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汤森路透分析师评估了21个大学科领域内2002年至2012年间被收录的论文。他们跟踪了同年度同学科领域引文影响力排在前1%的高被引论文的作者。这些精选的高被引论文代表了科学界公认的最重要且有用的研究。
近日,看到汤森路透发布的《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精英》报告,一直对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分析很感兴趣。“学术影响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是几个指标就能够阐释的。“评价”不敢,平时做些“分析”方面的研究,以期在职称晋升、人才引进、科研合作对象选择等方面为决策者提供一些客观的、定量的数据,供其参考,助其做到informed decision making。
再说报告。报告展示了最新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人员(亦称为高被引科研人员)名单。汤森路透与其重要的合作伙伴上海交通大学(同时也是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发布者)合作创建了2014 年高被引科研人员名单。
汤森路透分析师评估了 21 个大学科领域内 2002 年至 2012 年间被收录的论文。他们跟踪了同年度同学科领域中引文影响力排在前1%的高被引论文的作者。这些精选的高被引论文代表了科学界公认的最重要且有用的研究。
此项研究报告列出了来自世界各地超过3215位科研人员。在其网站(
http://highlycited.com/)上,做了简单的统计,供大家了解。
一、中国的位置
中国共入选了152位,即科研人员的Primary Affiliation中含“China”。这个数字让我很惊讶,我记得2008年跟着我的导师张士靖教授做“华中科技大学与哈佛大学医学学科比较”时,统计过高被引科学家的数量,叫做ISI Highly Cited,
http://www.isihighlycited.com。Thomson ISI公布的20年来在包括生命科学、医学、自然科学、工学、社会科学等在内的21个领域(Category)内被引用次数最高的5,000余位研究人员的情况。
2008年,中国医学相关学科高被引科学家行列的只有5人,全在香港,大陆没有:
“临床医学”(香港大学,1人)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香港大学,1人)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香港大学,1人)
“药理学”(香港大学,1人;香港理工大学,1人)
而现在有16位:
“临床医学”(香港大学,1人,Joseph S M Peiris)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上海交大,1人)
“免疫学”(清华大学,1人)“微生物”(香港大学,2人;浙江师范大学,1人,Alan FCowman)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华大基因,4人,Jun Wang,YingruiLi,Jian Wang,Huanming Yang)
“药理学”(中科院,3人)
“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清华大学,1人)
“植物与动物科学”(中科院,2人)

美国的科研“精英”最多,其次是英国。中国排第四,仅次于德国。中国的“精英”人数正好是英国的一半。德国的“精英”人数为美国的十分之一,中国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
二、中国机构的整体表现
152位高被引科学家中,中科院独占鳌头,占了30%。接下来是香港城市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各6位。北大、清华各5位,复旦、哈工大、上交大、东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各4位。
Primary Affiliation 高被引科学家数
1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46
2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6
3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ina 6
4Peking University, China 5
5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5
6Fudan University, China 4
7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na 4
8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China 4
9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4
10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
11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4
12BGI Shenzhen, China 3
13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cau, China 3
14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3
15Sun Yat-sen University, China 3
16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China 3
17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ina 2
18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2
19Jiangnan University, China 2
20Lanzhou University, China 2
21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2
22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2
23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2
24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2
25Tianjin Polytech University, China 2
26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2
27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2
28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2
29Beihang University, China 1
30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1
31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ina 1
32BGI (60%), China 1
33BNLMS, China 1
34China Univ Geosci, China 1
35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1
36Donghua University, China 1
37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1
38HKU Pasteur Res Ctr, China 1
39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a 1
40Hunan University, China 1
4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1
42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1
43Nankai University, China 1
44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China 1
45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a 1
46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70%), Hong Kong, China 1
47Xiamen University, China 1
48Xiangtan University, China 1
49Yangzhou University, China 1
三、中国机构在各学科的表现
下表只列出了拥有2名以上科研“精英”的机构,比较突出的有:
? 中科院的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地球、工程、药学、植物与动物这些学科的“精英”多;
? 中国科技大学的物理强;
? 北京大学的化学强;
? 深圳华大基因BGIShenzhen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强;
其他的参见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