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319 1
2008-12-01

原旨资本主义的最后危机-美国需要政治改革与新生活运动

作者:石卓然  http://www.cntheory.com/news/guojijj/2008/1128/0811281021409DBCDK4J4FHKC749DJ9K.html

美国的危机

    目前,美国深陷其中的金融危机正在迅速蔓延成为一场全球规模的经济危机。这是一场勘与75年前世界经济大萧条相比的经济危机。若继续处理不当,终将导致西方世界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与经济大萧条相比,此次经济危机在形式上完全不同。75年前世界经济的发达部分以大规模制造业为主体;而75年后的今天,则以金融服务业为主体。在经济主体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之中社会矛盾的双方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制造业为经济主体的年代,美国社会矛盾的主体是劳资双方;而今日社会矛盾的主体则是中产阶级与职业经理人双方。

    尽管存在这些不同,此次经济危机与19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具有相同的性质。在严重的经济问题的后面,掩藏着深刻的社会与政治原因,掩藏着人类社会见不得人的罪恶。这罪恶的根源是人们熟知的原旨资本主义(fundamental capitalism or raw capitalism or extreme capitalism)的原则:淌着鲜血的贪婪,最高效率的掠夺和占有,在法律,道德和舆论监督之外的社会不公平,以及毫无理性的特权。

    事到如今,这个世界不能再讳疾忌医,不能再自以为是,不能再自欺欺人,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须以务实的态度将造成今日经济灾难如此恶果的真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并以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各种方式和手段,剜除恶疾借以存身与发难的根基和温床。为此,美国政府和立法机构应当效法罗斯福总统,启动一场由世界各国广泛参与的,全面和彻底的政治与经济的改革。

    19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政治与经济改革

    罗斯福总统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政治家。罗斯福总统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在于,他成功地调和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矛盾,创造了人类和平解决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域矛盾与冲突的方式。罗斯福的新经济政策以和平方式成功地解决了或改善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其根本性的新政是以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替代或改良资本主义中不合理的部分,即原旨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性成就包括建立社会保障系统,立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利益,以税收为杠杆使社会分配趋向公平合理,实行金融保险制度,立法授权政府以行政手段监管经济和金融系统,立法打击金融欺诈行为,等等。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美国早已脱离原旨资本主义形态,进入带有显著社会主义特征的,更为成熟和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在成熟的欧洲,合理的资本主义与合理的社会主义共存是其主要的政治特征。其代表是北欧式的资本主义,即比初级社会主义更接近于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

    遗憾的是,如同人类的贪欲不会死去一样,原旨资本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并没有死去,它仅仅失去了其政治地位,失去了名声和漂亮的外衣;它冬眠在人类贪婪欲望的温床之上,伺机复燃。

    次贷危机-冰山一角

    次贷危机并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而仅仅是脓疮的出口,在它身后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危机。人们看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危机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寒。长期以来,美国生活方式的基础建立在物质至上的原则上,以透支消费寅吃卯粮和即不适度又不负责的举债为特征。贪婪与短视在聪明与超乎一切秩序和规则的胆大妄为的帮助之下,将物质至上的原则推向极端而成为此次危机的始作俑者。

    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贪婪驱动之下,内外多方合作骗取房贷,同时政府有失监察之职。这里的核心问题是骗贷和金融欺诈;而政策性和结构性的漏洞使得骗贷和欺诈成为可能。美国的房贷产业具有两层结构,即贷款批发和贷款零售(whole sale and retail)。但房贷的零售业者并没有至少是按比例承担次级贷款的风险;不论是何等质量的贷款,只要能放出去,就有钱可赚。风险承担与收益的脱节是一重要教训。

