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连锁经营行业报告
数据有点老的,但整体上还是有很参考价值的
请问版主是否可以加入到 论坛行业分析报告汇总贴里?
目 录
1.连锁经营概述 1
1.连锁经营概述 1
1.1连锁经营的特征 1
1.1.1连锁经营的定义 1
1.1.2连锁经营的基本形态分析 1
1.1.3连锁经营的主要业态分析 2
1.2连锁经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4
1.3连锁经营发展简述 5
1.3.1国外连锁经营发展情况 5
1.3.2国内连锁经营发展情况 7
1.3.3特许经营的发展 9
2.连锁经营商业发展环境分析 12
2.1宏观环境分析 12
2.1.1产业政策 12
2.1.2经济环境 14
2.1.3社会环境 16
2.2微观环境分析 17
2.2.1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17
2.2.2产业结构分析 18
2.2.3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19
2.2.4产业内的战略群分析 20
3.我国连锁经营商业运行状况分析 22
3.1我国零售业发展状况 22
3.1.1我国零售业发展概况 22
3.1.2我国零售业发展趋势 23
3.2我国连锁经营业各种业态发展状况 25
3.2.1各种业态比较 25
3.2.1百货店发展状况 26
3.2.2超级市场发展状况 28
3.2.3便利店发展状况 30
3.2.4仓储式商场发展状况 30
3.2.5家用电器店发展状况 31
3.2.6连锁药店发展状况 31
3.3外国连锁经营企业进入情况 32
3.3.1相关国家政策 32
3.3.2加入WTO对我国连锁经营业的影响 35
3.3.3外国连锁经营企业进入情况分析 36
3.3.4重点外商企业最新动向 41
4.全国重点城市连锁经营比较 43
4.1北京市发展状况 43
4.2上海市发展状况 44
4.3广州市发展状况 46
4.4武汉市发展状况 47
4.5青岛市发展状况 48
4.6天津市发展状况 50
5.连锁经营商业发展趋势预测 52
5.1我国连锁经营发展规划 52
5.2连锁经营商业成长性分析 53
5.3连锁经营商业发展趋势 55
6.重点企业分析 57
6.1重点企业介绍 57
6.2重点企业分析 62
6.3重点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分析 64
6.4上市公司股市表现 65
6.5重点企业最新动向 67
7.我国产业投资风险与投资机会 69
7.1投资风险分析 69
7.2投资机会分析 70
8.信贷建议 73
9.附录 74
9.1 2000年中国连锁店消费行为调查 74
9.2 2001年零售百强企业名单(前50位) 80
9.3 2001年中国连锁企业100强排序 82
附 表
表1 连锁店构成 1
表2 三种连锁形式比较 1
表3 连锁经营主要业态 3
表4 2001年世界零售企业排序(部分) 6
表5 1994~2000年中国连锁经营发展情况表 7
表6 1996~2001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 14
表7 全国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 16
表8 市场需求差异与业态选择 19
表9 2001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各类商品的零售额增长 22
表10 2001年中国百货店前10位 27
表11 2001年中国连锁超市前20位 29
表12 2001年中国家电专业店前6位 31
表13 2001年中国连锁药店前10位 32
表14 2002年主要中外合资合作零售企业情况 37
表15 2002年主要外资连锁零售企业发展情况 37
表16 2002年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连锁经营销售额统计表 44
表17 2001年北京市连锁经营典型企业销售情况统计表 44
表18 2001年北京市连锁企业前10位 44
表19 2001年上海市连锁商业发展表 45
表20 2001年广州市连锁贸易业的门店和销售情况 47
表21 2001年青岛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连锁经营销售额统计表 49
表22 2001年青岛市连锁经营典型企业销售情况统计表 49
表23 2001年青岛市连锁企业前10位 49
表24 2002年天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连锁经营销售额统计表 50
表25 2001年天津市连锁企业前10位 51
表26 2001年中美连锁业发展情况比较 54
表27 2001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91家连锁超市主要运营指标 64
表28 2001年主要连锁业上市公司基本财务状况 65
表29 连锁经营与非连锁经营上市公司比较 66
表30 三城市消费者最常去的百货公司/购物中心排名 74
表31 消费者在百货公司/购物中心购物的种类 74
