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纪念“抗战”,振奋精神吗?还是要让我们想起我们曾是弱国。如果我们是强国、大国、自信的国家,则没有必要炫耀武力。
气氛像一个节日,难到不应当凝重一些吗?纪念这种日子,即使不是沉痛,也应当是肃穆、反思、自省的。
无论什么样政治体制或经济组织,能够制度设计使有德者居于首位,有能者自由发挥,都会足以建立自豪、自信的国家、组织。我不让人“抗战”就好了,怎么会有“抗战”一说。
我看过一个沉重的对话,是恭王与龚半伦说的。恭王说:“你等世受国恩,却为虎作伥,甘做汉奸!”龚半伦日:“我们本是良民,上进之路被乐等堵死,还被贪官盘剥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今你骂我是汉奸,我却看你是国贼。”
无能者执掌权柄不算恶的制度,起码他们专营能力不强,有营私舞弊能力者一般都是人才,而且小人易聚,是厚黑学的践行者,是国贼。当然,大多数人是不配当国贼的,充其量是蛀虫,他们执掌权柄,怎么能容忍他人上进呢?所以才会有证明“妈妈是妈妈”的刁难。
我所敬仰的最好的当政者是鲍叔牙,管仲之:“鲍叔牙不以我为贪***,鲍叔牙不以我为愚***鲍叔牙不以我为不肖***鲍叔牙不以我为怯***鲍叔牙不以我为无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令无数布衣士子感动流泪。正所谓“德配其位”便是此意。
“德不孤,必有邻。”“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制度不完善时,执权柄者个人的品质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德者执政的风气二三十年代就很盛行。当时蔡元培掌北大,梅贻琦掌清华,张伯苓掌南开,竺可桢掌浙大,无不人才济济,巨匠辈出,而臧克家数学0分,国家考试仅30字便被闻一多录取了。当时有谁不合规格问编制内外,妈妈是妈妈是愚蠢问题吗?
不想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