    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美国金融系统的剧烈震荡波及了全球的金融系统,其范围之广与不确定性之大是空前的,暴露了美国现行金融系统的结构性弊端。作为90年代的“杰出”创造,美国现行金融系统普遍采用链状逐级放大的资产衍生结构(cascade derivatives)。这种结构在经济环境健康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以极高的效率逐级放大金融产品的纸面价值。当这种增值过程超出了某个界限之后,金融泡沫即开始形成,并快速进入失控状态。当着金融资产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裂痕或者断裂时(自身失衡或受到外力打击时),其裂痕或断裂被以同样高的效率放大并传递至整个金融系统,最终造成金融震荡或金融危机。这里的重要教训是如何有效与合理地制约链状逐级放大资产衍生结构的风险,使这种高效金融系统的风险由躲在暗处变为摆在明处。

     但摆在明处的风险并不意味着是可控的风险。链状逐级放大资产衍生系统产生不可控风险的原因在于,当以非现金资产(现金如硬通货和贵金属)或价值不稳定的资产(稳定如被hedge的资产)进行抵押投资时,作为抵押的资产的价值是虚值的(虚值财产如政府或企业信用,债券评级,不动产估值等),即纸面上的,而债务是实值的,即实际上的。实值债务的总值并不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化(实际上在增加);而作为抵押的虚值资产却随着市场环境的恶化而大幅贬值。此时资不抵债的情况便会出现,一系列危机接踵而来。当作为抵押的资产的纸面价值被人为不加节制的放大时,一旦经济环境恶化,这类投资不堪一击。其垮台之快,一旦出现征兆,连骗卖给他人,拉上个垫背的都来不及。世界各国须记取教训,不可在风险不明或不可控的情形下,购入链状逐级放大衍生资产。

    危机的深度和广度

    自次贷问题浮出水面至今,已有一年半之久。其间,美国政府和立法机构出台多种办法,采取各项措施,以控制危机的蔓延。世界多国亦有积极响应。9月28日,美国国会虽否决政府7000亿美金收购濒危金融资产以挽救经济于水火之中的议案,但明示其对问题严重程度的担忧。围绕该案的两党之争在实质上已成为超出经济危机之外的对于政府的信任危机和一触即发的政治危机。

    极为悲哀的是,连世界上最有经验和权威性的经济专家对于此次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进一步的走向和走势,众说纷纭,陷入深刻的分歧之中。如此这般,盖由于此次危机的程度之严重与挑战性之空前;其空前的挑战性来自本次危机背后各种构成因素相互交叉在一起的技术上的复杂性,以及在世界范围内金融和经济系统严重失控所造成的混乱。举例一个典型的情况如下:

    · 实体财产(如不动产)的可抵押额的上限被随意扩大,形成第一级风险(泡沫)债务;

    · 具有第一级风险的资产,如债权,被随意给予高风险级别(如AAA级),或得到高可靠级别的风险保险,便可以更高的利率卖给下一级投资人;此时形成第二级风险(泡沫)债务;

    · 只要投资需求存在,且利率收益空间尚存,依照上述公式,可形成更多级的风险债务,直至把全世界拖下水。

    除了次贷和上述多级放大链状衍生资产之外,其它摆在桌面上的事实使人们更加忧心忡忡:

    1) 美国今年的政府赤字将达到创纪录的近6千亿美元;布什总统8年任内累积政府赤字本息接近4万亿美元(约为美国2008年GDP的25%,中国2008年GDP的100%)。

    2) 截至2008年6月,美国人均信用卡欠债近8千美元,全国总欠债近2.5万亿美元。其中至少30%的欠债属于低信用度欠债,即可怕的高利贷。其利息之高可达25%/年以上。

    3) 早已处于艰难境地的退休基金,社保基金,医保基金,其破产的危险在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之下,加快增长;其程度很可能比任何人所预测的来得都更大。

    4) 固定资产价值的缩水使得中产阶级难以得到抵押贷款以支持消费需求的提升,特别是支撑数以百万计的小企业的经营。在美国,小企业提供大约70%就业机会。

    5) 几乎所有次贷购房者的贷款余额均大于其房产价值(即资不抵债)。随着危机的恶化,资不抵债的(贷款余额均大于其房产价值)的情况迅速蔓延。至2008年9月,已有大约10%(近八百万户)的有房者陷入此种境地。严重的是,最坏的情形还未到来。可以预计,个人破产高潮将是此次危机的更为疼痛的阶段。