表32 消费者选择百货公司/购物中心的考虑因素 75
表33 三城市消费者最常去的超市排名 77
表34 消费者在超市购物的种类 78
表35 消费者选择超市的考虑因素 79
表36 2001年零售百强企业名单(前50位) 80
表37 2001年中国连锁企业100强排序 82
附 图
图1 2001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15
图2 1996~200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 15
图3 我国连锁商业各种业态生命周期图 18
图4 零售业业态定位图 20
图5 1996~2001年零售业商品零售额增长幅度 22
图6 各零售业态商品销售收入净额所占比重变化情况 25
图7 1994~2000年中国连锁经营增长情况 54
图8 上海友谊集团控股子公司 61
图9 1997~2001年连锁百强企业年平均销售规模(亿元) 62
图10 1997~2001年连锁百强企业年平均拥有店铺数(个) 63
图11 2001年连锁百强企业业态分布 64
图12 经常去百货公司/购物中心的消费者年龄结构 76
图13 经常去百货公司/购物中心的消费者收入结构 77
图14 经常去超市的消费者年龄结构 79
图15 经常去超市的消费者收入结构 8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4 0:44:36编辑过]
目 录
1.快运速递业的概念和定义 1
1.1快运速递业的定义和对象 1
1.2快运速递业的分类……………………………. 2
2.我国快运速递业的现状及发展状况论述 4
2.1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市场发展概况 4
2.2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地区发展特征 6
2.2.1我国快运速递业格局现状 6
2.2.2东中西部快运速递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 7
2.2.3南北快运速递产业的发展差距分析 8
2.3.4城乡快运快递业发展的不平衡 9
2.3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市场规模 10
2.3.1我国国内快运速递业的市场规模 10
2.3.2我国国际快运速递业的市场规模 11
2.4我国快运速递业竞争状况分析 13
2.5快运速递业价格分析 16
2.5.1快运速递业价格竞争情况分析 16
2.5.2公路快运价格分析 17
2.5.3铁路快运价格分析 18
2.6外资进入对我国快运速递业的影响分析 19
3.我国快运速递业子产业分析 22
3.1航空快运速递业分析 22
3.1.1中国航空货运的现状 23
3.1.1.1我国航空货运特征 23
3.1.1.2我国航空货运现状 24
3.1.2我国航空快运发展趋势 27
3.2我国公路快运产业论述 27
3.2.1我国公路快运的外部环境分析 28
3.2.2公路快运的优势与公路快运货物分析 29
3.2.3公路快运的市场规模 30
3.2.4公路快运的相关性及预测 31
3.3铁路快运产业论述………………………………………. 32
3.3.1铁路快运产业外部环境分析 32
3.3.2铁路快运的优势和市场潜在需求规模 33
3.4水运快运产业论述………………………………. 34
4.我国快运速递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分析 36
4.1 我国快运速递企业调查 36
4.1.1样本构成分析及企业基本信息 36
4.1.2 物流供给能力 36
4.1.3 物流服务水平 37
4.2 我国快运需求现状调查 41
4.2.1我国物流需求市场分析 41
4.2.1.1样本构成分析及企业基本信息 41
4.2.1.2物流运作现状 42
4.2.1.3物流市场需求量分析 43
4.2.1.4物流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45
4.2.1.5现行物流的满意度 46
4.2.1.6新物流商选择 48
4.2.2物流市场需求分析——设施设备 51
4.2.2.1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设施保有情况 51
4.2.2.2未来l-3年内,各类型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需求调研 52
5.我国快运速递企业分析 54
5.1 国内传统领先企业………………………… 54
5.1.1中国邮政 54
5.1.2我国国内航空快运企业 60
5.1.2.1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60
5.1.2.2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及中国航空货运有限公司 61
5.1.2.3航空货运综述 62
5.1.3我国铁路快运企业…………………………………………………………………… 63
5.1.3.1我国铁路快运企业总体情况 63
5.1.3.2铁路系统快运公司——中铁快运 65
5.1.4公路快运企业………………………………………………………………………… 66
