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08-11-21 17:32:00

社会进步需要有不同的声音作参考,问题往往在相互辩论争执中得以很好凸现。学术没有权威!

作为观众,坐下客,我们确实该既不什么都别全信,又不全不信,让事实说话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1 19:35:00

做学问也是要讲良心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1 19:45: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1 21:20:00

那个提议要收“喘气费”的大院士不知能不能算一个?

 

[em12][em1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1 21:33:00

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1 22:10:00
事实不是很充分哈,也不要揪住一个人的一句话不放,不全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1 22:19:00

研究生,博士生才是书本真正的撰写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1 22:45:00
支持原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1 23:26:00

对不起,让大家劳神了!

其实吧,那些学者是不是信口开河网上议论很多的。本人只是罗列一下而已,当然可能包含了本人的倾向性。如果那些学者被质疑的言论不影响大众特别是青年人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也不影响国家的政策取向,其实也没什么了不得的。我确实是想引起高校教材编写者的注意。我在帖子中也说了,教材不同于普通报刊的文章。我们能说教材无关紧要,学生们自会有自己的见解吗?因为这个版面是学术道德监督版,所以才在这里发一下,希望引起有关人士的注意。

比方说,有一本《货币金融学》教材,20073月第19次印刷,共印137200册。第13页上有这么一段文字:“信用货币不仅包括流通中的货币(纸币和辅币)”。括弧里的“纸币和辅币”应该是“纸币和金属币”或者是“主币和辅币”,不能说“纸币和辅币”。因为辅币里也有纸币啊!像这样的错误应该不是印刷的问题。那么,印了19次,共印十几万册,怎么就没有人纠正呢?

也许有人会笑话我咬文嚼字,我觉得教材就是得咬文嚼字,来不得半点马虎,除非是还没有认识到东西。比方过去的概念现在可能不适用了,或者现在的概念将来也可能不适用。但简单的没有变化的东西还是要写清楚才对。

我看,大家不必再讨论学者的某些言论是不是信口开河了。还是讨论一些具体的学术问题为好。更要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和语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2 12:55:00

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2 13:46:00
学术研究本身要求能提出可证伪的观点即可,不要看见学者说什么了,就是真理,那是不合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2 16:58:00

说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 09:55:00
教材问题值得重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