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974 10
2015-09-17
             乔良:中国这么多外汇为何不自己花而让美国人享受                                                                 http://pit.ifeng.com/a/20150916/44664746_0.shtml

      作者,乔良,空军少将,国防大学教授、国家安全政策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

作为一名抗战老兵的后人,一名当代中国的军人,非常荣幸能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来到芷江。此刻,我首先要向芷江这座光荣的城市,向芷江的父老乡亲们致敬。

70年前,就在这个地方,中国军队成功抵御10万日军的进攻,芷江战役是中华民族抗击倭寇的最后一战,是一场完胜,芷江也成为第一个接受日军投降的城市。这是中国人永远骄傲的时刻,永远骄傲的历史。

70年后,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的国家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可以说与70年前的胜利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我们在70年前不能战胜两度侵略我们国家的侵略者,就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今天我们怀念先烈,同时也展望未来,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谁在推动金融帝国的衰落?

今天,我们不论是谈国际形势,还是谈中国面临的形势,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不可能回避:一个是中国的崛起,一个是美国的衰落。有很多人对于美国的衰落不认同,说我对美国的认识太悲观,认为我应该到美国看看,看看“经济正在复苏”的美国,哪有衰落的迹象。但我说的美国的衰落,不是我们此刻正在看到的美国。不容置疑,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第一核常军事大国,第一经济总量大国,第一科技创新大国,这些头衔美国人都还顶在头上。但有一点,谁也不能否认,那就是历史和时代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个变化首先来自于美国。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美国人发明了互联网,并把它带给了全世界。而互联网的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世界,包括美国。我曾经跟美国一些学者探讨过,我说,你们认为中国是美国最强有力挑战者,你们错了,中国要走的是中国自己的路,而不是挑战美国。真正对美国的未来,特别是对美国的全球地位构成挑战的,是你们美国自己。

是美国人的“创新”,使自己走上了衰落之路。美国人一向骄傲地宣称:“美国是世界第一创新大国”。的确,美国的科技创新引领全球,引领世界。但也正是创新,使美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在美国所有引以为傲的创新中,最重要的创新就是互联网。互联网诞生以来,迄今为止,它一直在扮演工业生产、经济生活,军事变革的倍增器角色。但是,当互联网遍及全球的时候,一切就将就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那就是,互联网将显现它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为什么会导致美国衰落?因为“去中心化”将解构权力。互联网极度普及时,“去中心化”、“多中心化”趋势,就将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呈现出来。这一趋势本身必将催生当今世界各国所追求的多极化格局,因而也就将最终解构美国一超独大的霸权。今天的美国显然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但它已经有了对自己迟早要衰落的恐惧。在这种恐惧的影响下,美国不是从理性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去中心化”大趋势,做出有效的自我调整,而是错误地重蹈历史上所有衰落帝国的覆辙:以为只要打压住挑战者,就可以保住霸权,并使21世纪继续成为“美国世纪”。在这种严重的大战略误判下,最终,美国选择或者说锁定了中国。对于中国而言,这当然不是什么好事情,但也不完全是坏事情。中国人喜欢说“人无压力轻飘飘”,当美国人的打压构成压力的时候,反而有可能使中国产生强烈的反弹,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

资本的争夺是根本的争夺

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行,而这种“下行”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同时,美国的经济复苏也一样乏力。虽然从去年开始,美国不断传出一些经济强劲复苏的消息,特别到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指数突然达到4%,让全世界大吃一惊。很多人认为这是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信号。但仅仅几个月后,今年第一季度统计显示,美国经济已下跌到2%。美国经济为什么如坐过山车一般,原因究竟是什么?这里的奥秘恐怕只有美国人知道。