5.2跨国快运快递巨头……………………………………………….. 68
5.2.1FedEx……………………………………………………………………………………. 68
5.2.1.1 FedEx简介 68
5.2.1.2联邦快递的市场战略——聚焦客户需求变化 69
5.2.2DHL……………………………………………………………………………………… 71
5.2.2.1DHL简介 71
5.2.2.2服务网络 73
5.2.2.3DHL在我国的表现 73
5.2.3联合包裹……………………………………………………………………………… 74
5.2.3.1联合包裹简介 74
5.2.3.2公司的竞争优势 75
5.2.3.3联邦包裹认为影响快运速递业发展的四要素 75
5.2.3.4联合包裹的成长战略 76
5.2.3.5联合包裹业务统计 77
5.2.3.6联合包裹的中国业务开展 77
5.2.3.7UPS与联邦快递对中国市场的争夺 79
5.2.4TNT—-天地快运 81
5.3 国内其他快运快递企业 82
5.3.1大通快递 82
5.3.2上海佳吉快运 83
5.3.3大田集团 85
5.3.3.1大田集团简介 85
5.3.3.2快运业务 86
5.3.4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 87
6.我国快运速递业发展趋势分析 89
6.1国内快递市场国营集团企业、外企将占主流 89
6.2信息化、数字化趋势 89
6.3市场联合与购并的趋势 91
6.4快运快递企业倾向与目标客户联合 92
6.5第三方物流发展迅猛 94
6.6大型企业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快运快递需求主体 96
6.7网络、服务、技术——今后的核心竞争力 97
6.8快运快递企业离不开电子商务平台 101
7.我国快运速递业投资价值分析 105
7.1我国快运快递发展的优势和机会 105
7.2我国快运快递业的问题和威胁 107
7.3快运快递企业的市场进入和发展策略 109
7.3.1要走联合发展之路 109
7.3.2实行快运快递专业化 110
7.3.3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企业快运快递现代化 110
7.3.4快递市场需要正规化 111
7.3.5服务对象多元化 11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5 8:18:41编辑过]
目录
1.行业概述 4
1.1产业基本概念 4
1.2产品分类 4
1.3产业特点 4
1.4产业的重要性 5
2. 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6
2.1世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史 6
2.2世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6
3.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9
3.1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史 9
3.2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9
4.行业竞争力分析 34
5.精细化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7
6.加入WTO对精细化工行业的影响 40
7.“十五”期间行业面临的环境分析 45
7.1世界精细化工发展趋势和对我国精细化工的影响 45
7.2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46
7.3国内外主要精细化工产品需求预测 48
7.3.1国外主要精细化工产品预测 48
7.3.2国内主要精细化工产品预测 49
8.精细化工发展趋势 51
8.1世界精细化工发展趋势 51
8.2“十五”期间我国精细化工发展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52
8.3"十五"我国电子信息材料市场需求分析 55
8.3.1电子信息材料发展现状 55
8.3.2电子信息材料市场需求分析 56
9. 新领域精细化工产业政策及结构调整方向 58
9.1产业政策 58
9.2结构调整方向 58
10.重点上市公司分析 60
10.1电子新材料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60
10.2电子新材料上市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62
10.3电子信息材料和化工新材料分析 63
10.3.1电子信息材料分析 63
10.3.2化工材料分析 65
10.4氟材料相关上市公司分析 66
11.产业投资政策及投资建议 72
11.1产业投资政策 72
11.2投资建议 72
表目录
表3-1 2002年农药进出口情况 14
表3-2 2002年1-11月份农药主要经济指标 15
表3-3 2002年印染行业相关经济效益指标 18
表3-4 2002年主要印染大类产品出口情况 19
表3-5我国塑料加工助剂需求预测 21