    6) 稍后即来的金融界普遍的重新评级,现有债券和资产的重新定价和评级,包括美国国债的重新评级,将大大提高金融产业的成本。

    7) 美国仍具规模的汽车制造业面临雪崩似的危难。在过去几年之内,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的年销售量由1800万辆迅速减至1200-1300万辆;同时每小时人工成本上升15%至接近80美元。雪上加霜的是,高油价扼杀了唯一有利可图的SUV和皮卡的需求。

    8) 几乎所有全国性的商业机构天天都在大减价促销,并以各种方法,包括杀鸡取卵的方法,刺激人们花钱购物。

    9) 通货膨胀的阴影挥之不去,经济萎缩与失业率上升趋势已成定局,多种互为矛盾的症状同时存在(所谓多器官紊乱是也,如中医所说的上焦下寒之症)。

    10) 各方利益交叉,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使得对于危机的救治方法无一不碰到掣肘和碰壁的尴尬。政治上僵化和低效转身成为经济上的成本高昂与解救危机过程的长痛。而人民将最终承担这一切的后果。

    危机的大背景

    事情最少可以追溯到30年前。1980年代的美国,在经历了近30年的冷战,社会的分裂与蜕变,形形色色的社会变革的实验之后,在经历了第一次能源危机之后,开始了经济主体的根本转型,即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系转为以金融服务型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系。促使这一经济基本形态转变的基本条件是,美元作为唯一的世界货币的地位以及信息革命带来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率的高速提升。20世纪最为重大的金融事件以及最为重大的技术与社会革命,标志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由实体经济(如制造业)向虚拟经济(如金融服务业)过渡的开始。

    作为比实体经济体系具有更高社会生产率以及更为合理的社会生产总成本的虚拟经济体系,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指示着经济发展的方向。但遗憾的是,在人类历史上相同的事情再次发生。在缺乏经验,不知深浅的情况下,虚拟经济的发展陷入无序,无度,妄为,自行其是的境地。

    而无序,无度,妄为,自行其是恰恰是原旨资本主义的复活与卷土重来所需的条件和温床。经20多年的滋养,时至今日,在美国已经形成一个新的寄生集团。这个寄生集团以无良职业经理人为主体盘踞在华尔街和跨国公司的街角办公室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般的将世界金融市场和秩序玩弄在股掌之中。这是一个能力巨大的寄生集团,金钱的力量以及不可抑制的贪婪的冲动足以使它们驱动鬼神:

    · 通过控制华盛顿的院外利益集团来影响力医院内集团,进而影响美国的金融和经济政策

    · 根据美国政府的统计,在此次经济危机形成的过去10年中,美国的全民财富分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民净资产以空前的速度向仅占人口总数1%的暴富阶层集中。2007年底,占人口总数1%的暴富阶层占有的资产总数,分别由10年前的37%及5年前的57%,上升至70%。

    · 如此快速和大规模的财富集中,其效率之高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与在任何一个国家所发生过的财富集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财富集中的过程居然被社会大众所默认。人们似乎满足于同时期自身生活的改善。可以大胆的猜想,若没有政府中既得利益官僚势力以及媒体中的既得利益者的合作,对于社会财富如此大胆和肮脏的掠夺怎会做得如此天衣无缝?

    · 这些紧密合作的既得利益集团利用虚拟金融经济运作的高度复杂性,专业性和技术性,使它们所控制的金融和经济领地成为在法律和良心,民意和舆论监督之外的不可一世的新帝国。在这个帝国中,他们天才地随意“创造”新的金融产品(如以各种“包装”的方式),并将这些金融产品用作聚财的手段

    · 当危机出现时,连始作俑者门对其蔓延速度之快与规模之大亦措手不及。他们都来不及按其如意算盘那样,打包将他们创造的资不抵债的金融垃圾产品脱手卖给石油输出国家,日本,中国,以及全世界的投资者们,他们的金融帝国已轰然倒下

