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144 4
2008-12-01

观郎咸平徐州演讲视频有感

从网上Down下来郎教授在徐州的演讲,将近四个半小时的课程,郎教授的演讲真是太精彩了。上半部分,在以前的演讲里一直都有讲到过,比如国内的各种改革等。下半部分,讲如何使我们的国内企业摆脱困境。以前有很多人一直在批驳郎教授只破不立,这一部分给了非常好的回应,而且太精彩了。结合那么多案例,给我们讲述如何突破传统思维,用创新的观念来实现对产业链的整合,而不是仅仅把眼光一直放在产品质量及功能的提高上。因为我们国内现在所处的环境,已经不简简单单的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了,而是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是速度和效率的竞争,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成本竞争了。

观郎咸平徐州演讲视频有感
一口气看完了郎教授在徐州的演讲视频,现把自己的收获罗列如下:
观点一,产业链竞争。这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过去我认为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但是我错了,那只是表面现象。郎教授教导我们,其实美国才是真正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南方的加工厂只不过是一些OEM工厂,是产业链中最不值钱的一个环节,但是美国却控制了工厂的销售和设计,这才是利润的大头。他用芭比娃娃来举例,假如中国生产一个芭比娃娃是获利1美元,而美国总部却在销售中获利9美元,而且这个制造过程消耗的是中国的资源,污染的是中国的土地,剥削的是中国的劳工,而美国却在无污染的情况下获得9倍甚至更多的价值。心寒了,瓦凉瓦凉了吧,告诉你,Nike也是这么干的。所以,中国制造业要么整合产业链,要么升级产业链,最好的就是自己掌握整个产业链,否则永远是被剥夺者,始终被踩在脚下。
观点二,中国经济是否真的过热。其实是部分过热,部分过冷。中国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太热了,而制造业太冷了,而且过冷的制造业资本还在不断向过热行业流动。目前很多南方的老板已经不开工厂了,或者关闭了工厂,因为他们发现还是炒楼炒股来钱快。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海尔现在已经开始进军房地产市场,为什么呢?因为家电业利润太低了,而房地产回报率太高了。想想看,本来应该投资制造业资本也在想房地产业流动,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房价越涨越快,越涨越高,老百姓更买不起房了,而房地产的泡沫将会越来越大。深圳房价近年来的迅速飙升,跟深圳工厂主转投楼市是密不可分的。而国家现在的宏观调控政策却对这种资本的流动影响甚微的,目前的宏观调控只能影响老百姓的投资行为,和外国资金炒房行为。还有我们的制造业,怎么办呢。衰败的制造业很可能被外资收购,外资正在悄无声息的蚕食国家的财产和资源。让我们骄傲的青岛啤酒,最大的控股方是青岛市国资委30%股权,而第二大股东美国安海斯公司(ab公司)竟然是27%,很接近吧。一不留神,青啤可能就变成美国的了。哇,又一次震惊了。
观点三,中国人才搞理工科的太多了。在美国,一流人才读商学院,法学院,三流人才去搞理工科;而中国恰恰相反,一流人才都去搞理工科了,而三流人才去搞经济和法律。虽然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经济和法律才是生产力的掌控者呀。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我大学读的经济学是多么的有前途呀,我却傻乎乎的去搞什么计算机,IT了,难怪这辈子是做牛做马的命了。
观点四,不要盲目引进外资。他用农田灌溉为例子,讲了要想引水入农田,必须先挖好沟渠,不然只会像洪水泛滥一般,淹没了所有的农田。以家乐福为例,家乐福其实是一个巨鳄,它用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在不断的挤跨中国的零售业。它的做法很简单:价格战。虽然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但是它的手段很卑鄙,它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财大气粗,跟供应商赊账,所以它用很少的钱就能把货架装得满满的,而且也就敢打价格战了。可是供应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地给中国的其他零售商店赊账的,这样一来中国的零售业生存空间就越来越狭小了。虽然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行销策略,但是看到中国人的血汗钱流向法国人的口袋,然后法国人又用这些钱去支持达赖,再看看中国零售业的窘境,我愤!抵制家乐福,人人有责!

都说郎教授偏左,但是他的演讲,让我热血沸腾。我们现在听到的偏左的声音太少了,所以才会让我们对中国的前景盲目乐观,没有了危机意识。要知道现在八国联军正用另外一种侵略手段蚕食着中国的经济。该觉悟了,就从现在开始。
从今天起,我要复习经济学。我靠,这太有用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经济学!

来源:http://hi.baidu.com/shunmei2008/blog/item/d3fa30331e582cfd1a4cffd9.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2 13:51:00
中国经济死在一批官老爷的手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14:12:00
郎监管部分观点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不能一概而论,他这种偏激的思想也不过是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标新立异,为了自己的形象树立典型的特色。我们知道主食吃惯了,偶尔吃点野菜不不错。但是我们知道野菜可以增加部分的营养,不能专门吃野菜,还是需要吃主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 12:42:00
郎教授徐州演讲甚称经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4 10:24:00

观点三,中国人才搞理工科的太多了。在美国,一流人才读商学院,法学院,三流人才去搞理工科;而中国恰恰相反,一流人才都去搞理工科了,而三流人才去搞经济和法律。虽然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经济和法律才是生产力的掌控者呀。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我大学读的经济学是多么的有前途呀,我却傻乎乎的去搞什么计算机,IT了,难怪这辈子是做牛做马的命了。

中国是人口大国,就业怎么办,还是要有做实事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