表3-6我国橡胶助剂产量及市场需求量预测 23
表3-7 1992-2001年我国ABS供需情况 28
表3-8 1998-2002年我国ABS塑料进出口情况 29
表7-1世界主要化工产品需求预测 50
表7-2“十五”主要化工产品需求预测 51
表8-1“十五”我国主要电子信息材料需求预测 57
表10-1 2001年电子新材料类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 61
表10-2 2002年电子新材料类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 62
表10-3两公司财务数据比较 68
图目录
图2-1当前世界精细化工产品市场结构 9
图3-1我国精细化工产值率变化 12
图3-2 2002年医药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13
图3-3 2002年农药产品结构 14
图3-4 2002年1-11月农药主要经济指标 16
图3-5 2002年印染行业相关经济指标 18
图3-6 1998-2002年印染行业近五年产量及工业总产值 18
图3-7 1997-2002年我国印染行业利润变化 19
图3-8 2002年主要印染大类产品出口数量及增长率 20
图3-9 1999-2010年我国塑料加工助剂需求预测增长率 22
图3-10 2002年我国橡胶加工助剂产量较大的品种 24
图3-11 1993-2001年我国ABS成长率变化 29
图3-12 1992-2001年我国ABS自给率变化 30
图3-13 1998-2002年我国ABS塑料进口量及成长率变化 30
图3-14 1998-2002年我国ABS塑料出口量及成长率变化 31
图3-15 2005年我国ABS塑料需求结构预测 32
图3-16 1997-2001年人工合成皮生产量及增长率变化 33
图3-17 2001年人工皮革主要产品用量及增长率变化 34
图5-1精细化工新产品占本产品的比重 40
图6-1 1996-2002年牙膏、化妆品、食品等进口量变化 45
图6-2 1996-2002年四氯乙烯进口量变化 45
图7-1目前世界化肥主要产品过剩率 50
图8-1发达国家精细化工率变化 53
图10-1 2002年信息材料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三公司 66
图10-2 2002年信息材料企业净利润增长较快三公司 66
图10-3 2002年化工材料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三公司 67
图10-4 2002年化工材料企业净利润增长较快三公司 68
目 录
1.电池行业概述 1
1.1电池业基本概念以及分类 1
1.2电池的应用领域 2
1.3 电池产业的产业链 4
1.4 电池产业的基本特征 4
1.5 电池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5
2.电池产业的产业组织状况分析 9
2.1 生产状况分析 9
2.1.1 生产能力以及区域分布 10
2.1.2 产品结构及分类产量分析 11
2.2 生产集中度分析 12
2.3 技术状况 12
2.3.1 现有技术水平和技术发展趋势 12
2.3.2 国内技术与国外技术的差距 15
2.4 所有制结构 18
2.5 产业的综合绩效分析 20
2.5.1 地区分布及竞争状况 20
2.5.2 投资产出效率分析 22
2.6投资状况和外资进入状况分析 22
3.产业的需求状况分析 24
3.1我国市场需求规模分析 24
3.2 市场品牌分析 27
3.3 产业竞争状况分析 28
3.4 出口情况及影响 29
4.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33
4.1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33
4.2 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35
4.3产业投资发展趋势 37
5.政府政策及相关规定对产业的影响 38
5.1政策及其影响 38
5.1.1行业政策 38
5.1.2 环保政策 41
5.2加入WTO对产业的影响 43
6.重点企业分析 48
6.1企业概况 48
6.2企业分组分析 48
6.3重点企业介绍 52
6.4上市公司分析 58
7.产业投资价值分析 62
7.1风险分析 62
7.1.1政策风险 62
7.1.2经营风险 62
7.1.3进入退出壁垒 63
7.2产业成长性分析 63
7.3产业投资机会 64
表目录
表1 常见的电池种类 2
表2 各类电池的基本应用领域 2
表3 2002年蓄电池生产能力以及区域分布 9
表4 2002年原电池生产能力以及区域分布 10
表5 2002年电池产品结构及产量分析 11
表6 生产集中度分析 12
表7 锂电池竞争力分析 16
表8镍氢电池竞争力分析 16
表9 起动用蓄电池国内外水平对比 17
表10 固定型蓄电池国内外水平对比 17
表11 牵引车蓄电池国内外水平对比 18
表12 2002年蓄电池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18
表13 2002年原电池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19