    · 由于制度上的缺陷以及政治既得利益集团的保护,不论造成多大危害,这个寄生集团似乎不需付出个人代价,仍能够带着它们自己的满钵满罐,毫发无损的退场(如寄生虫一样)

    自里根政府以来,金融和经济领域的丑闻不绝于耳:

    · 70-80年代拉丁美洲投资的失败与巨大损失(花旗几乎被拖下水)

    · 87年华尔街大崩盘

    · 80年代末期的信贷危机

    · 90年代的IPO游戏

    · 2000年的股市泡沫

    · 2002年以安然和安德森为代表的一系列企业欺诈危机

    · 2007年以来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

    倘若把所有丑闻和危机逐一列出的话,它们可以塞满过去30年整个时间坐标轴。丑闻和危机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比一个严重。下一个又会是什么?如此螺旋升级的丑闻和危机最终会将美国经济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对这一切,美国的政治集团难脱其责。在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之下,美国社会对于这些金融和经济灾难,以及其中的犯罪行为,采取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态度,轻描淡写,姑息养奸,放纵了罪恶的主凶,使其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逞凶作恶,卷土重来。

    人们要问,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被认为具有自我发现,自我改正能力的美国经济系统失信于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什么久居世界警察之位的美国会久为丑闻缠身?

    事到如今,已经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美国已将自身以至整个世界经济置于薄冰之上,悬崖之侧。美国政府与立法和执法机构须勇敢地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信任危机-政治危机

    当着此一波巨大的经济灾难平息之时,人们会自其涟漪之中看到自远方回波而来的长期信任危机。

    当着AAA级的债券,被认为最安全的股票,天塌下来也不会倒闭的公司,永远也不会说谎的君子等等,一夜之间化为灰烬时,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最为强大的国家,其国家信誉和政府信誉将被大打折扣。美国国债的信誉等级将随之下跌;美国人民将为此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和政治代价。

    而连带而来的政治信任危机并不能在短期内消除。假定此次信任危机在下一次经济灾难临头时,仍未能被消除的话,即两次信任危机连成一体的话,人们有理由悲观的认为,美国已走上自其国力强盛的顶点下行的不归路。

    美国政府应尽快成立一专家委员会,彻查此次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根源,过程,损失/危害,和责任(包括民事和刑事责任,以及政府本身失职之责)。美国应向整个世界公开事实真相和防止此类灾难重新发生的措施。政府应勇敢地承担合理补偿受损国的责任。不如此则不能较快的恢复世人对美国政府的信心。衷心希望美国政府敞开胸怀而不讳疾忌医,诿过于他人。

    即使这样,美国社会亦难免发生重大政治危机。当着民众利益所受的重大损害逐渐水落石出,政府的无能以及官僚既得利益集团的腐败与失职逐渐浮出水面,人们对于轮流执政的两党失去信心时,政治改革必然发生。此时的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出现具有政治实体的新政党,第三党。

    事情为什么会烂到如此地步

    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到此次经济危机背后的种种更为深刻的政治与社会原因:

    1)美国社会正在失去效率和活力,美国政治在走向僵化。其表现在于:“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的思维方式;面具式和公式化的“人权主义”;务虚化和口号式的经济自由主义-政治问题的庸俗经济化;要自由但不计成本-玩弄纳税人于股掌之中;经济的自由被滥用,成为贪婪的伙伴,成为暗箱操作,欺骗甚至明火执仗抢劫的掩护。在政治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方面,在经济活动的宏观效率和活力方面,美国正逐渐落在中国的后面。

    2)泡沫经济模式的缺陷:虚有资产,如信誉度和抵押保证被肆意夸大或滥用;抵押泡沫,评级泡沫,价格泡沫横飞,连流通性本身都被作为资产抵押出去;买卖皆空,空上做空,虚上加虚,泡沫中再加上泡沫,导致人为的灾难;过度刺激,成瘾成性,以大谎掩小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恶不尽终致坠入深渊。

