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1110 3
2015-09-17

周其仁建议,对待经济要多一点耐心,“让子弹飞一会儿”


  近日,上海市浙江商会九届三次会长议事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发表演讲。周其仁教授提出,应对当下经济形势的良方就是“让子弹飞一会儿”,避免操之过急。


中国经济看什么?


  对中国经济怎么看?作为经济学家,如果让我看经济,越是宏观的问题,看的东西其实越简单。举个例子,经济活动好比人的心电图,一起一落的,那就是好,因为正常。很多人说要稳定,可如果是一张稳定的心电图,那代表有问题了。所以起并不是绝对好,落也不是绝对坏。

  中国经济看什么?第一要看成本,成本对中国尤其重要。从前我就提过,所谓“比较优势”,化解开来就是成本优势和独到性优势。中国经济发展至今,只有成本优势,因此成本曲线一旦变动,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就是大事情。但发达经济却包括了独到性优势,以独有性来创造价值。中国经济缺乏这种“别人没有又需要,恰好唯有我们有”的东西。我们只是组合性创新,原创性的创新是没有的。因此,中国经济能够有今天,完全只靠成本优势。

  2002年中国贸易顺差很大的时候,美国来调查过中国的成本优势,低廉的制造业成本成为这波高速增长的主要基础,因此吸引来了投资、订单以及出口增量。但是,从2002年到2015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成本上升非常快。也就是说,成本优势丢得太快。

  现在情况变得不同,其他一些国家的东西反而比中国便宜。而在中国,首先,现在网上有种言论,说工人工资升得快推高了成本,其实不然。成本高的真正问题并不在于工人工资高,而是制度成本高。其次,随着福利制度日益完善,再加上种种历史原因,带来的“副作用”是企业负担比较重,这是另一种导致成本高的原因。此外,成本推动还有一个因素是汇率,之前是靠相关机构计算之后出价,并不是市场化行为形成的。

  为什么中国在从前可以靠成本优势高速增长?因为那时刚刚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进入国际比赛。工资水准当然比国际水平线低很多,所以那时外资、订单都来了,出口驱动的成绩也出来了。如果说有什么可惜的地方,就是这条成本线上升太快了。因此当年受成本优势吸引进来的订单,现在就跑走了,很正常,这里没什么阴谋。

  不总结经验教训,没法对付未来,我要分析的“中国经济看什么”之第二点,是看石头。石头是什么意思?水落石出。中国经济增长率一下来,石头就开始浮出来了。成本、债务、过剩产能等问题,并不是原来不存在,其实早就有。当前的经济困难,何时能够走出困境,要看怎么对付石头。可是现在对石头的看法不一致,有些观点希望心存侥幸,以为再放水就能够把石头盖住。

  我的看法不同,石头就是石头!只有化它、解它、破它,才能跨过这个槛。比方说债务处理这个“石头”,给你放水盖过去,那叫债务重组。国际投行有一句话:“处理金融问题、处理债务,就是剃头和理发。”问题是能够理多少?债权人得同意消债。企业破产不是件可怕的事,像1999年的广国投破产事件,200多亿的总资产规模,相当于主权级别的金融机构,如果不是当年破产,那么之后重组也就不会出现了。而重组就是同意消债,这才能够解决借来钱却投错项目的本质问题,结果粤海重组成功。


经济形势严峻时,该如何应对?


  经济形势严峻时,就应给过去的错误重新标个价,标对了就能够过去。从这个经济学角度来看,从前是脱离实际需求的贵,现在把价格降下来就有热乎劲儿了。经济形势严峻时,怎么对付?就是降价。过不去的只有心理标准。

  总结起来,第一,要调整心态,从想过去到想未来,不要不认输、不认错,不愿意给过去的错误重新标价。假设你开着140万的车,能够挣200万,那么是可以的;但是只能挣100万的时候,坐那辆车就错了。怎么办?如果今天不卖,明天说不定跌到30万了,还不如今天卖了直接拿了40万现金。否则就只能守着这辆车同归于尽。

  第二,这个时候就是看处理石头的手法,不要担心石头的存在,要懂价格理论。资源总是稀缺的,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在价格上就范,2008年全球金融形势不好时,美国就是调成本,为什么它愿意主动?这是向未来看的一个经济体,敢于调价、敢于给错误标正确的价格,砍了就是砍了。这一条我认为值得借鉴和学习。

  第三,还要看时间。中国人在时间这个变量的拿捏上,似乎有点操之过急。其实有许多事情是时间最后决胜负。如果方子对了、药量够了,剩下的就是时间因素。价格下调了,需求起来了,得等一等,像电影里说的“让子弹飞一会”,让时间起作用。

  可我们现在很没有耐心,总希望一开枪就倒地。急,就容易“病急乱投医”,一个方子还没起作用,第二个又下去了。要方子下去、收了效、再开方子,病人就会听你的;一个方子下去,没见效,他以后不听你的了。

  我看经济,就看这三样因素,市场化的力量很大,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主要得靠自己,最终汇聚起来就是精气神。

周其仁:中国人看经济,往往操之过急-思客
http://sike.news.cn/statics/sike/posts/2015/09/219482536.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9-17 12:10: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7 13:25:17
李攀 发表于 2015-9-17 11:59
周其仁建议,对待经济要多一点耐心,“让子弹飞一会儿”
  近日,上海市浙江商会九届三次会长议事会议在 ...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9 19:52:17
中国制造的表象:一靠低工资;二靠加班加点;三靠偷工减料,四靠低价销,五靠售偷税漏税。
心电图检查:
     1、最低工资标准一出台,企业主的心率就过速。
          临床反应:加班加点(挖潜增效),偷工减料(降低材料成本)
          病因:ZF是一箭双雕:卖空头人情+增加社保缴费收入。
     2、低价销售:
         临床反应:没有品牌效应,缺乏生产链的互动机制,技术创新和产品服务意识差
         病因:企业负担较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差,ZF打假扶优不力,税负制度不合理。
         并发症:ZF该管的管不好,不该管的乱伸手。

     3、诊断意见:实事求是的尊重经济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