表14 2002年我国蓄电池的竞争状况及区域分布 20
表15 2002年我国原电池的竞争状况及区域分布 21
表16 2002年电池行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 21
表17 2002年我国电池的投资状况 22
表18 锂一次电池出口 30
表19 镍镉电池出口 30
表20 镍氢电池出口 30
表21 锌锰电池出口 31
表22铅酸蓄电池的出口情况 31
表23 其他铅酸蓄电池出口 32
表24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 32
表25 电池行业投资增长趋势分析 37
表26 不同经济类型蓄电池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48
表27 不同规模企业资产结构和偿债能力 50
表28 不同规模企业资产流动性 50
表29 不同规模企业盈利能力 51
表30 不同规模企业的成长性 51
表31 电池相关上市公司概况 58
表32 万里电池、隆源双登主要财务指标 58
图目录
图1 电池行业产业链 4
图2 电池行业销售收入增长趋势分析 35
2003大型购物中心投资分析报告
目录
1.大型购物中心简介 1
1.1.购物中心的定义 1
1.2.大型购物中心的分类 2
1.3.SHOPPING MALL的业态特点 3
1.4.SHOPPING MALL的融合功能 4
1.5 SHOPPING MALL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 6
2.全球SHOPPING MALL的发展状况 7
2.1.全球SHOPPING MALL概况 7
2.2.美国SHOPPING MALL 8
2.3.欧洲SHOPPING MALL 9
2.3.1.位置及区位环境 9
2.3.2.经营现状及布置特色 9
2.4.台湾SHOPPING MALL 10
2.4.1.产业特性 10
2.4.2.产业概况 11
2.4.3.开发方式 11
2.5.日本SHOPPING MALL 12
2.6.东南亚SHOPPING MALL 13
3.我国SHOPPING MALL的发展状况 14
3.1.我国SHOPPING MALL的发展历程 14
3.1.1.萌芽阶段 14
3.1.2.初步形成阶段 14
3.1.3.加速起飞阶段 14
3.2.我国SHOPPING MALL的发展现状 15
3.2.1.发展速度快,地区分布广 15
3.2.2.功能有缺陷,主题不到位 15
3.2.3.经营管理还没有很好地与国际接轨 15
3.2.4.外资进入速度明显加快 16
3.3.我国SHOPPING MALL的发展趋势 17
4.我国SHOPPING MALL的发展背景分析 19
4.1.我国发展SHOPPING MALL的条件 19
4.1.1.经济水平 19
4.1.2.交通状况 19
4.1.3.商业形势 20
4.1.4.生产能力 20
4.2.我国发展SHOPPING MALL的需求分析 21
4.2.1.房地产商 21
4.2.2.零售商 22
4.2.3.外资零售商和Mall开发商 23
5.我国部分SHOPPING MALL个案资讯 24
5.1.华南MALL 24
5.1.1.地理位置 24
5.1.2.整体规划 24
5.1.3.商圈 25
5.1.4.进展动态 26
5.2.北京MALL 26
5.2.1.地理位置 27
5.2.2.整体规划 27
5.2.3.进展动态 28
5.3中关村MALL 28
5.3.1.地理位置 28
5.3.2整体规划 29
5.3.3.进展动态 29
5.4.深圳华侨城MALL 29
5.4.1.地理位置 30
5.4.2.整体规划 30
5.4.3.进展动态 30
5.5.上海正大广场 31
5.5.1.地理位置 31
5.5.2.整体规划 31
5.5.3.进展动态 32
5.6.武汉新世界中心 32
5.6.1.地理位置 32
5.6.2.进展动态 33
5.7.太古汇—广州报业文化广场 33
5.7.1.地理位置 33
5.7.2.整体规划 33
5.7.3.进展动态 34
5.8.MALL OF CHINA 34
5.8.1.地理位置 35
5.8.2.整体规划 35
5.8.3.进展动态 35
6.万达集团开发SHOPPING MALL实务研究 36
6.1.大连万达集团简介 36
6.2.万达进入商业房产的背景 36
6.3.摩尔开发现状 37
6.4.开发与经营模式 38
6.4.1.“地产大鳄+商业巨头”模式 38
6.4.2.“订单房产”经营模式 39
7.我国SHOPPING MALL产业的发展环境 40
7.1.国民经济环境 40
7.1.1.国内生产总值(GDP) 40
7.1.2.城乡居民收入 41
7.2.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42
7.3.消费环境 43
7.3.1.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 43
7.3.2.消费层次逐渐形成 44
7.3.3.人们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不断增多 44
7.3.4.新的消费需求出现 45
7.4.商业环境 45
7.4.1.社会消费品销售状况 45
7.4.2.入世对零售业的影响 46