经济学家喜欢说,现代经济是信心经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数据不好的时候,全球的投资人就会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前景缺乏或失去信心。那么,失去投资人信心的该国经济就会变得更加糟糕。美国人对这一道理的了解显然比任何国家都更深刻。因为美国今天是个借债度日的国家,所以它比任何国家都更需要良好的经济数据,以吸引国际资本回流美国。这意味着美国人在经济数据上需要做出的更多的努力,以吸引国际资本。这也使美国的每一份显示其经济“强劲复苏“的数据,看上去都让人感到意味深长。今天,在争夺国际资本的问题上,各个国家正在展开剧烈的拼杀,美国和欧洲,美国和中国,美国和其他地区,数据之争,已成为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乌克兰变局,是典型的美国和欧洲争夺资本。中国周边,则从2012年的钓鱼岛争端,2014年上半年的981钻井平台和下半年的香港占中……这些事件的背后,有政治因素,也有军事因素,但是政治因素、军事因素背后是什么因素?是国家利益,而所有国家利益最后都会表达为资本,所以资本争夺是最本质的争夺。

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会突然面临这么多的争夺和争端?这是因为今天中国已经走到如此重要的一步,我们已经成为世界GDP第二大国。去年全世界的GDP总量达到77亿,美国17万亿,中国10万亿,日本4万多亿。中国从四年前GDP全面超过日本,短短几年时间,已经把日本远远甩在后头,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老二。

在这种情势下,中国和美国在某种程度上迎面相撞似乎不可避免。美国已经做好准备,2010年开始提出一些新战略,比如“亚太战略再平衡”,其目标是针对中国,战略重心移向西太平洋,海军60%的兵力调到太平洋战区。这都表明美国正在把中国做为主要挑战对手来看待。除了在政治和军事上向中国施压外,美国更通过“TPP”(环太平洋合作伙伴协定)对中国进行经济施压。TPP做为美国排斥中国的经济战略,主要目的有三点,第一点是要解决美国的经济安全问题。美国人认为在过去20年里美国经济过于依赖中国,要摆脱这种依赖,需另起炉灶。第二点是要为互联网经济时代制定新游戏规则。WTO的贸易规则是美国人17年前主导确立的,很多规则已经不适合今天的全球经济形势,同时互联网经济的出现需要新游戏规则,美国人不希望中国成为新游戏规则的参与者和制定者。其意图就是要在制定新游戏规则时,又一次把中国排除在外,等他制定完规则以后再让中国加入,那时将迫使中国做出更多类似于加入WTO时的让步。

第三点则是要借TPP,阻止中日韩东北亚自贸区出现。美国为什么视东北亚自贸区谈判为眼中钉肉中刺?因为美国要接受欧盟和欧元的教训。欧洲共同体变成欧盟,又成功推出了欧元,使欧盟顿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时,美国人才为时已晚地发现欧元对美元霸权将构成强大挑战。所以这回,美国决不能容忍再出现新的挑战者。

因为一旦东北亚自贸区形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就将出现。而东北亚自贸区一经出现,就不会停步,它一定会南下整合东南亚,形成东亚自贸区。然后,继续向西,整合南亚次大陆: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接下去再整合中亚和西亚,这样,50万亿规模的经济体就会出现,比欧盟和北美加起来还要大。这样一个经济体他会愿意使用美元或者欧元进行内部贸易结算吗?肯定不会。她一定会推出自己的货币,其结果就是导致世界货币三分天下,美元、欧元、人民币,美元只能三分天下有其一。想想看,三分之一的美元霸权,还叫霸权吗?所以说美国人在接受欧盟、欧元的教训以后,势必要防患于未然,提前打击东北亚自贸区。结果,通过中日钓鱼岛争端,美国人成功地阻断了东北亚自贸区谈判的进程,也就顺带阻断了亚洲经济共同体乃至其区域货币出现的可能性。我们应该从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来认识中国当前面临的形势。

