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3172 5
2015-09-06
热烈欢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燕红忠教授于2015年9月11日下午3点接受人大经济论坛的在线访谈活动。欢迎大家热烈提问。

提问领域:
金融史、商业史

PS:的问题提问者会获得50论坛币的奖励~

VIP,不止是论坛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9-6 10:50:44
燕红忠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史、商业史、社会组织与经济发展。

200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从事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2月至8月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访学。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清史工程”(典志·商业志·商人篇)、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财经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已出版《中国的货币金融体系1600-1949年》、《晋商与现代经济》、《明清晋商与徽商之比较研究》、《世界市场价格变动与近代中国产业结构模式研究》等专著多部。

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省(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省(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项。

曾多次赴荷兰、南非、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世界经济史大会、美国商业史年会。

工作经历
2003-07至2006-12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7-01至2011-09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副所长
2011-10至今2012-12 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
2007-11至2011-1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2013年1月至今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论文
2015年度:
1.“近代中国的政府债务与金融发展”,《财经研究》,2015年第9期。
2.“日本占领青岛期间的鸦片专卖与占领财政” [与高宇],《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1期。
3. “中国金融史研究的动态与新进展” [与王昉],《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2期。

2014年度:
1.“从山西票号看传统金融的近代化转变”,《财经研究》,2014年第8期
2.“清代中俄恰克图贸易的历史作用”[与丰若非],《人文杂志》,2014年第8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201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 “资源依赖性经济的结构变迁与生产率增长——以山西省为例” [与丰若非],《理论探索》,2014年第4期。

2013年度:
1.“试论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路径与结构”,《山东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2. “清代的牙商及其经营特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第1期。

2012年度:
1.“清政府对牙行的管理及其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2.“策略均衡与制度效率——关于晋商委托代理制度的博弈解析”, 《财经研究》,2012年第7期。
3.“金融创新与山西票号的兴起,”《山西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4.“推进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路径,”《光明日报》(理论版),2012年8月26日第7版。
5. “试论近代早期企业制度模式的选择——以轮船招商局为例”,《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

2011年度:
1.“货币供给量、货币结构与中国经济趋势:1650-1936”,《金融研究》,2011年第7期。该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
2.“明清晋商制度安排的基本模式与实现方式——自我实施与集体主义惩戒机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3期。

2010年度:
1. “试析清代河套地区农田水利发展过程中的资本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1期。
2.“晋商与政府结合的原因及其影响——关于传统官商关系的一个合约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3.“寻租理论与传统社会的官商关系——晋商与政府结合的经济动因探析”,《山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4.“试论阎锡山的河套屯垦与农业经济开发”, 《河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2009年度:
1.“近代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该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2009年第5期全文转载。
2.Economic growth and fluctuation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netary circulation.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Volume 4, Number 2, 2009.
3.“近代中国新式银行业的发展与实力变化”,《金融研究》2009年第9期。
4.“收入效应、科斯定理与和谐社会”,《管理世界》2009年第12期。
5.“论晚清时期的货币与货币制”,《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6.“晋商兴衰的信用解析——基于历史制度分析方法的视角”,《经济问题》,   2009年第3期。
7.“浅析晋徽商的商业实力”,《商业与金融:近世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论文集,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年。

2008年度:
1.“从货币流通量看清代前期的经济增长与波动”,《清史研究》,2008年第3期。该文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21期题录。
2.“产业组织模块化及其应用”,《经济管理》,2008年第11期。
3.“浅析我国典当业发展的对策——基于山西典商经验的思考”,《经济问题》,2008年第6期。
4.“晋商信用制度的风险防范分析——以山西票号业中的信用之安排为例”,《以山西为背景的全球化与当地化关系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年。

2007年度:
1.“商业与金融:近世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2.“山西票号资本与利润总量之估计”,《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该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
3.“晋商信用制度启示”,《经济问题》,2007年第11期。
4.“白银外流与近代中国的货币金融体系变迁,1800-1935年”,《张福运与近代中国海关》国际学术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2006年度:
1.“清代民族贸易的个案研究——对杀虎口监督一封奏折的几点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经济史上的传统与现代”,《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基于晋商实践的信用起源与维持机制”,《经济问题》,2006年第2期。
4.“中国近代的家庭规模变迁分析”,中村哲编:《1930年代的东亚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史》(论文集,日文),东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05年度:
1.“经济史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2.“晋商学构建的基础性问题”,《晋商巨擘》(论文集),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
3.“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与中西文化”,《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
4.“中国における1990年代からの両大戦間期の中国経済研究”,《地域総合研究》,第32卷第2号,2005年3月。
5.“中国近代家庭规模分析”,《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经济》国际学术论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6.“清代晋陕两省的经济活动与水土流失问题”,《多学科视野中的山西区域社会史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004年度:
“近代早期企业的治理特征——以1873-1911年的轮船招商局为例”,《暨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003年度:
1.“论传统文化在商业运营中的作用——以晋徽商的经营管理比较为例”,《中国软科学》,2003年1期。
2.“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与晋商的衰落”,《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清代边疆开发的经济动因及其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

主要著作
1.《中国的货币金融体系1600-1949年——基于经济运行与经济近代化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2.《晋商与现代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
3.《明清晋商与徽商之比较研究》(合著),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年。
4.《世界市场价格变动与近代中国产业结构模式研究》(合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
5.《晋商信用制度及其变迁研究》(合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年。
6.《山西典商研究》(合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年。
7.《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8.《晋商研究》(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9.《中国经济史》(参编)(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主持课题
1. 国家社科基金“近代中日货币战争研究(1906-1945)”(13BJL019)。
2. 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政府债务、金融发展与长期经济增长研究:基于历史比较的视角” (NCET -13-0894)
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中国近代以来的货币金融体系——基于经济运行与经济近代化的研究”(10FJL001)。

4. 国家清史工程项目“商业志·商人篇”(200810120203001)。
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近世以来的财政体系与金融发展”(07JA790003)。
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金融市场发育与中国经济早期现代化研究”(20080430277)。
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中国的货币金融体系,1600-1949年”(项目批准号200902017)。

参加主要学术会议
2009-08 第十五届 世界经济史大会  荷兰  Utrecht
2012-7 第十六届  世界经济史大会  南非  Stellenbosch
2015-08 第十七届 世界经济史大学 日本 Kyot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7 16:55:17
世老师好!
        我想请问一下,金融发展史的核心基础是不是以人类信用(心理+行为)发展的?
        商业发展与组织(部落-家族-民族或区域-地区-国家或产业组群等)结构变化为变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8 11:08:37
老师您好,恳请您推荐一两本西方金融思想史方面的权威著作,尤其是那种可以对经典理论和现代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有一个梳理的,谢谢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8 11:09:12
老师您好,恳请您推荐一两本西方金融思想史方面的权威著作,尤其是那种可以对经典理论和现代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有一个梳理的,谢谢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者专栏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278996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8 19:31:59
老师您好:
请问为什么中国要持有那么多国家的债务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