    3)脱离法律与道德,舆论与民意的监督:绝对的自由造成绝对的腐败。

    4)战后60年间,随着金本位制的消亡,冷战之后苏联和东欧集团的解体,欧洲强势的不返,世界遂进入一元体系。一元世界的缺陷在于,平衡与制约机制的短缺使得美国可以滥用其独享的世界性权威。同样,世界金融市场并未形成对美元制约的机制,使得对于金融和资产泡沫的形成并无有效节制而言。作者预言,此次危机之后,必然形成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之势和相互牵制之势以有效防止金融和资产泡沫再次肆虐。而在经济秩序之上的世界政治秩序的重建,即过渡成为一个多极的,最终成为双级的世界秩序,将是世界长期的和平与人民利益合理分配的保障。

    5)在美国,实体和实形经济的更多部分趋向饱和使得经济成长的推动力走向衰弱。同时,实体经济加快向海外的转移,推动美国经济更加依赖虚拟经济。

    6)从大趋势看,美国社会生产总成本的上升最终将超过生产率的上升。

    7)社会形态的变化-老龄社会的到来将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带来最终的考验。

    美国的对策

    依对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负责任的态度,作者提出以下建议:

    1)美国政府必须首先摆脱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行为方式;摆脱妄自尊大,讳疾忌医的态度。必须认识到,此次金融危机不仅仅是投资的失败和金钱的损失,更是人的失败,系统的失败,以及政治上的失败,

    2)美国政府和立法机构需要启动一场广泛的政治改革:向原旨资本主义告别。政治改革须包括立法限制院外游说产业的暗箱操作,媒体对于事实真相的扭曲报道以及对民众的误导,民众对于政府高级官员任用的否定权及对执政公开和透明的检查权,等等。

    3)美国政府和立法机构需要启动一场长期的,从孩子开始的生活方式的改革:向物质至上主义告别;须由透支和过度消费型经济形态转向节约型经济形态;须由短期行为为主的方式转向长短期合理平衡的方式。

    4)美国政府和立法机构需要启动一场彻底的金融制度和资本市场运作模式的改革,籍以铲除寄生集团得以生存的土壤。

    5)美国应当革新其国策,以完全的公开与透明,向国民与世界定期通报改革的相关事实与进程;组成世界相关国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共商共议改革大计;解决危机的同时通盘考虑如何合理分配和保护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美国政府须从战略高度考虑此举的意义,不如此则不能较快的恢复和重建世人对于美国国家与政府的信心和信任;而降低了的国家信誉度将直接转变成为美国人民巨大的经济损失。

    6)建立有效机制对于虚拟经济进行合理与有效的制约。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必须有足够比例的实体经济支撑虚拟经济(雷曼兄弟破产之前竟将资产贷款保证金减至3%以下)。从技术层面上看,这是实与虚,收与放,自由与制约,国有与私有之间的制约和博弈。作者建议世界的经济专家们应当考虑金本位金融体制当中合理因素的回归。

    7)大规模启动国家基本建设工程,重点包括:

    · 全国道路与桥梁,机场于交通枢纽等的修复,改造与升级工程

    · 内华达州及周边沙漠地带太阳能与风能发电基地建设

    · 大规模改造与新建中小学校,老人居住中心和康复中心

    此举的重点在于创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回升,提升实体产业在经济中体制中的比例;并收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于碳石能源的依赖比例之效。

    8)改革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管理机制与法律法规,规范与重建其秩序。严控,取缔和惩处将投资变作投机与博彩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所得税与资本收益税的调节力度,大力鼓励长期投资行为而限控短期投资行为。目标是将投资者平均持股期恢复到利于股市和金融市场稳定的合理同时又具活力的区间。

    9)建立跨国出售金融资产的明示以及利益保证制度。美国政府须向他国投资人明示美国金融企业售出的金融产品的风险,承担补偿由于欺诈行为所引起损失的国家责任。在分歧面前,美国政府必须接受国际经济法庭的裁决。

