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349 2
2015-08-09
关于考试作弊——转载

   此文在2010年写就,如今读来仍不觉落伍。当年是一位普通教师,如今也分管学院本科教学,更深体会了当年的感受。也许,有人会说,有考试就有作弊。这话不假,但是,考试的目的是什么?这还需要我们深思……

   每个学期末,学生都要有长达两周的期末考试期,我们每位老师除了自己主考的科目以外,还要监考两次,而且一般都不是自己本系的学生。几年下来,对监考中发现的一些现象思考了很多,拿来与大家共享。

   其实考试这个东西真不知是谁发明的,有好事者可以查一查,究竟是哪位先人创造了此物,是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的产物,还是东西方不约而同产生的巧合,不得而知。每次考试前,在最后一堂课上,我都像老大妈一样苦口婆心地“规劝”学生: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大家要正确对待。可每次,都有一位、甚至几位同学因作弊被抓。
   刚刚看到熊丙奇老师的博客,也提到了考试作弊问题,他把因考试作弊被开除学生诉诸法律的个案推而广之,转而对我国现行教育体制进行抨击。我认为他转移了话题,没有说到点子上。仅从考试作弊看,这至少反应了作弊者的人品。试想,一个连考试内涵都搞不清楚的大学生,仅仅为了一点眼前的蝇头私利而去作弊,丢失的是一个人的品德与人。

   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回顾学生生涯,我唯一一次作弊是在大一的时候,而且,那次唯一的作弊令我铭记终生。那是一次课堂随考,当年学习外语的我们还有古汉语课程,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中文系的老师,他叫付根清(后来据说去了青岛,至今还很感念付老师当年的教诲)。付老师突然让大家拿出一张纸来,把上一节课布置背诵的一篇《蝜蝂传》默写下来。当时大家都愕然了。无奈,笨拙地从桌洞里翻开课本抄将起来……

  付老师戴一副眼镜,目光炯炯地在301教室踱步,目光如炬。他话不多,但很威严,可谓振聋发聩:有些同学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得失而丢掉了一生最宝贵的东西!听到此话,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可惜那是三楼啊。我当即抛开书本,在纸上写了一句话:对不起,付老师,我没有认真背诵,下节课一定给您背出来!

  付老师的这句话我不知跟几届学生说过!我给当年我带辅导员的95级全体同学说过,记得那一级是当时外院学习风气最正的;我也给历届我带的学生讲过;而且,我还会一级级地讲下去……

窃以为,作为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有一种宗教般的虔敬,任何作弊的行为都是对知识的亵渎。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考试的意义与作弊的后果。我们允许一个人犯错误,但是,我们应该给犯错误的人足够的惩戒。作弊没有情节轻重,只要被认为是作弊,我认为他就不配做一名大学生。我完全赞同作弊即开除的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8-9 10:44:15
学生从未有过宗教般的虔敬的感觉,因为我们是无神论者,宗教免谈。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不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神明,不相信善恶报应,没有信仰和敬畏感,正所谓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人类有两种道德观:绝对主义道德观和结果主义道德观。持绝对主义道德观的人认为,有些价值是人类共同的,没有国界,在西方国家叫普世价值,在我国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我们一切行为的道德底线,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能违背,是必须无条件遵守的。
      而持结果主义道德观的人则认为,胜者王侯败者贼,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一切用结果说话,认为既然手段是服务于目的的,为达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毫无底线思维。人们没有精神信仰,头脑里装的只有个人利益。
      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选择了结果主义道德观,这就是我们一切社会问题的道德根源。最典型的表现就是GDP崇拜。各级政府为了GDP,可以置百姓生存环境、国家历史遗迹、基本农田红线、甚至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任由开发商野蛮拆迁、占用农田;任由企业排污和制造假冒伪劣;疏于制度底线建设,尤其是法律底线建设,甚至有法不依、执法犯法。政府行为的示范效应就是人们无视行业底线职业底线道德底线大学为了挣钱,教学偷工减料,变成了文凭批发部;医院为了挣钱,不再施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学者为了学位、职称、名利、官位,可以抄袭、剽窃、造假;警察为了提高破案率,可以刑讯逼供,制造冤假错案,草菅人命;裁判为了金钱利益,大吹黑哨,置公正于不顾;企业为了赚钱,可以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损人利己;官员买官卖官,行贿受贿,弄虚作假,贪赃枉法;人们为了一己私利,甚至不惜杀人越货。金钱成了人们心目中唯一的信仰,以金钱为主导,必然出问题。当下的中国,在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下,工具逻辑成为一种幽灵似的传染疫病,感染了人们的整个意识结构,这就是我国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背景。相对于理想和信仰,人们更关注的是功利性的结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学生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是不可能置身世外,独善其身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9 15:48: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