  在这种情势下,中国和美国在某种程度上迎面相撞似乎不可避免。美国已经做好准备,2010年开始提出一些新战略,比如“亚太战略再平衡”,其目标是针对中国,战略重心移向西太平洋,海军60%的兵力调到太平洋战区。这都表明美国正在把中国做为主要挑战对手来看待。除了在政治和军事上向中国施压外,美国更通过“TPP”(环太平洋合作伙伴协定)对中国进行经济施压。TPP做为美国排斥中国的经济战略,主要目的有三点,第一点是要解决美国的经济安全问题。美国人认为在过去20年里美国经济过于依赖中国,要摆脱这种依赖,需另起炉灶。第二点是要为互联网经济时代制定新游戏规则。WTO的贸易规则是美国人17年前主导确立的,很多规则已经不适合今天的全球经济形势,同时互联网经济的出现需要新游戏规则,美国人不希望中国成为新游戏规则的参与者和制定者。其意图就是要在制定新游戏规则时,又一次把中国排除在外,等他制定完规则以后再让中国加入,那时将迫使中国做出更多类似于加入WTO时的让步。

第三点则是要借TPP,阻止中日韩东北亚自贸区出现。美国为什么视东北亚自贸区谈判为眼中钉肉中刺?因为美国要接受欧盟和欧元的教训。欧洲共同体变成欧盟,又成功推出了欧元,使欧盟顿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时,美国人才为时已晚地发现欧元对美元霸权将构成强大挑战。所以这回,美国决不能容忍再出现新的挑战者。

因为一旦东北亚自贸区形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就将出现。而东北亚自贸区一经出现,就不会停步,它一定会南下整合东南亚,形成东亚自贸区。然后,继续向西,整合南亚次大陆: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接下去再整合中亚和西亚,这样,50万亿规模的经济体就会出现,比欧盟和北美加起来还要大。这样一个经济体他会愿意使用美元或者欧元进行内部贸易结算吗?肯定不会。她一定会推出自己的货币,其结果就是导致世界货币三分天下,美元、欧元、人民币,美元只能三分天下有其一。想想看,三分之一的美元霸权,还叫霸权吗?所以说美国人在接受欧盟、欧元的教训以后,势必要防患于未然,提前打击东北亚自贸区。结果,通过中日钓鱼岛争端,美国人成功地阻断了东北亚自贸区谈判的进程,也就顺带阻断了亚洲经济共同体乃至其区域货币出现的可能性。我们应该从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来认识中国当前面临的形势。

不与对手军备竞赛,也不自废武功

为了配合战略重心东移,美国人除了经济上的准备外,当然还有军事上的准备。这就是2010年,美国五角大楼推出的作战构想——空海一体战。这一构想主要是以中国和伊朗为对手和目标。实际上伊朗这样一个中等国家根本不足以构成美国的战略对手,显然美国的主要目标是针对中国而来。但即使是这样一个构想,美国也意识到自身力量的不足。因为1996年中国为警告台独分裂势力在台湾海峡试射导弹,1999年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轰炸,这两个事件直接导致了中国政府意识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兼顾增强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于是在国家经济可以承受得范围内,加大了对军事力量建设投入的力度,使得中国的军事力量这些年获得长足的进步。这反过来又成为五角大楼的一块心病。

在这个空海联合行动构想中,美国人认为10年内,中美之间不会发生战争。这倒不是因为美国人渴望和平,而是因为美国人研究了中国今天的军力发展后,认为以美军现有能力,不足以确保抵消中国军队已确立的一些对美军事优势。如攻击航母的能力和摧毁太空系统的能力,所以,美国必须再拿出10年时间发展更先进的作战系统,以抵消中国的某些关键性优势。这意味着美国人可能的战争时刻表被拨到了10年后。虽然10年后战争也仍可能不会发生,但我们却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准备。中国要想确保10年后也不发生战争,就需要在这10年内把我们自己武装得更好,包括军事和战争的准备。

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崩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事原因。美国把前苏联拉进了“星球大战计划”竞争之中,大量消耗苏联有限的外汇,给其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困难。如今美国显然希望通过空海一体战,使中国复制前苏联的老路。但我们不准备走这条路,不打算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对中国来说,军事上既不应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又不可自废武功,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军事能力发展方向,这才是正确的选择。这同样也是中国今天面临战略选择的时代背景。

