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海啸的大浪中,各国的资本市场不断上演大幅跳水的行情,我们看到很多的报道,说很多国家的股票指数都跌到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新低,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样的结果不禁让我联想到基金定投。我们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在向投资者灌输基金定投的优势及巨大收益,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就是资本市场的长期增长。
当这样的假设在现在被事实无情否定的时刻,我们要开始思考其可行性,现在的我们无法预测在未来的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还会发生多少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还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灾难。但是这样的不确定性,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思考,为自己,为客户,为他们赖以生存和保证生活质量的养老储蓄思考,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理财师,这是应尽的责任,而不能仅仅关注银行所下达的基金定投的指标。
如果想上面所说的,多少年以后回到当初资本市场的起点,那么近似来看可以认为指数在过去的时间内走出了一个类似抛物线的行情,而你每个月定投的价格基本上都比现在的价格高,所以亏损是肯定的,就是亏多少的问题,如果再考虑上通货膨胀,结果会更加让人难以接受,这和我们当初的预期是天壤之别。
可能有些人认为基金定投从开始就是一场骗局,是基金公司挣钱的幌子。但是很客观的说,基金定投这个投资工具在根本上没有错误,关键在于你去如何管理。
不要相信很多人说的基金定投是“傻子投资法”,让您不用思考就能成为百万富翁。事实并不是这样,基金定投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卖点,但是很遗憾,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6124点,相反,假如您卖出时是1664点呢?
所以我们不能指望运气,要去积极地管理它,我也一直在思考具体有效的方法,但是比较愚笨,唯一想到的只有阶段操作。阶段操作里也有很多细节,主要的买入和卖出时机的把握。个人比较同意的指标有两个:
1. 平均市盈率
这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指标,一般不会随时时间的发展有太多的变化,仅仅和市场的成熟度和国家的平均发展速度有关系。那中国来说,30倍左右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在市场高于30倍的时候,逐步卖出以前定期购买的份额,转为安全的货币基金,定投继续做,但是也是改为货币或债券类型的,低于30倍的时候定投恢复为股票性和指数性,以前的货币基金也陆续往回转换。
2. 均线
选择一条指数的均线,年线或者多长时间的都行,我个人推荐400天或500天线,向上穿越或者向下穿越的时候开始做转换,转换方法和上面一样,不再重复。
具体指标因个人而宜,两种指标同样存在灵活运用,对于平均市盈率,风险偏好不同的人可以适当提高或降低,例如偏好风险的,可以调到35,厌恶风险的,可以调至25。而均线可以用来作为调整幅度的依据,指数偏离的越大,买卖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以追求更高的收益。
定投不仅仅在于坚持投资,更重要的是持续管理。
一点思考,与大家分享,希望多多指正。
文章转自:http://bbs.jinku.com/thread-9187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