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金融小伙伴”微信公众号全文原创
本次调查由金融小伙伴的线上团队所发起,通过线上的方式,公开及定向邀请学生邀请参与投票。共向超过国内各高等院校及海外学校等2000名多名应届毕业生主要从事金融业的学生发出了线上的投票链接,题目为“2015年毕业金融就业调查统计”。运用的是问卷星的问卷工具,调查期限为期三天内,共计收到投票738票。
本次调查的金融职业投票选项设置性别、毕业学校、学历等基础信息的调查统计,也针对金融业的子行业、单位及具体岗位、薪资及就业满意度等做出了调查,力求为您最全面的展现2015年金融业求职概况。
男女比例-略有偏差,不至很远
图2-1-1
在参与本次调查的七百多位同学中,根据图2-1-1,男生占比56.91%,女生占比为43.09%,相对还算均衡。然则在人们固有印象中,因金融业工作强度、出差频率等原因,似乎尤其偏好男性。但在我们的此次统计偏差仍算合理,当然也可能因小伙伴内研究生居多,而研究生中女性比例比男生多的原因在。
据该调查显示,虽男生占比仅略仍高于女生14个百分点,但可以大体看出或许性别不是绝对的问题。用人单位在招募时,也会更注重员工综合素质多过于单纯地看重于性别。至于关于女性职业探讨的更多问题,可以参考小金窝之前发布的《女性适合金融行业吗?有哪些职位青睐女性呢?》,有着许多精彩的回答和评论,链接为http://www.xiaojinwo.com/thread-9786-1-1.html
学历构成-研究生基本成为起步要求
图2-1-2
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如图2-1-2本科以下的近乎没有,七百多中只有一位。本科生占比21.41%,硕士占77.24%,博士占1.08%,总共8位参与了投票。一枝独秀的硕士比例,这调查结果证明也证实了金融圈对于学历的要求已水涨船高,内资金融机构的对于学历要求基本都是硕士的水平。现如今,金融行业核心岗位(券商、基金等机构的核心岗位),研究生基本都成为了一个起步要求。真正愿意招收本科生的只有一些后台部门、或者一些对专业要求比较低的销售岗。因为研究生数量激增,而且又相对更加完备的知识储备、实习经历、成熟心智等因素,都是用人单位倾向招收研究生的一个因素。然则也并非本科生注定在金融业中难以生存,关于读研深造还是直接就业的问题,另可参考小金窝中的讨论帖子,有着一些探讨可供参考:《想从事金融行业,是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是应该继续读研?》链接为http://www.xiaojinwo.com/thread-2022-1-1.html
毕业院校-金融业对学校出身要求依旧很高
图2-1-3
在参与调查的所有同学中,如图2-1-3,毕业于211院校214人,占比29%;毕业于985院校354人,占比47.97%;毕业于双非本土院校94人,占比12.74%;剩下的为海外院校76人,占比10.3%。这也不出意料,即金融业普遍倾向偏向名校的学生。能考上名校的学生,普遍本身学习能力较强,加上名校配套师资、校友资源等,带来他们视野更为开阔的结果,其表现出的平均素质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尤其是在比较看重出身的金融圈,名校学生更具吸引力。对于双非本土院校学生,拥有低调踏实、谦虚好学、肯于吃苦等品质,依旧有机会进入金融圈核心岗。海外院校学生因为求职时间,实习成本等问题可能会相对处于劣势。关毕业学校从事金融业的问题,另可以参考小金窝帖子,有着一些讨论可供参考:《名校和非名校背景的毕业生差别在哪儿?各自的优缺点呢?》 链接为:http://www.xiaojinwo.com/forum.p ... hlight=%C3%FB%D0%A3
所学的专业-商科总数依旧一枝独秀
图2-1-4
据调查结果显示,如图2-1-4,文理工商法医六大学院中,商科462人次,占比62.6%,可谓独占鳌头;文科122人次占比16.53%;理科50人占比6.78%;工科38人占比5.15%;法学类50人占比6.78%;医学类仅6人,占比0.81%;其他10人占比1.36%。
从数据来看,商科仍旧是金融圈求职大户,毕竟相对其他专业,其又更为扎实全面的金融理论基础和对应的实习经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将减少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等。出人意料的是,文科学生也占比相对较高,竟然高于理工科的比例。而理工科的学生本来在金融业受到青睐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无论是做研究或是做投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另外可以看出法学类的学生也在金融求职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笔者作为法律出身的学生,身边可以逐渐看到越来越多纯法律背景的同学逐渐走上了金融业,并且做得颇为出色。而其余专业相对来说占比较小,想要在金融业脱颖而出,可能需要自身不断积累金融业相匹配的专业素养、实习经历等才更有机会。
所就业的城市-北上广深绝对主流,中西部也在崛起
图2-1-5
不出意外,如图2-1-5,国内金融业依旧北上广深的天下。从图表可以明显看出北上广深在这一方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上海248人次占比33.6%,位居第一;北京142人次占比19.24%,排名第二;深圳108人次占比14.63%;广州44人次占比5.96%;华中36人次占比4.88%;西南22人次占比2.98%;其余138人次占比18.7%。当然这数据不一定完全真实,可能也与小伙伴在上海的各个高校定向邀请应届生参与投票较多的情况有关。
然则北上广深,因为其独天得厚的地理、资源、机会等方面优势,历来成为金融求职者的首选目标城市。尤其是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在金融市场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各类金融机构林立,就业机会也很充沛。不管许多金融机构名义总部在哪里,尤其是银行、券商等机构,会将业务总部放在上海,正是看中上海的金融实力与氛围。北京作为首都,是天然的金融决策中心,拥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总部经济优势;同时,北京是一行三会等国家金融管理机构所在地,大量金融机构总部集聚在北京,这些都造就北京在金融业求职者心中不可撼动的地位。深圳崇尚自由,积极进取的氛围,也吸引了大量的基金、私募等金融机构,本土的券商及银行都发展迅速,同时因其毗邻港澳,每年也吸引了众多金融业求职者。广州因其主要为贸易城市,经济实力不俗,但单从金融方面而言,吸引力在此几大一线城市中相对靠后。
西南、华中地区因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等原因,也吸引了一部分学生的注意。而华中、西南等地区的金融机构,凭借着市场化的竞争,很多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至少从各种金融机构排名榜上,也不全是北上广深的机构垄断。除此之外,也和金融小伙伴可能在这些地区影响力较强的原因,且近年来随着大城市就业压力、环境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有关,也有越来越多的金融业求职者选择回到二线城市等谋得更好的环境、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