    10) 立法明确职业经理人对其职业行为的长期的法律与经济责任。这里的要点是责任的长期性与广泛性。只奖不惩或者重奖轻惩是不公平的,且对金融和经济系统的稳定性,乃至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极具破坏作用。

    a. 从根本上改革投资银行和VC在IPO中的利益分配制度,将利益的分配与执行引向对于投资者和社会长期负责的的模式。

    b. 从根本上改革华尔街的季报制度(如改季报为半年报),从卸负减压入手,引导职业经理人转向从合理的宏观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进行管理;引导他们转向即对投资者的短期利益,又对其长期利益负责;从根本上减小数字游戏甚至赤裸裸的欺诈行为。

    11) 最后特别建议美国的有识与有责之士,从东方的哲学中得到一些启发。适度是东方哲学的要点之一。在东方,适度不仅仅停留在书本里或讲堂上,早已成为人们的思想方法,行事准则,和生活方式。从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大量的成语中,即可看到适度的理念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和层面。它告诫人们不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它警示人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等,等等。于人于事做到适度须有不凡的能力。其一分得清楚何以为度,度在何方;其二以定身之力节欲守度。此等能力只有人生阅历丰富且有哲学指导者方可得之。链状逐级放大资产衍生结构的玩火者们并不懂得适度的道理。

    新生活运动

    如上所言,美国需经历脱胎换骨式的生活方式的变革才可重塑和重振伟大的美国梦想。由透支和过度消费型经济形态转向节约型经济形态,以及由短期行为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向长短期合理平衡的管理方式,其中变革之巨大,使得美国社会的成熟与理性面临巨大考验。美国不是没有能力战胜这些困难和挑战,而是能否尽早地承认与面对这些困难与挑战,鸵鸟政策和叶公好龙心态都要不得。在巨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将造就识时务实的杰出政治家和伟大领导者,领导一场改变美国社会并直接影响整个世界的新生活运动。

    新生活运动的核心是改变生活方式。

    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经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 1930年代政府主导的投资型经济得益于新经济政策创造的就业机会

    · 1940年代的出口型经济得益于战争与欧日的战后复苏与重建

    · 1950-2000年代的消费型经济得益于婴儿潮创造性的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

    在消费型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创造了一种美国的生活方式,它包含以下特征:

    · 大量消耗物质资源

     · 竭泽而渔:国民与国家均无储蓄

    · 国民与国家均依靠高额借贷来维持高额消费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新的时代具有以下特征:

    · 廉价物质资源包括廉价资金不复存在

    · 资源必须分享

    · 婴儿潮以资源消耗为特征的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不复存在

    · 老龄化使得社会活动转而依赖大量昂贵的人力,进而大大提高社会生产总成本

    · 瘦弱的社会福利系统不足以保障和维持生活水平的稳定与提高

    目前在美国,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有两驾在减速。消费经济面临停滞甚至倒退。投资经济面临无米下炊的尴尬;而继续借债无异于饮鸩止渴。出口经济得益于美元的政治贬值,一枝独秀;但将随着欧日经济的恶化剧烈反弹。

    以对传统消费品的需求来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美国经济的许多领域已由成长型转为替代型,经济发展在饱和面前挣扎。消费需求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依赖于对物欲的强烈刺激(以蓝色药片为形象代表),缩短消费品的使用寿命,以及延长消费者的寿命(相当于增加人口)等手段。以借债挥霍,资源浪费,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特征的经济形态转向以劳动力消耗为基础的,劳动生产率停滞甚至下降为特征的经济形态。

    综合社会成本过高使经济活力与竞争力长期承受巨大压力。老龄社会不再能以高物质消费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相反,大规模依赖成本高昂的人力才能生存,有助聚居(assistant living)的时代即将到来。长期以来,美国经济运行在越来越浅薄的基础上,如同如履薄冰的巨人同时接到许多margin call,只能依靠贱卖资产(拆了东墙补西墙)度日;高债务和低储蓄使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徘徊在破产的边缘。

