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537 0
2015-08-30

压缩成本的相关案例:《红楼梦》探春式管理的启示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订单减少、利润下降,企业管理者的本能反映就是压缩成本。殊不知压缩成本并不等于减薪、裁员,而是一场改革,症结在于兴利除弊。在名著《红楼梦》中,贾探春在大观园中实施改革的直接动因也是从压缩成本开始的,她在没有采取任何减薪、裁员大动作的情况下同样取得了十分积极的效果,至今不无借鉴意义。


压缩成本有不可逾越的“红线”


《红楼梦》中的贾府可谓家大业大,但是其“支出的多,收入的少。一年进的产业又比不上以前。”王熙凤早已看出了潜伏着的危机:“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赔光了。”当探春临时受命管理贾府事务后,决心来一番改革,在缩减开支上做几件事情“镇压于众人作榜样”。然而其成功的意义却并不限于省几个钱,正如薛宝钗所说,当家人“若一味要省时,那里不搜寻出几个钱来。”其可圈点之处在于面对各种约束条件,在没有逾越各种红线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改革目标。这也可以看作是探春式改革的主要特点。


所谓红线并非是观念性的东西,探春在观念上可谓解放,她认为“处运筹之界者”,往往“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这无可指责。“红线”指的是既定的利益格局,总的看就是“体统”,具体表现就是不降标准不裁人不减薪之类。宝钗提醒探春,如果失了贾府“这样人家的大体”,改革措施再理想也不能用。探春当然要保证老太太、太太们的用度,甚至可以说她所推动的改革的目的正在于此。既定的利益格局如果是合乎体统的部分,那也是需要保护的,只有不符合体统的体系才能列入改革的对象。也就是说,从压缩费用的意义上讲,探春式改革的自由度并不大,这是她倡导改革时非常注意的问题。如果是在削减开支上乱砍一通,就是让贾府中的焦大来主政,也可以手到擒来。


探春只是一个身处深闺的姑娘家,而今天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家要比她富有经验,在企业过冬压缩成本方面的智慧应该超过探春,同样应当在不逾越红线的基础上寻找压缩成本的路径。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就是以人为本,既不能降低产品质量标准,甚至偷工减料,参杂使假;也不能因任意裁人、减薪让人寒心。否则即使一时脱困,也有可能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危机,并且与社会无益。须知压缩成本的观念可以更为解放,法度却不可亵玩。


除弊与兴利相结合方显改革智慧


探春式改革节流而又不触及红线,只有在除弊上寻找突破,即在合法体统之外,削减由各种潜规则、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开支或者浪费。探春所抓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化妆品的供应。贾府里的姑娘与丫头们除了有月钱,所用的头油脂粉之类另外统一供应,按每人每月二两的标准买办。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统一买办的化妆品质量难以保证,姑娘们领回后不爱用,便用自己的月钱另买。而且另买时还要避开买办,因为这些买办不可能再提供好的来证明统一供应的化妆品质量差。探春决心砍掉这笔费用,却没有简单从事,而是将除弊与兴利很好地结合了前来。


大观园的管理费用很大,却也是可充分利用的资源,探春就在大观园里引进了承包经营制。大观园分包经营,本身就可以省掉一笔可观的“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另外,探春还注意将稻菽笋菜鱼虾之类的经营与分片管理的责任结合起来,谁承包哪一片院子,都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各处的笤帚、撮簸、掸子的添置并大小禽鸟、鹿、兔所吃粮食的供应,都由承包人包了去。同时要求承包人负责所承包园子里的姑娘和丫头们化妆品的供应。这样一来,节流寓于了开源之中,不仅避免了资源浪费,还能够变废为宝。这种统筹安排,连正统观念极强的宝钗都连连叫好。


探春的改革智慧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管理创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压缩成本并不是向员工转嫁危机:“过冬”也不必一定要节衣缩食、偃旗息鼓,而是要取得柳暗花明的效果。管理创新或许不能直接带来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但是可以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供较好的政策环境和契机。这样对于创新者来说,他们在压缩成本中失去的只是各种潜规则、非正式组织的羁绊,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创新者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投入到除弊与兴利的活动中来。


善用配套措施积极消化改革成本


改革同样需要付出成本,它不能大于需要压缩的成本。探春在推出大观园的分片承包经营责任制时就意识到,将承包经营纳入旧体制管理,旧体制存在的弊端必然会折射到改革举措中:“归到帐房,仍是上头又添一层管主,还在他们手心里,又剥一层皮。这如今我们兴出这事来派了你们,已是跨过他们的头去了,心里有气,只说不出来,你们年终去归帐,他们还不捉弄你们等什么?再者,这一年间管什么的,主子有一全分,他们就得半分。这是家里的旧例。”如果专门成立一套管理班子,也会加大改革的成本。探春采取的办法是将权、责、利捆绑在一起,改革的成本由改革自身来消化。此举等于给承包者松绑,很受欢迎。


在改革,承包者所可能获得的预期利益肯定是大于责任的,但是探春在制度设计上还注意兼顾不能担负承包任务的人们的利益,让他们参与分红,分享改革成果,努力争取他们对改革的支持。“他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是在园中照看当差之人……这园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该沾带些的。”这对承包者也是有例的,否则承包者“只管了自己宽裕,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他们也沾带了些利息,你们有照顾不到,他们就替你照顾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我们在改革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压缩成本也难免会带来一些反弹。出现这些问题并不奇怪,关键在于我们事先是否将相关因素充分考虑进去,使配套措施尽量完善。这并非仅仅是一个轮番过招的技巧,关键在于能否避开博弈,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如果我们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压缩成本只是治标而不能治本,按倒葫芦浮起瓢,很可能会再次付出昂贵的学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