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如山倒, 病去如抽丝, 这两句说的很好。 
美国的次贷危机, 感觉就是典型的借钱不还, 美国人造房子, 让全世界买单。幸好中国这类金融资产买的不是很多。 不过, 听说中国的美国国债已经越居世界第一, 这个让我很费解。 美国的国家信用非常的存在问题, 美元一直都在贬值(变相的就是借钱少还), 中国为什么还要买美国国债?
中国的经济增长太依赖出口了。 "产能过剩"未必吧, 中国还有多少人吃不饱, 穿不暖。 说吃不饱, 穿不暖, 可能有点过分了, 但是, 至少太多的人过的不富足。 自己国家的人民都没过上富足的生活, 为什么要把产品销往其他国家, 让它们去消费, 再换回来些不断贬值的美元?中国又不是德国和日本。
我觉得国家应该引导经济向扩大内需的方面走, 而且出手要重啊。 民富则国强。 中国走的路有些偏离方向。 邓总设计师说过, 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然后带动其他人走向共同富裕。 现在, 前半句基本上做到了, 后半句, 不知道那些在北京的还有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还会不会去履行职责?
就像郎闲平说的, 中国的经济增长靠消费拉动的那部分太少了。 基本上都是靠出口和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型的工程)。包括接下来几年要投入的4万亿也是。 到时, 这部分钱大部分仍然流入那些富人手里, 富的变的更富, 穷的依旧受穷。 那会有多少消费力的增长? 我看不会多。 富的已经穷尽奢侈, 他们的消费还会增加吗? 也许会, 不过, 不是消费在中国而已。而穷人呢, 他们的消费力依然只能维持他们的生计。 又会有多少增长!
我想, 外汇应该用来引进别国的先进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的吧。 现在好象很少人提这个了, 提的更多的是如何购买金融资产, 如何使外汇保值和增值。 中国的产业需要升级, 需要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中国需要一批自己的民族品牌, 需要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往品牌方向走。 说的只是一句话, 做到却需要好多东西来配套。 健全的法制, 为企业营造平等的发展环境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