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123 3
2015-08-18

     目前在我国,人工焊接仍占焊接作业的主导地位。然而,去年,我国新增焊接机器人2.3万台。预计今后的几年内,国内企业对点焊、弧焊机器人的需求量每年将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当前的机器人市场很活跃,ZF也出台了相关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大家都想从机器人行业分一杯羹。

    但值得深虑的是,形形色色的企业一哄而上,有待成熟、完善的中国机器人市场是否能够承受的住?在罗百辉看来,机器人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制造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尤其是在人口红利减弱的当下,机器人换人成了企业解决用工荒的重要手段。但众多企业一哄而上,地方ZF毫无原则的推波助澜,中国的机器人行业已经呈现“大跃进”之势。过热、过快的发展只会做死一个行业,但幸运的是,ZF已经注意到了机器人行业的乱象,正在发力规范机器人市场。
    第一个驱动力是机器代替人工。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80、90后已经成为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主力,相比60、70后,他们诉求较多,其中的显著变化之一是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工资低、单调重复繁重、环境差的工作,导致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每到岁末年初这种“民工荒”现象在沿海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用机器人替代人工,从事这类工作。其二是焊接机器人替代人工经济性不断提升。
    一方面,劳动力工资全面上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速,到2010年已经超过5000美元,而且由于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涨幅比城镇职工还要快。
    另一方面,机器人本体价格不断下降。机器人价格下降不仅是国际趋势,而且还因为主要国际巨头纷纷在中国设组装线,降低本体成本和价格。
    继ABB之后,安川和库卡也开始在中国建设组装线,并于2013年投产,两家在中国最终年产量将合计达11000台,相当于2011年我国焊接机器人需求的近一半。川崎于2012年12月24日也发布消息要在中国建组装线。
    第二个驱动力是产业升级。日韩等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都出现大幅下降,日本GDP从1956-1973年年均复合增速9.22%下降到1974-1991年年均复合增速3.95%,产业结构也出现三个变化:一是传统重化工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逐渐萎缩,产业内重组与整合明显加强;二是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机械化、自动化及智能化设备的大规模普及导致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三是服务业占比上升与消费升级并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日本70年代初类似,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紧张、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适时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升级是我国经济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自动化成套设备相配套。
    期待中国的机器人行业可以早日出现可以与国际大咖对抗的企业,也希望中国的机器人公司可以好好利用当前的机遇,根据自己当前的实力,审时度势,冷静地对待当前的市场,让“中国机器人市场”早日成为“中国的机器人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6-28 01:23:13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6-28 01:23:31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6-28 01:23:49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