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7657 5
2015-08-21
悬赏 20 个论坛币 已解决
最近做毕业论文,找数据时找到一个数据库,里面有每个国家的实际汇率数据,并且指明该实际数据是通过使用美元标价法下的名义汇率计算出来的。但是细看了一下数据,1960-1970年间有不少国家出现过负实际汇率,这个想不大通.
实际汇率的计算时名义汇率*外国价格指数/本国价格指数,为什么会为负呢?
请教各位大神,求正解。


最佳答案

yenfeng1 查看完整内容

有没有可能是取自然对数后的实质汇率,这样是有可能是有负数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8-21 23:31:58
有没有可能是取自然对数后的实质汇率,这样是有可能是有负数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22 00:13:03
公式中没有减法,何来的负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22 10:53:33
gxnnhsd 发表于 2015-8-22 00:13
公式中没有减法,何来的负数?
恩 所以我感觉很奇怪
不过我后来查了一下 实际汇率有很多种定义
其中一种是实际汇率=名义汇率-通货膨胀率
有可能这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根据这种这种定义下计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23 18:04:56
再次顶贴,难道人大经济论坛已经沦落到没有学霸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4 11:11:11
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想货币供应量增加(假定货币需求不变),那么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经济学家把上述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欧债危机以来,有些国家是采取了负利率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