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市场营销
1435 2
2015-10-02

经济学操控人心的手段。

看到有一些人极度推崇这个《铁齿铜牙纪晓岚》纪晓岚与和珅的经典对白,有感而发。

先从基础谈起吧。嗯,一个真实的故事。

大家知道,澳大利亚曾经是英国的流放地。

所谓流放呢,是这样一种制度:对某些罪犯,杀了吧,罪不至死;不杀吧,还得费尽心机盖个监狱关着,还得雇一大群狱卒看着,太麻烦了。刚好,18世纪,人类的科技尚不发达,很多地方生活条件太艰苦,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那么,把这些人丢到这些地方,任其自生自灭,岂不两全其美?

但是呢,罪犯不可能拿到判决书,“嗖”一下就从英国到了澳大利亚。

怎么过去呢?坐船。

一开始大概是这样的:罪犯被判流放;英国政府把罪犯交给跑远洋的船长,同时给船长一沓钱,用来支付罪犯路上的花销;船长给罪犯安排舱室、准备伙食,扬帆直奔澳大利亚(当时的科技条件下,这是趟持续几个月的漫长旅途)。

看起来没毛病,对吧?

但是呢,很快,船长们就发现……如果罪犯半道病死的话……不用说,罪犯剩下的口粮就归自己了。

至于尸体……尸体留着,不怕引起传染病弄死一船人吗?早扔大海了。

茫茫大海,水手都是自己人……死无对证啊。

而且,无需直接动手。一天何必吃三顿?两顿不给咱省一顿?一顿何必一大碗?半小碗就饿不死了;又何必精米白面?有糠吃也不错了……这省下来,可都是咱的钱钱啊。

万一饿死?……怪他命不好,不然别人都没饿死,就他饿死?

就这样,近乎0风险、0投入,只要昧下良心,金币就到手了。

情况就这样飞快失控了。罪犯运输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甚至接近5%(或者15%,记不太清了),比正常远洋旅行的死亡率高几十倍!

英国民众不干了。这不赤裸裸的谋杀吗?可想而知,各种关于政府的阴谋论满天飞,人心惶惶,抗议不断。

不行,这事一定要管。

怎么管?

一般人很容易想到,派人去查啊,航道上定期抽检,查居住条件,查营养状况……多简单点事。

没那么简单。

一旦派人去查,这个督查官为什么就一定会靠谱?为什么督查官就一定是个正直的好人?

尤其是,真正了解过官场的都知道,这种肥缺职位,能占到的,都是有关系有后台的。他们上任就是为了钱来的。

大权在手,有没有克扣,他说了算——克扣了的,肯定巴不得督查官受贿呢;没克扣的,督查官只要随便找个由头,由不得他不出钱。

对督查官来说,罪犯们的旅费,是他们唯一可能的外快来源,他们怎么可能放过?

所以,对罪犯来说,督查官绝不会是救命恩人,反而是勾魂索命的黑白无常!

越派督查,罪犯死在运输途中的,也就越多。

那么,这个问题是不是就不能解决了呢?是不是说,船长吃流放犯,就是“必要之恶”呢?

完全不是。

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简直蠢的令人发指——但一旦想通之后,保证你拍案叫绝。

这个方案是:政府不先给钱,到澳大利亚了,再按人头结算——换句话说,改成“货”到付款。

为什么这个方案有用呢?

我们先回过头,梳理下利益链条:

之前,政府先付款------》运输------》途中罪犯死亡------》船长得到罪犯尚未花完的伙食费,于是罪犯死亡,船长得利。

然后,派督查官,利益链条就成了:

政府先付款------》运输------》途中罪犯死亡------》船长得到罪犯尚未花完的伙食费-----》贪婪的督察官勒索船长,迫使他们从罪犯身上榨取更多钱财孝敬自己

这个利益链条显然并未改变;反而多了督查官这一张嘴,迫使“有良心”的船长也不得不下水,不然喂不饱督查官——这不仅没有打破利益链,反而是在食物链顶端更加了一张大嘴啊!

可想而知,派了督查官,罪犯只能死的更多、更快。

最后,改成“货”到付款方式,利益链条就变成了:罪犯先上船------》运输----》途中罪犯死亡------》船长白养了死亡的罪犯若干天。

很明显,如此一来,利益链条就被彻底改变了:船长虐待罪犯,等于虐待自己的钱包。

仅此一点小小改变,不仅彻底改变了罪犯处境,一下子遏止了过去居高不下的流放犯死亡率;而且还促进了各种改良船舱通风、改善伙食条件等等方面的技术发明。

经济学手段,不怕你逐利,只要逐利你就跳不出这个圈;就怕你不逐利,那就麻烦大了。

所以,现代制度不怕和珅,越贪婪他就越能造福人间;也不怕雷锋,只是不寄希望于雷锋罢了;但害怕那些无思考能力者,因为就连逐利他都学不会,非要一门心思和自己的利益作对……

现在,我们来尝试分析一下和珅案的利益链条,看看哪里出了问题,有没有办法完成同样的“帕累托改进”;看看我对 有哪些外行人看来很蠢的设计实际上却是精妙无比? - 夏东的回答 的点评——这个答案显然本该是放在“有哪些外行人看起来精妙无比实则很蠢的东西”下面的——是不是有道理。

先看和珅的论点:钱不多、救民先救官、粮食换麸子

根本没有逻辑关系啊摔!

