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720 1
2015-08-10
英国“分级产品”危机的前车之鉴

2015-08-10 来源:FUND部落 作者:姚波



  中国基金报记者 姚波  

  在英国,基金作为集合投资属投资信托,其中一类可以通过发行不同投资目标的股份,来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需求,这类投资信托就称为“分割资本投资信托”(Split Capital Investment Trust),此种结构后来为我国的分级基金所效仿。

  这类产品存在时间悠久,虽然整体仍属于偏复杂的小众投资品,但由于收益(优先)份额提供分红,资本部分提供资本增值收益,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类似国内分级基金的A/B份额)该类产品曾经蓬勃发展。十多年前的英国,杠杆加速了此类产品在牛市的迅速扩张,但随后随着科技股泡沫破灭,加上复杂的产品结构和高杠杆、存误导的销售以及松散的监管,导致该类产品短短一年内规模萎缩至原有的20%,并引发了英国金融史上最大的投资赔偿事件之一。

  从1999年到2001年三年时间,英国市场上包括瑞银、汇丰、Brewin Dolphin、ABN Amro 以及Collins Stewart 等资产管理公司共发行了上百只分割资本投资信托,规模达到92亿英镑。

  到2002年底,市场上140只分割投资信托中,有39只或者终止份额交易,或者产品规模跌至原有的30%以下。同时,英国市场上分割投资信托的产品的总规模迅速萎缩不足20亿元英镑,较一年前丧失80%以上的规模。最后第三方机构估算,分割产品最终导致投资者损失达到10亿英镑。

  2003年1月,金融服务局开始收紧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对野蛮生长的分割产品进行控制,更新了投资信托监管要求,并对相关公司进行了处罚,要求汇丰、瑞银、安本等21家公司合计赔偿3500万英镑。到2006年,有25000名投资者获得了初始投资的40%作为赔偿。随着危机逐步解决,市场人士总结分析认为,当时英国市场的分割投资信托出现如此大的危机,背后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是广泛的交叉持有造成多米诺效应。

  据了解,为解决自身发行的收益份额的分红问题,分割资本信托开始大量持有其他分割资本信托发行的收益份额。但是,杠杆化的产品又投资于其他分割资本信托,产生巨大内生风险,某些份额价格的轻微下跌可能会通过交叉持有渠道扩散,引发其他分割资本信托相应份额的大范围下跌。到2002年初,据估算13亿英镑的分割资本信托中有2亿元为交叉持有,此次危机也是由于交叉持有而引发。

  二是不完整的信息披露和虚假营销。

  三是扩大的杠杆和偏激的投资策略。

  上世纪90年代初,分割投资信托的杠杆还仅局限在优先份额本身,而随后引入了银行借款,导致杠杆放大,情况产生了不可控的变化。随着银行资金引入放大杠杆,市场暂时性的下跌就足以摧毁其安全边际。

  在投资策略上,不少产品在风险资产端配置了已经高估的科技股,同时,在安全资产端又投资了许多新兴公司的债券,实际这些债券随着科技股泡沫破灭都沦为垃圾债券,这种称为哑铃状的投资结构也加剧了产品风险。

  四是产品的的发行生不逢时。

  2000年,科技股泡沫开始破灭,投资信托的波动性也随着高科技概念的风靡而上升,但不少资产公司却在泡沫破灭前大肆发行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8-10 12:04:32
不错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