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郎同志讲制造业危机有几年了吧。这种忧患意识是值得肯定滴。
但是他讲得太过了。我们的制造业过去就一直这样,过去比现在肯定更差,但是过去仍然有很好的增长壮大啊。现在面对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中小企业确实有困难了。但也不是如同老郎所渲染的那样无奈。只要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得当,中小企业是有转机的。
去年物价上涨,郎认为不是流动性问题,是中小企业把生产投资的钱用来炒楼炒股,我不完全同意。中国流动性过剩确实是有滴。但一刀切的宏观政策会挫伤了中小企业,我也是同意的。郎讲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热,很有点扼制基建项目的味道。内需的不足,所以运用财政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来弥补,这是无奈之举,但是又不得不做,停不得。并且并不是所有的基建投资都很低回报,很多都是优良资产。
但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那就是一定要通过政府自身的改革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减低企业生产办事的交易费用,才是中国制造业长远发展的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