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曼昆宏观经济学分析金融风暴的根源和应对方法
图中曲线AB是金融风暴危机导致的短期总供给从2到1的变化结果,变化的原因是因为近年金融创新没有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民购买成本的降低,人们贷款消费其实是提高了购买物品时的物价水平,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物价水平上升而产出低于自然率。像这样的经历成为滞胀。面对不利的供给冲击,像联储这种控制总需求的决策者会遇到在两种选择之间做出选择的困难。第一种选择是保持总需求不变。在这种情况下,产出和就业低于自然率。最终,价格下降到原来的水平A点时恢复到充分就业。但这个过程的代价是痛苦的衰退。第二种选择是夸大总需求,就是美国对市场注入资金,促进消费,使经济更快的达到自然率。如果总需求的增加与总供给的冲击是同步的,经济从长期总供给曲线AC的A点移动到C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联邦调解了供给冲击。当然这种选择的缺点是物价水平持续提高。但现实的情况好像不没有按照美国政府设想的第二种选择发生,而是好像按照第一种情况发生的,比如石油钢铁价格下跌。美国是一个通过金融机构操纵实体经济的国家,但金融机构存在的真正意义确是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机构操控实体经济并不能真实地创造价值提高社会收入,所以操控有时就会违背实体经济的规律,这次危机就是由金融机构希望操控实体经济提高物价从而提高其自身的收益导致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1 17:06:5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