8.投资机会和投资风险分析 48
8.1.投资机会 48
8.1.1.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48
8.1.2.国家启动收入和消费政策 48
8.1.3.国家计委将出台《汽车消费政策》 49
8.1.4.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激发财富充分涌流 50
8.1.5.国内消费群体不断壮大 50
8.2.投资风险 51
8.2.1.市场进入壁垒高 51
8.2.2.资金链容易断裂 51
8.2.3.租户难求 52
8.2.4.我国Mall的发展处于试验阶段 52
8.3.投资建议 52
8.3.1.大力培养和引进Mall经营人才 52
8.3.2.Mall经营应强调自己的特色 52
8.3.3.把握Mall的规模和区位 53
8.3.4.注重Mall的综合管理 53
8.3.5.分步进行投资 54
图目录
图7.1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40
图7.2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41
图7.3 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增长率 41
图7.4 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变化趋势 42
图7.5 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4
图7.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6
图7.7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 46
表目录
表4.1 我国Mall建设的四大推动力量 21
表6.1 大连万达全国Shopping Mall分布 37
目 录
1.物流产业概述 1
1.1物流的界定 1
1.2物流产业链研究 1
1.3物流和物流产业的分类 1
1.4物流产业的功能 3
1.5物流产业的地位和重要性 3
2.国外主要国家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4
2.1美国 4
2.1.1美国物流产业概况 4
2.1.2美国物流产业的特点 5
2.1.3美国物流发展趋势与展望 7
2.2欧洲 8
2.2.1欧洲物流产业概况 8
2.2.2欧洲物流产业特点 9
2.3日本 12
2.3.1日本物流产业概况 12
2.3.2日本物流产业特点 13
2.4对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启示 15
3.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16
3.1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和基本特征 16
3.2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20
3.3加入WTO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5
3.3.1WTO相关条款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 25
3.3.2加入WTO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 27
3.4信息化、网络化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8
4物流基础设施业 31
4.1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31
4.1.1公路和高速公路 31
4.1.2干线铁路 34
4.1.3港口、航道和水路运输装备 36
4.1.4枢纽机场和航线里程 41
4.1.5管道运输 42
4.1.6物流中心 42
4.2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 43
4.3对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的建议 45
5物流服务业 47
5.1第三方物流 47
5.1.1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 47
5.1.2我国第三方物流子产业快运快递业发展分析 65
5.1.3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因素分析 75
5.1.4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机遇及预测 80
5.2物流咨询业 83
5.2.1我国物流咨询业相关情况介绍 83
5.2.2我国物流咨询业发展趋势分析 85
5.3货运代理业 86
5.3.1货运代理业发展现状 86
5.3.2货运代理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86
