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是生产的相对过剩,也就是所谓的“需求不足”。而相对过剩、需求不足的原因就是贫富分化,很多人买不起。而很多人买不起,应该怎么办?就是降价,有泡沫就该消除。而且,市场经济的经济规律也决定:商品过剩时其价格必然降低。所以说,应对经济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降价,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可是,这么多年以来,我们都是在干着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事。什么增加收入、降息等等刺激消费,拉动需求的办法,都是想维持住价格不动,让老百姓把手里有限的钱尽量花出去。为什么想维持住价格不动。因为价格一降,商人的收益就要比预期的少,所以就不想让降价。商人不想让降价,那么商人的代表——政府——就宁愿违背经济规律也要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住价格。
人想与规律抗衡,可以吗?人与规律抗衡,何异于螳臂当车,怎么能抗得了?这不,近一段时间,许多商品的价格不是降了吗?
说起来可笑的是,这次降价,本是经济危机必然的结果,前期的泡沫价格已经维持不住了,必然要降,这是经济规律的作用,可是发改委却说是自己前期调节的功劳,贪天功为己有,岂不很可笑?
人与规律抗衡,不光没有作用,还要遭殃。这次搞出几万亿甚至十几万亿的刺激计划,可谓是不惜血本,倾囊而出,可是人的购买力如何,后续财力如何?所以如果真实施的话,要么会造成更大的相对过剩,要么以后全国将遍地都是烂摊子。人虚不能猛补,这个道理不知道吗?
俺早就说了,现在以及以往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他们逃不出俺的手心,只不过这次一气之下,加的面尤其多而已。
人与规律抗衡,不光起不了作用,还要遭殃,为什么还抗?所以,还是顺其自然地让价格降下来吧。价格降下来了,老百姓买得起了,下游疏通了,上游自然也顺畅了,而且还满足了人民的需求,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何乐而不为?况且价格下降,只是商人的预期收益减少了,并不等于亏本。难道搞经济的目的就是让少数人赚很多的钱而牺牲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吗?俺怎么都不懂。
当然啦,本题目说的降价是应对经济危机最好的办法,其实这是夸张的,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这个办法只不过是在不好的经济制度下的所采取的权宜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公有制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下,有全国或全社会总的生产计划,就没有危机了。
人为什么有需求,人的需求是哪里来的?是刺激出来的吗?不,是天生的。人,包括动植物,一生下来,就需要吃穿住用等生活消费品。可是,在市场经济下,许多人的这种天然需求被剥夺了,因为他们没钱。只有公有制的计划经济才能让人的这种天然需求恢复或表现出来。打个比方来说,每个家庭都是公有制的计划经济,所以每个家庭成员的需求在每个家庭里都表现出了天然性,孩子需要学习,家庭就配给他们学习资料;妇女需要化妆,家庭就配给她们化妆品;每个成员都需要吃饭,家庭就配给他们食物。可是,如果家庭实行私有制的市场经济,那么许多家庭成员的天然需求就要被剥夺。孩子需要学习,家庭得向他们要钱,没钱就别上;每个成员都需要吃饭,也要他们拿钱买,有钱就吃好的,没钱就别吃。这样,就表现出了需求不足。
需求不足,本来就是市场经济造成的,可是还要在保持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有可能解决吗?所以,打从二十多年以前我就听上面一直都说要拉动内需,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一直到现在,不光没解决,还越来越严重。所以,只有废除市场经济,实行计划经济才能彻底避免经济危机。
不过,实行计划经济要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所以他们肯定不同意。他们连预期收益减少都不愿意,何况要彻底剥夺他们超过一般人的那部分利益?
大家都听说过叶公好龙的故事了吧。叶公自称他最喜欢龙,家里到处画得都是龙,真龙被他感到了,就来拜访他,他却吓得屁滚尿流,原来好龙是假的。现在这样的叶公不少。这些人,天天自称想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可是你一告诉他们一个最好的、最彻底的办法,他们就害怕了。这些人天天喊着要解决贫富分化的问题,可是你一告诉他们一个最好、最彻底的办法,他们就害怕了。这些人天天叫着要解决腐败问题,可是你一告诉他们一个最好、最彻底的办法,他们就害怕了。这些人天天嚷着追求真理,可是你一告诉他们真理,他们就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