如果比值比较小,说明少量货币供应量支持了高的GDP,表明上述金融工具运用广泛,经济主体间信用较好,效益佳,从而体现了金融深度较深,但我想这也是有一个边际效果的,当M2达到某一程度时,代表金融深度的这个比值将会反向运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