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759 0
2015-08-14
    天津危险化学品爆炸突发事件响彻全国,数以百计的无辜伤亡者刺痛全国人民的心,就在前两天,陕西也发生大规模的矿山山体滑坡事件,上百人被掩埋。每一次大规模的公共危机突发事件消防员无疑会冲锋在前,但每一次大规模的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总会有消防员牺牲,这一次天津爆炸事件,使得消防员的牺牲人数达到近几年来单一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消防人数伤亡的峰值。
    总而言之,公共安全话题再一次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我们或多或少会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为什么国家对于企业安全生产以及公共安全防范如此重视,为何每年还是有大规模的由人为引起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公共安全防范与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到底还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政府、企业及公民等主体在公共安全的防范与应对过程中到底应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三者是否能割裂开来;我们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与救援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冲锋在最前线的应急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能否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伤亡人数能否最低化,我们生活的环境到底还安全吗,下一次爆炸、下一次火灾会不会发生在我们身边,难道对于所生活环境的安全性我们还要抱有侥幸心理吗,等等。
    何谓人为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其实就是指,由人所故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可抗力的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秩序构成威胁、较大威胁、巨大威胁的突发性事件,它是相对于自然灾害来讲的。自然灾害的发生我们无法阻止,这是不可抗力的,但通过科学有效缜密的防范与应对,我们能够将损失降至较低的程度,我国本来就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无论是灾害前的预防预警,还是灾害过程中的快速反应,科学应对以及灾害后的灾民管理、恢复重建等等已建立了较为科学可行的自然灾害应急体系。人为引起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相对于自然灾害来讲,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其发生的频率与密度更强,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普遍威胁,我们知道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具有地理选择性的,如台风只会发生在沿海地区,地震只会在地壳板块活跃处发生,而山体滑坡只会发生在山地地带,所以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只构成局部威胁,而人为引起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可能会发生在人们聚居的任何角落,所以他具有威胁的普遍性。正是由于人为引起的公共安全事件具有这些特征,反而防范与应对显得更为困难。
   
大多时候,我们对于人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总是被动的,总是等着它发生,然后再去应对,我们被牵着鼻子走,然后品尝苦果。对于人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构建而言,我认为构建人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科学有效预防体系是其中更为关键的部分,它将大大降低人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极大程度上降低其发生的频率与强度,使得我们整个应急的过程处于更为主动的地位,从而减少其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失,稳定公众心理预期。对于预防体系的构建,应改变政府单一主体参与,包揽一切的局面,而应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上下联动,协同合作的大应急预防体系。政府应整合部门职能,专门构建具有专业化、职能化、权威性等突出特点的应急领导机构,防止政府应急力量的碎片化、分散化,同时群众、企业等社会主体是人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对于这类事件感触颇深,显然预防体系的构建必须将社会主体纳入进来,让公众、企业等主体参与到预防过程中来,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应搭建一个协同合作的平台,能够使公共安全信息的传达、反馈、回应等环节畅通无阻。譬如某个私营企业在一个生态较为脆弱的山区开采矿产,极有可能诱发山体滑坡事件,当地村民可通过拨打应急部门所提供的全国统一突发事件预防热线电话,进行情况的反映,应急部门在第一时间进行派出力量进行督查与评估,将致灾因子消除在初期阶段。多元主体的参与,以及与政府的协同合作,实际上会使得对于人为致灾因子(指由人直接或间接触发或产生的能够引起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生的单个或多个因素,如某个花炮厂由于某个工作人员工作时吸烟而不慎点燃药引等易燃易爆品而使该火炮厂发生爆炸,那么这里的工作人员所点燃的烟便是该厂爆炸的致灾因子)的监督与预防变得更为有效,大大降低政府在人为致灾因子信息收集过程中的成本,以及在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损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