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776 0
2008-12-01
如何才能建设好一个企业,是一件大家都愿意去了解的事情。但是各个公司成功的关键点都不一样,所以就有个各式各样的管理实践了。
   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是我们快速的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快速的发展。在别的国家能顾几百人的企业,到我们这用同样的钱就可以雇佣到几千人。由于这些劳动的技能和方法都已经成型了,谁能已更低的工资组织到人手,并且快速的培训成功谁就能抢占市场的竞争高点。特别是我们加入到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们主要的的外贸出口企业也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
   在国家对用工条件监管不到位的时候,谁能更多的让人在一天中生产更多的产品谁就可以更成功。由于我国在目前阶段理论上的无限劳动力供给,所以我们的工人就承受了别的国家人们无法承受的劳动条件。再加上我国较低的环境保护成本,在这些优势上我们抢夺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所以说,在这个阶段企业家要做的就是能在工人承受的极限压力下生产。一直到国内外的市场饱和,或者是工人再也不接受这样的工资。
   赶上这次金融危机,国外的销售订单急剧的减少。这些企业彼此竞争的模式又十分的简单,所以倒闭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说说联想的并购案。别的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但是现在联想在全世界的范围内的市场份额是第四位。看上去联想不是那么的风光了。
   联想旗下的子品牌thinkpad原来是一款高端的笔记本产品,但是现在那。基本上多便宜的都有了,以前想到高端的笔记本大多想到的都是苹果或者是“小黑”。一个代表着个性,一个代表这稳定的技术。但是现在“小黑”的转型最高兴的应该是那苹果了吧,因为“小黑”现在再也不代表最高新的技术了。
     产业转型
  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们到了应该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如何去提供合适的消费品给我们的消费者的时候了。现在国外的企业到了中国来了以后都或多或少的碰到这样或那样的丑闻。我觉得这和我们监管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南橘北枳),外商不是圣人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监管。要是没有合适的监管,在逆向选择的效应下我们无论如何也培养不起来一个负责人的大企业来。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竞争论》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这次四万亿的投资,依我看还不如加强一下我国的制度和流程的建设上来。别出了点什么事情,就说这是由我国的特色决定的。一次说可以,             。

sylvette  金钱 +20  魅力 +1  奖励 原创奖励 2009-2-14 18:37:5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