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是一个非常宽广的概念,宽广到基本上大部分学科都有涉足。不仅人类社会有领导力,就连动物世界也有领导力。比如有科学家去研究一群鸡啄米的顺序,发现鸡群里面也有领导优先的规矩。在人类社会形成的初期,有部落领袖的出现,就有领导力了。八卦是人类的天性,有了领导,自然会围绕领导展开各种讨论:他为什么可以当领导?老黄当领导和老炎当领导,哪个做的更好?为什么我不能当领导?其实,这些就是在围绕领导力展开讨论。现在也经常看到微信朋友圈里面叔叔阿姨们发的鸡汤贴:李嘉诚的成功圣经,如何成为好的领导等等。部分或者全部都是关于领导力的阐述,不过大部分内容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上半期的研究方向中:探索作为领导的个人特质,比如长相、性格、腰围、生活习惯等等。那么,学术界是如何界定领导力呢?学术界是那么自由又功利的领域,对领导力的界定当然是各位学者依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界定的,因此,一千篇论文,有一千种界定。Bass 在1990年,将早期的领导力概念整理归类,并且给出比较有共识的定义:领导力是团体之间两个人以上的互动,这种互动通常以塑造或者重塑成员的感知和期望来改变所处的情形。领导通常是作为变化的介质,通常情况是领导来影响成员。当一个成员通过一些方式来激励和改变其他成员,那么领导力就适时产生了。嗯,学者的界定非常难以理解,其实领导力的概念很简单:爸爸对小明说,你这次考了双百分,爸爸给你买玩具车。小明一边憧憬自己玩玩具车的情景,一边答应爸爸,好呀,我好想要上次看到的那辆,但是我考双百分,遗传智商是硬伤。爸爸说,没关系,我给你找老师补课。于是,小明为了得到玩具车,每天放学就去补课,也不出去玩了。等到他考了双百分,爸爸果然给他买了玩具车。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和小明之间,就是领导力关系。在领导力中,最重要的是方向设定,方向设定明确清晰的愿景(vision),设立目标(goals)和激励实现目标的机制(motivation). 而爸爸请老师给小明补课,则是提供帮助和资源给成员,辅助成员实现目标。领导力,并不一定存在组织当中,而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且在一个团队当中,领导力的发出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职位更高的人,而是依据情况出现的任何一个队友。在国外扁平式(flatten)的组织结构中,比较常见,国内的分级式(hierarchical)组织结构中比较少,领导嘛。不过,分散式的领导力(distributed leadership)是潮势所趋。
管理,更多的是一种职务和工作。管理的所有职能,包括计划、调查、协调、评估、检测等等,都有潜在的领导力存在。因此,其实无论是现实应用还是理论建构,很难区分领导力和管理的。在上个世纪后期之前(大概1975之前),是没有明确界定,经常混为一谈。而在1978年,历史学家James MacGregor Burns出了一本书就叫《领导力》。他提出了一个词叫“变革性领导力”(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描述领导力不仅领导身上出现,也会在下属身上出现,在团队中,领导力扮演的是激励成员去达成共同目标。那个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来管理人员并不一定是领导。不过,相对于管理和领导来说,有两种领导力类型可以做比较:交易型领导力transaction leadership和变革型领导力tranformationalleadership。交易型领导力就更趋向于管理方向,我给你钱,你给我完成目标。而变革型则属于你给我钱多钱少我不在乎,你让我觉得我是在为梦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