    新生活运动的关键

    消费型经济的危机是消费者的危机。消费者的危机包含两大因素,即消费承受力的下降与消费需求的萎缩。解决问题的方法包含两大要点,即节流与开源。节流的实质是保守的,以退为进的,与民休息养生(让消费者歇息)。开源的实质则是整体上增加消费需求。但美国现存消费者的主体已然日落黄昏,增加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增加新的消费者。增加消费者无外乎两个办法,即生出来和请进来。

    节流与开源应从以下方面开始:

    1)从孩子开始,建立新生活观念,即新价值观念。美国可以直接自东方引进如下有益的价值观念:勤俭持家,量入为出,以丰补歉,未雨绸缪,老幼为先,家和为上。孩子们须知,少年不努力,老来愁白头。

    2)以立法方式取缔百害而无一利的buffet;取缔以玩具刺激儿童吃垃圾食品;取缔快速吞食竞赛;奖励carpool;奖励节约能源和自然资源;奖励储蓄;等等。

    3)大规模实行优先移民(preferred immigration)政策,以期降低国民平均年龄,以移民潮代替婴儿潮,进而增加国民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

    · 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的外国学生自动获得永久居留权

    · 太阳能,风能,电力汽车等专业人才可自由出入境

    · 拥有国际理疗师和护士执照者可自由移民

    · 投资护理产业,可持续能源,以及电力汽车者可自由移民

    4)以大幅度减少所得税的方式鼓励国民多生一个孩子(只需一个)。

    5)全面开放对于中国的出口,在20年间创造一千万就业机会。

    6)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向中国全面开放从小学开始的留学和各种形式的旅游,将消费者请进来。目标是以服务产业的收入平衡贸易赤字并创造就业机会。

    7)以研究,制造,和应用机器人为国策,使美国在20年内成为机器人产业的领导者。机器人应用将减少工作机会向海外的转移,取代人工护理以大幅降低护理产业的成本,进而提升社会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可以预期,机器人产业将成为21世纪中期美国经济中兴的关键产业。

    改变生活方式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积重使得这一过程是长痛而非短痛。与大萧条和二战相比,改变生活方式来得并不容易,因为此时的对手是自身。美国人民对此须有充分准备。

    结论

    75年之后,美国新一代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将以其雄才大略,以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负责任的态度,再次以科学与合理的社会主义原则改革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对经济自由程度的合理限制来保护自由经济:不是把经济和金融放进鸟笼,而是把经济人和金融人放进鸟笼;事实证明,贪婪不可自律,只有在法律的束缚之下,人们才可洁身自好。现今与将来的事实将再次证明,政府对于经济的管理和管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政府的管理和管制不可僵化,不可务虚,不可实行本本主义,形而上学,教条主义,不可一管就死;而须实行公开与透明的,科学与务实的管理,以使经济体系重获自我发现,调节与改正的能力。如果绝对权力意味着绝对腐败,可以被滥用并导致罪恶产生的话,绝对自由同样意味着绝对腐败,同样可以被滥用并导致罪恶的产生;只有从法律与道德上,以民意与媒体之力限制和打击新生的寄生集团和既得利益者,重建金融市场的秩序,才能有效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新一代政治家的理想与作为之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1 11:57:00

什么“生活方式的危机“?都骗老百姓的,经济学家、政治家推卸责任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美国人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的生活方式啊?还不都是政治家、自由经济学家设计出来的。现在他们无能为力,没有合适的理论知识帮他们解围,就还是使用骗术了!

真正的危机是经济理论的危机、政治理论的危机,也就是经济学家 、政治家的危机! 现在谁最坐立不安啊?好好看看吧,正是那些闯了祸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看看他们的嘴脸,他们开始使用手中的最后一根稻草——骗术了!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理论的革新,仅仅治标不治本的救市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用他们的理论创造了太多的虚拟需求(虚假需求),可怜这些虚拟需求却本能的偏向了投资性产品,导致需求结构严重失衡,淘空了那些政治家、经济学家的所有理论!他们的理论支持需求膨胀,却不知道要保持需求结构平衡!

就像他们知道一味的往船上摆货物,却忘记了要怎么摆货物才能维持船体的平衡!船再大,可它倾斜了又能装得了多少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