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是真的不知该如何批评你。我说过编码非要面对面吗?为什么你这么喜欢批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意思呢?
我已经重复了无数次了,只要有编码、传递、解码三个环节,就是交流,隔1000年还是交流。但少一个环节都不是交流。这是《信息论》中的定义。你有意见完全可以去批信息论。
你在这个帖子中绝大多数提出的批评,都是对我从来没有表达过的意思的批评。这也是一种逻辑谬误。而且你还反复对我进行人身攻击。我是否学生气和我说的话是否正确没有关系。你的逻辑实在太有问题了。
我来转在一些文字给你看看:
二、逻辑谬误的典型
逻辑学是专制的死敌。 那么看看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犯有的一些逻辑谬误吧:
1、人身攻击。 辩者用人身攻击来攻击对手,而不是在讨论议题。当辩者不能用证据、事实或理由去维护他的立场,他可能透过标签、稻草人、骂人、挑衅及愤怒的人身攻击方式来攻击对手。
这个就不用举例了,朝鲜日日的报纸都是这样的,随手翻开就能看到。凡事涉非朝鲜族类的,必要多用贬意词,“密谋”、“公然”、“妄图”、“一小撮”等等;
事涉国内大好形势的,则须多用褒意,如“受到群众好评”、“被传为佳话”、“群众们都说,……”、“大伙份份表示:……”(主要有诽谤与背景谬误。“一小撮的”、“西方一贯的反华立场”等等)
伏尔泰曾经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即使一个杀人恶魔,他也可能说出真理。因此,在逻辑上来说,对人进行一种攻击,并不能证明或者您所主张的合理性。
你攻击我学生气,就是属于人身攻击。
10、稻草人谬误。
假若大家在乡下长大的话,就会知道,当麦子长出来的时候 农民会在麦田里立一个稻草人, 吓走那些麻雀。逻辑学者在此就借用这个典故,意指那些在辩论过程中,自己创造一个虚假的情况,即自己设立一个靶子,然后去攻击它。
比如我们在反对美国进军伊拉克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指出,美国进军伊拉克造成了多少人员伤亡,或者美国单独跳过联合国,似乎以此来论证美军的非正义性致。事实上,在逻辑里,要不要干涉是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合理的干涉又是另一个问题。我们经常用后者来攻击前者,从而把问题混淆。打个比方:家长虐待孩子,那么邻居面临的是两个问题:一、我要不要去干涉?二,我如何去干涉?显然第一者是肯定的,至于后者,则是可以商量的,而不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干涉或者因为干涉不当就否认了前者“必须进行干涉”的合理性。
你反复攻击我从来没有表达过的观点,就是稻草人谬误。
你说说你的逻辑到底是什么问题?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要逃避,我第二次问你:你到底有没有读过新制度经济学方面的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0:30:2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