6.其他物流子产业介绍 87
6.1货主物流业 87
6.2物流装备业 88
6.3物流信息产业 90
6.3.1我国物流信息产业的需求分析 91
6.3.2我国物流软件供给情况分析 94
7.物流上市企业分析 98
7.1物流上市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98
7.2财务分析 100
7.2.1短期流动性分析 100
7.2.2资产结构及偿债能力分析 102
7.2.3盈利能力分析 105
7.2.4运营状况及综合评价 106
7.2.5发展能力分析 106
8.产业投资价值分析 107
8.1投资物流产业需要注意的因素分析 107
8.2投资机会分析 107
8.3投资风险分析 108
表目录
表1-1 物流分类 2
表1-2 物流概念解释 2
表1-3物流产业分类表 2
表2-1 美国物流体系 5
表2-2 四大主要经济体的采购来源地区 9
表2-3 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及美国第三方物流规模及所占物流市场比重 11
表2-4 1975—1999年欧洲十国公路交通运输量占其交通运输总量的比重(%)统计 11
表3-1 我国市场上物流企业构成表 17
表3-2 我国物流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与经营领域 17
表3-3 加入WTO后我国批发零售业的对外开放形式列表 26
表3-4 加入WTO对我国批发业的影响表 26
表3-5 加入WTO对我国物流业影响表 28
表4-1 交通部公路发展目标 33
表4-2 2001年我国港口泊位情况表 37
表4-3 2001年我国水路运输主要统计指标数据 39
表4-4 交通部航运规划 40
表4-5 输油(汽)管道里程(公里) 42
表4-6 输油(气)能力(万吨) 42
表4-7深圳六大物流园区情况介绍表 42
表4-8 上海物流园区情况介绍表 43
表4-9 中国与其他国家运输网络密度比较 43
表5-1 推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表 47
表5-2 各种运输方式优劣势分析 49
表5-3 各种运输方式劣势具体分析 50
表5-4 2002年中国内地1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 54
表5-5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表 54
表5-6 各个行业对于物流的个性化要求 57
表5-7 我国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情况介绍表 57
表5-8 我国各类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优劣势比较 58
表5-9 我国主要第三方物流类型介绍表 59
表5-10 2002年12月物流公司合作成立新公司情况表 61
表5-11 青岛啤酒集团1999年采用第三方物流效益情况 63
表5-12 国内主要快递公司情况简介 65
表5-13 居民接触的各类快递公司比例(%) 66
表5-14 居民对各类快递公司的评价(%) 66
表5-15 主要跨国快递公司在我国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介绍 67
表5-16 中国国内快递市场规模 71
表5-17 1988~2000年中国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增长统计 71
表5-18 国内发往美、日、欧三地快件收费标准 71
表5-19 中国国际快递飞机平均每班运量 72
表5-20 2001年中国国际快递市场规模 72
表5-21 快递市场规模与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关系 73
表5-22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80
表5-23 描述了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未来变化趋势 82
表5-24 行业整合具体内容表 83
表5-25 国际物流系统整合商的来源分析 84
表5-26 我国物流系统整合商的来源分析 84
表6-1 货主物流业企业具体类型分析表 88
表6-2 合作营销策略的操作方式 90
表6-3 物流信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91
表6-4 物流信息产业需求各个阶层解释 91
表7-1 物流及其物流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分类 98
表7-2 部分物流及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具体情况介绍 99
表7-3 偿债能力分析表 104
表8-1 主要投资机会 108
附表1 全球前10物流企业排名 110
附表2 全球物流并购情况表 110
附表3世界十大货运集团排名 110
附表4 全球集装箱船队排名表 (前20位) 111
附表5 五十七家国际班轮运输公司名单 112
附表6 2001年全球供应链软件供应商 113