“一带一路”的深远意涵

历史上所有的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有围绕它的崛起展开的全球化运动。这意味着全球化不是一个从历史到今天一以贯之的过程,而是各有各的全球化。所以,无论是古罗马的全球化,还是大秦帝国的全球化,今天看来,都只能算是一种帝国扩张的区域化过程。真正的近现代史上的全球化,是从大英国帝国开始的,大英帝国的全球化是贸易的全球化。美国人秉承了大英帝国的衣钵之后,先延续了一段贸易全球化。但真正具有美国特色的全球化,是美元的全球化。这也是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的全球化。的确,美国在二战后没有把一个国家纳入版图,但它用美元把你纳入它设计的全球金融体系之中,美国可以不占领一个国家的领土,但他会用美元来占领你的市场,左右你的国家经济命脉,让所有的国家为美元而生产,所有的产品、所有的资产价值最后都是通过美元来表达。这是什么?这是一种金融殖民,是一种比历史上所有殖民帝国更高明的殖民主义。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不同意说中国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接轨,那等于说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要继续和美元的全球化接轨,这样的理解,在美国人指责中国人“免费搭车”,并准备通过TPP撵中国下车之际,显然是一种战略上的不清醒。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既是中国人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向,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又是对美国对华压力的一种消解,可以说它是对美国战略中心东移,亚太战略再平衡的一种对冲。或许有人会说,对冲应该是相向而行,你怎么能背过身去对冲呢?没错,背向对冲。这正是这一战略的精明之处。如果中国选择和美国直接冲撞,成本会非常高。避开两国的正面交锋,将中国的国家利益向西拓展,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抵消美国对我们的压力。所以说对“一带一路”,应有更深邃、更充分的估量和评价。与那些选择零和博弈、赢家通吃的帝国不同,中国选择的是合作博弈的道路,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这既解决了中国的问题,也能解决其他国家的问题。还在更大的地缘空间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与美国的摩擦系数。

(待续)


单选投票, 共有 4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25.00% (1)

25.00% (1)

0.00% (0)

50.00% (2)

您需要登录之后方能进行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9-19 23:57:58
乔良简直就是扯淡。
1. 在日本GDP总量排第二的时候,辉煌的1980年代的时候, 是不是日本也要和美国 也搞了迎头碰撞。 如果没有,那就说明总量第一的国家和第二的国家, 不是必然要碰撞。
2.说什么欧元对美元的威胁。  没有欧元前, 中国与德国做生意用马克,与法国用法郎。 跟美元毫无关系。欧元是缓解欧元区内部的复杂的汇率问题。 在欧元区成立以前,欧洲国家间大部分交易以马克或法郎英镑完成。
如同亚洲很长时间,日元是亚洲市场的主导货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0 00:15: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0 08:16:14
因为一旦东北亚自贸区形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就将出现。而东北亚自贸区一经出现,就不会停步,它一定会南下整合东南亚,形成东亚自贸区。然后,继续向西,整合南亚次大陆: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接下去再整合中亚和西亚,这样,50万亿规模的经济体就会出现,比欧盟和北美加起来还要大。这样一个经济体他会愿意使用美元或者欧元进行内部贸易结算吗?肯定不会。她一定会推出自己的货币,其结果就是导致世界货币三分天下,美元、欧元、人民币,美元只能三分天下有其一。
目前看来这只能算是自家的想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0 22:23:34
龚民 发表于 2015-9-20 00:15
军人谈经济难免具有军人色彩。经济学者如谈军事难免是二三流,反过来军事家谈经济也是如此。
经济学家根本就不去谈军事。反过来总是有很多将军们乐意去谈经济。 为什么呢。 因为谈军事,没人听啊。
只好危言耸听的搞什么超限战,来给自己获取利益。
乔良是啥, 不过是个作家出身。军事不懂,经济不懂。就会写点军事小说,现在成了经济学家了。真是笑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1 19:37:14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5-9-20 22:23
经济学家根本就不去谈军事。反过来总是有很多将军们乐意去谈经济。 为什么呢。 因为谈军事,没人听啊。
...
谈谈自己的看法也不妨,大家可以多维度思考。至少他自己也还未说“终结了经济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