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外的科技大佬摒弃前嫌合作时 国内的还在撕逼
而另一方面,微软与苹果的携手站台也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有效的营销方式,而促成国内外这种差异化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我们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我的天职就是为我们的利益而奋斗”,这句话作为英国首相邱吉尔在二战时期的一次精彩发言,后来成为了英国的外交准则。而在如今前一日还携手合作、后一刻便可能撕逼互黑的互联网科技市场而言,这仍是一条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从年初小米乐视针对电视视频业务的互掐,到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360酷派事件,在2015年过去的这大半年国内科技圈的撕逼大战几乎成了营销战略里的必演桥段。
电视圈:小米VS乐视
小米和电视的互掐源于年初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川在《中国企业家》的采访一篇标题档报道“雷军小弟王川开炮:乐视必定完蛋!”,乐视回应“不能携手,亦可相忘江湖”,随后口水战不断升级,小米抨击乐视内容不够丰富而且收费,乐视回击小米视频存在侵权、隐性收费,直至年中,小米专门召开沟通会抨击乐视存在违规、骗局,还邀请记者与基金经理、分析师等参会,简直闻所未闻,为此乐视股价当天大跌,次日乐视又回击小米不懂法律、误导公众。双方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得不可开交。
手机圈:360VS酷派
这两周的科技类新闻总避不开360与酷派“相爱相杀”的狗血剧进展。9月8日早上,360宣布向酷派正式发出通知,将行使卖出期权,要求酷派从奇虎360手中收购奇酷的49.5%股份,随后酷派官方分别通过微博和公告的形式发表声明,称不存在违约行为,将保留追究360法律责任的权利,而关联方乐视也于9月10日发布消息指责360出尔反尔。
9月14日,酷派高管赴京与360进行谈判,直至9月18日晚,360对外宣布,公司已经与酷派集团就双方合资公司奇酷科技的股权调整问题达成了新协议,360在奇酷公司占股增至75%。至此,持续了两周的这场撕逼大战基本上是告一个段落了。
电商圈:天猫VS京东
电商圈的撕逼早已不足为奇,而且几乎每逢临近购物节,天猫与京东两个冤家都将在各自的网页上挂出一些指桑骂槐的文字与图片以博眼球,如今年6.186.18电商大战前夕,京东频频被爆出假货与二手货消息,并且态度恶劣等一些了负面消息,天猫于是出品一系列海报,直接撕逼京东假货与二手货产品。
国外:苹果VS微软
相比国内的混乱战势,国外的苹果和微软这两对宿敌居然摈弃前嫌走在了“一起”。在9月10日的苹果新品发布会上,“谁能比微软更懂得生产!”,苹果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菲尔·席勒说出此话后,便邀请微软高管介绍Office在iPad Pro的应用。而这次的简单站台,无论是对苹果还是微软来说,却是两者关系进展的一个里程碑。
从1984年傲慢强势的Apple ll拒绝与比尔盖茨的合作,于是乔布斯转身将Excel、file、Chart等产品卖给IBM,开启了微软风靡全球的时代。
1985-1995年,盖茨完成了全球首富的进化,从比尔“丐”华丽转身为比尔盖,而另一边苹果公司却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但盖茨并向重新回归苹果的乔布斯伸出橄榄枝,为MAC开发软件。也正因为这一臂之力,让苹果迅速膨胀为一个商业帝国。
随后,盖茨曾公开批评苹果的团队意识做的不够好。乔布斯也反唇相讥,声称盖茨与微软狭隘,尖酸刻薄。微软认为,苹果经常遭受黑客侵袭,Windows更安全。苹果号称微软在抄袭它与谷歌的研发系统。不仅如此,苹果几乎每一个发布会都在揶揄对手……但无论前三十年的恩怨情仇如何复杂,这次他们选择放下分歧,共同出现在旧金山的舞台上,必然还是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赚钱。
不得不说,“撕逼”作为国内十分流行的营销手段,能够充分调动看官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对撕的企业都充分保证了曝光率,而对于实体用户来说,从商家的竞争中合理地分辨利益点的所在,从中获得升级的服务和更低的价格,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而另一方面,微软与苹果的携手站台也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有效的营销方式,而促成国内外这种差异化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市场成熟度的不同
不可否认,在全面“双创”的大局势下,我国的科技产业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相比美国等西方国家仍处于起步晚的劣势。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也曾经历过相互抨击的阶段,但经过产品经验的积累和全球化市场的大融化,最终还是走向了合作与互助。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当今国内各大科技厂商的叫板和宣战也仅是市场进化与发展的一个阶段。
2. 目标群体的不同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分析,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城市人口中只有4%的人口可以算作是中产阶级。而这个比例在2012年就已经发展到了约三分之二。预计到了2022年,这个比例还会上涨到75%,达到6.3亿人,差不多是美国现在人口的两倍。换句话说,国内的科技公司只需锁定住国内的潜在消费者群体,就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而作为苹果、微软等西方科技公司,更强调全球市场链的重要性。
3. 媒体关系和品牌定位的不同
相比国内科技公司通过微博、朋友圈发狠话而言,西方的科技公司是更重视公众形象,够积极处理媒体关系,懂得采取应急措施面对负面报道。
来源: 智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