图目录
图1-1 物流产业运作图 1
图1-2 物流各个子产业关系图 3
图2-1 1975-1994年美国物流产业规模变化趋势图 4
图2-2 1986-2000年美国各项物流成本支出占各年GDP的比例变化图 4
图2-3美国公司设立高层物流主管的比例 6
图2-4 1998年欧洲物流市场的分布 8
图2-5 欧洲物流成本占产品最终销售价格比重 8
图2-6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10
图2-7 欧洲利用专业化服务和外部资源的企业所占比重 10
图2-8日本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 12
图2-9 日本物流结构图 13
图2-10主要制造业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 13
图3-1 中国仓储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19
图3-2 中国工业企业原材料物流业务构成 21
图3-3 中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物流构成 21
图4-1 1957-2001年我国公路里程变化趋势图 31
图4-2 2002年1-11月全社会分地区公路建设投资图 32
图4-3 1990-2001年我国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变化趋势图 32
图4-4 1957-1999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变化趋势图 35
图4-5 1965-1999年我国铁路电气化里程变化趋势图 36
图4-6 1957-2001年我国内河航道里程变化趋势图 36
图4-7 主要港口万吨级泊位个数 37
图4-8 新改建泊位数及新增吞吐能力 37
图4-9 1981-2001年民航运输线路长度变化图 41
图5-1 1975-1999年我国货运量各种运输方式运输量变化趋势图 48
图5-2 全社会货运量中各种运输方式所占百分比的变化 48
图5-3 全社会货物周转量中各种运输方式所占百分比的变化 48
图5-4 1989-2000年中国公路货运营业额增长统计 49
图5-5 2002年1-11月全社会公路货运量分地区统计图 51
图5-6 2002年1-11月全社会公路货物周转量分地区统计图 51
图5-7 2002年1-11月全国各个主要地区水运货运量比较图 51
图5-8 2002年1-11月全国各个地区水运货物周转量比较图 52
图5-9 2002年1-11月我国水运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比例图 52
图5-10 2002年1-11月我国水运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百分比图 52
图5-11 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长趋势图 53
图5-12 2002年1-11月我国各主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 53
图5-13 1990-2001年我国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 54
图5-14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集中度图 55
图5-15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成本分析图 55
图5-16 客户选择物流外包的原因 56
图5-17 选择第三方物流提供的要素分析 56
图5-18 我国物流外包现状 60
图5-19 物流供应商收益组成 61
图5-20 中外物流企业合作和扩张表 62
图5-21 我国三大地带物流产值变化图 69
图5-22 我国东西部物流产值变化图 70
图5-23 中国快递市场规模的国际比较 72
图5-23 工业企业对物流服务的满意度 79
图5-24 中国现代物流市场规模 82
图5-25 我国外包物流市场规模预测 82
图6-1 海尔集团实施新的物流体系后库存资金变化趋势图 87
图6-2 物流需求构成 91
图6-3 物流信息系统业务模块 93
图6-4 物流管理软件功能关注情况 93
图6-5 美国市场物流软件销售额预测 93
图6-6 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装配情况 94
图6-7 物流产业信息化基本情况 94
图6-8各物流管理软件市场份额 95
图6-9 物流管理软件的品牌认知率 95
图6-10 物流管理软件的升级情况 96
图7-1 短期流动性分析图 100
图7-2 短期流动性分析图 101
图7-3 资产结构图 102
图7-4 固定资产比例(%) 102
图7-5资产偿债能力分析 103
图7-6 资产偿债能力分析 103
图7-7 已获利息倍数图 104
图7-8 盈利能力分析图 105
图7-9运营状况及综合评价 106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