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854 2
2015-08-28
看山还是山,大概有这样的觉悟。   
    总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所谓主流有些不同。   
    比如色即是空,为什么人类对异性的生殖器官总是充满热情和好奇,假如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后,没有选择用树叶装饰身体,那我们人类是否还会一年到头都是发情期?   
    比如小说,不管是看小说,还是写小说,不可否认我都失去了热情,因为缺乏想象,我找不出可以惊喜和惊奇的东西,不想浪费生命在这些上面。   
    大约人生也是如此。比如在国内的这个城市找一个平凡的妻子,打一分平凡的工,生一个平凡的子女,一辈子背一个70年的房贷,然后毫无激情毫无意义的死去。。。。然后子女再打工再背房再生子。。。   
    我总觉得无趣。不想这么活。   
    我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很喜欢自学的人,大学的时候受不了僵化的语言专业教育,我躲在图书馆看经济,管理和小说,看网络的天涯,背起背包走遍了深圳和上海的工业区。也看过柳市的正泰厂房,也看过深圳的上市企业办公楼。因为不务正业,一年多就被赶出了大学。   
    工作自然找不到好的,从连锁超市的员工到知名快销企业的销售。我继续自己的好奇。一边学习书面的资料,一面像研究现实中的参数一样研究这个社会的经济游戏和规则。   
    我看了一部电影,叫《飞沙风中转》,很有感悟。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S,但我想当人。”   
    销售的过程太多人性的复杂,突然想简单的生活。   
    于是我又拿起了教材,开始考自考数学。因为自考科目中数学是相对比较有含金量的。   
    离开学校七八年,年年看N部美剧,忽然发现自己练出了听力,练出了语感,练出了信心,更习惯了美剧的文化。   
    数学,英语,还有我平时看的哲学,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数理哲学,贯穿在一起,寻找应用,也许IT是很好的领域。虽然年纪大的不适合做IT码农,但如果专研技术,还是有生存空间。因为国内读研的都是年轻人,国外风气不同,所以想去国外读个认知科学或者AI的研。   
    其实本来想报个德语的班,因为德国留学免费,但是自己语言天赋实在不强,能勉强学好英语还是多年积累的缘故,所以尽量吧,英美国家学校难申请,就想办法去香港印度,申请不到奖学金,就自费好了。   
    这么说吧,反正我的时间与其浪费在肥皂剧和上网里,倒不如用来学习点东西,就算不能混硅谷,回到这个国内小城市混个地方学院的小助教还是可能的。   
    传说中民主国家的美好?我是无法想象的,不过很想去体会一下,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能去美国最好,否则炎热澳洲或者寒冷加拿大都是可以的。   
    人生是如此短暂。   
    想活着感受活着,感受存在。   
    什么是存在?就是你要追寻自己真正觉得有价值的东西。   
    AI技术可以带来机械人技术,带来劳动力的解放,带来社会的进步,这就是正义。   
    掌握知识可以让你自由移民,这就是个人的解脱,这就是自由。   
    理解AI的哲学背景可以让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我,这就是真实。   
    通过AI的学习,理解意识的本质,结果生物克隆技术,就可以延长生命,这就是永恒。   
    在追求正义,自由,真实,永恒的过程中,你可以获得充实,这就是存在。   
    正义,自由,真实,永恒,存在。这就是我渴望的活着的感觉,我孩子气的梦想。   
    其实人类的一切意义都是人自己的设定,活着的意义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感觉自己存在。   
    我不写网文,其实是因为我不想把生命浪费在模式化的劳作里,不想模式化的生活,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结婚,仅仅是因为周围的人都说,我们要结婚,我们生子,仅仅是因为周围的人都说,我们要生子,当夜深人静,午夜梦回,我们会不会反思一下,什么是我自己,什么是我想要的人生,什么才是真实的我。。。。现在的一切,究竟是人们要我这样,还是我自己想要这样?   
    所谓看山还是山,即是此理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大概就是求真较真吧   
    怎么样过一日才感觉不是虚度   
    怎么过一生才感觉不后悔   
    三年后就算不能深造,也有三个技能路线可以走,一曰码农,一曰CPA,一曰司考   
    但我最想走的还是 AI--意识这个技能路线   
    只因为这个路线最能让我感觉充实,没白活   
   其实我是个偏执狂,比如我走路如果遇见有格子的路,我一定是有规律的走的,或者两个两个的走,或者连着走,或者跳着走。   
    所以我想好了人生怎么走,就只想这么生活,不会考虑其他生活计划   
   --   
      
   今天一直在看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言语的范畴外,我们才能见到真实的边界。   
  无论是小说,还是日常,都只是一种人为的语境。   
  寻找到真实   
  真实有其独特的魅力   
  某种意义上,我寻找的人生,仅仅是寻找做为真实的感觉存在   
  我不知道下一刻我是否存在,所以我的存在就在现在瞬间。   
  而我这一刻感受到的真实和存在,就是我生存的全部意义  
--真正的勇气,敢于直面惨淡的真实。宅文化,母语,娱乐文化,地方文化,各种熟悉的文化,但是却是虚假的幻象,虽然沉迷假象里很舒服,但却无法获得真实的存在感。  
读书的时候听说有人可以看完牛津英汉双解词典,我很吃惊,但前些天翻了翻,觉得其实有可能的,毕竟人生那么长。  
差不多三十年的大计划。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观看英语文明,反过来看自己的汉语文明。  
理解语言的边界,进而理解思维的边界。  
这就是真实。  
追求这个过程让我感觉真实。  
最近过的像高三。早上七点开始早自习,中午12点到1点吃饭,下午1点上课到5点半。晚上七点开始晚自习。十点睡觉。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看上去复杂,其实就是在整合语言的逻辑,进而整理一切思想的逻辑。  
以这个为根本武器,去思考一切。  
三个月掌握JAVA  
三年读完藏书  
三十年理解语言  
但其实我的一生都只是在解读维特根斯坦的工作  
相比碌碌无为的人生,其实我已经很幸运。至少我活的真实  
至少我知道自己活着  
按逻辑哲学论的说法  
世界的图象已经在我心中。  
不管做什么都可以生活。  
本身又对物质没什么执念  
所以比较淡然  
电子书中哲学和心理学下载了一个系统。  
这大概是未来三年我主要的课外阅读。  
我活着,只是为了理解世界  
大概就是这么个感觉  
淡泊的生活  
喜欢学院式的生活,规律而简单的生活,丰富而智慧的课程  
所以还是想去学院玩几年的  
比如AI的硕士,生活,然后可以读认知科学的博士  
大概就是这个路线  
或者说,在我理解的语言范畴里,我追求自己感悟真实的存在  
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我因此HAPP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8-29 11:06: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29 11:07: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