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信托有什么优势:浅谈离岸信托的基本常识
A:如同一般的资产,当资产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资产的安全、隐密、继承与分配,就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
境外公司的发展既然起源于海外,在资产信托的服务上,当然早已经有完整可行的架构,有鉴于信托必须量身订做,因此细部的规划不在此讨论,仅针对一般最关心的几点问题作说明:
1. 透过私人银行成立信托比较好,还是透过信托公司办理较佳?
A:在执行委托人的意志上两者并没差别,但是当受托人是银行的时候,无法转换到其他银行开户及操作,这一点也是较多客户抱怨之处;如果原本银行的客户关系经理有其他的生涯规划而转换跑道到其他的银行,您也有意转换,此时信托必须在新银行重新架构。
2. 信托公司保险吗?该找哪样的信托公司?
A:客户的资金存放于银行,信托公司纯粹接受客户的委托管理受托付的资产(类似基金公司的操作机制),在机制架构上,发生监守自盗的机会微乎其微。但是,考量客户接受度、语文、时差及安全性等因素,目前新加坡某信托公司,属凯雷私募基金旗下子公司,应该会是您较佳的选择。
3. 可以信托的资产有什么?
A:常见的现金、土地、股权等。
4. 信托可以节税吗?
A:信托的原意并不是用来节税的,依照信托的法规,并不因为信托的行为而改变课税的对象,只是境外公司搭配上境外的信托公司,如果再加上境外的资产,原本就有所得难以认定的情形。一般来说,节税并不是成立信托原本的目的。
5. 境外信托合法吗?
A:依法必须申请主管机关所核发的执照,始能进行信托业务;如同境外银行不得在台湾招揽生意、代为开户等。
6. 信托与私募基金的差异?
A:信托与基金的成立目的原本就不同,在最初的信托目的也不是以节税为主要考量,只是海外的资产查缉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信托的资产转移给受托人后,似乎是与原资产持有人无关,在资料揭露的这一观点上,与基金的性质是有些相似的。
7. 信托的费用?
A:信托的内容必须请国外的律师签证并收取每年的委托费用,加上为了考量资产安全,绝大多数透过私人银行来架构;如果还必须持有台湾的土地或公司股权,更必须利用外资银行的身份来规划,因此,私人银行的开户门槛几乎成为是否需要架构信托的基本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