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都看得出,这根本就是个贪赃的水货抛出的推卸责任之辞!

1、钱不多,所以救民先救官,不然没人来执行政策

大错特错。

钱不多,那么更应该花在刀刃上——民已经饿得要死、已经人相食、随时都要民变了;官呢?

没错,灾荒年,为维持统治,别说官,就连兵,都得先吃饱,不然没法镇压民变。

但这些,本就该有经费预算。没人要求你们饿着肚子干活;关键是,有没有超出预算?如果超出,钱都花哪去了?

贪腐不贪腐,不看你是不是吃得饱饭,甚至不看你是不是穷奢极侈;而看你帐目对不对得上。

2、粮食换麸子,可行;但这里同样是数量的问题,数量对上是能臣,数量对不上就是贪官。

很显然,这里本该是查账、问细节的;却被编剧处理成双方都没有干货的纯嘴炮,并且还把纪晓岚描绘成了个不食人间烟火、面对和珅“观音土”的质问哑口无言的书呆子,可谓明目张胆为贪官背书。

当然,这里缺乏上下文。或许其时纪晓岚手里的确缺乏证据,那么以后拿到详细数据,一笔笔对账,那时才可能分出是非曲直。

仅看见点毫无数据支持的嘴炮,就一边倒的挺和珅……这未免也太蠢了。

想想看,你掏了200万,让某下属给公司做个广告;完了你就在本地小报夹缝见到了一条信息,没了。

于是你出来质问,这200万都花哪去了。于是下属振振有词:

1、员工也得吃饭啊。想让广告做的好,先得员工吃得饱

——我克扣你们谁的工资了?这钱是做广告的,擅自挪用贪污,你还有理了?

2、200万在电视台黄金时间也就每天折腾两分钟,持续一个月;放小报夹缝能买好几年

——你买了几年?都在几家小报做了?收据开出来给我看看?以及,最为关键的,这200万做的广告,你究竟覆盖了多少用户?

老板才懒得理你各种花言巧语,他只认一样:这200万,花的究竟值不值?拿数据出来!

当然,数据出来之前,这200万是被贪了、还是真的花广告上了;是花的很精妙,还是被蠢货花大价钱打了水漂,尚不能准确判断。

但对有社会经验的人来说,只要下属这样对嘴了,那么其中八成有猫腻——没中饱私囊,他不会说“先让员工吃饱”;没克扣截留,他不会着急为自己在小报上做广告辩护:恰恰相反,如果一个子都没花到自己身上,他会向你哭诉自己团队的差旅发票还没报销;没截留克扣,他会迫不及待的拿出数据、发票/收据,向你表功,让你看他用200万做成了400万都做不到的事。

这里真正的利益链条是:

皇帝拨款---》款项如何使用,和珅全权,无需审查,无需报备---》于是和珅大贪,同时给下属官员吃点油水,手指缝漏点给百姓(恶化到极点,这种克扣会变成官场惯例,谁不给就什么都别想做)



来源邀稿:invalid 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0-2 20:46:07
(接上文)

那么,现代社会是如何调整这个利益链条呢?
1、削权/分权
款项不能掌握在有大权的人手里,而应该交给有能力的小人物,让他有钱无权,以便监管、以利惩处;所以,现代社会,一般是通过民间组织来做慈善工作的。他们没有任何特权,无法规避/阻挠任何合法核查。
甚至,具体制度上,一般管钱的是一个人,领钱去办事的是另一个人,有权决定如何用钱的则是第三个人;管钱的不见批条就取不出钱;有权批条的无权找管钱的要钱;用钱的得找有权批条的申请,才能拿着批条去找管钱的要钱……
这中间每一步都有记录,三人各自有各自的利益链条,谁都不想把锅砸自己手里,自然就只能认真行使自己的职权,不然就会白白的坑到自己,便宜另外两个人。
只要他们够自私,这套制度就会运行的好好的。
但这还不够:虽然不大可能,但三人串通起来搞钱呢?
看来,只靠一个组织还是不行,还得拖更多利益相关方下水。
2、透明
钱花在哪里,必须报备,必有人审查,绝不容许白花冤枉钱。
尤其是,官方可公布一共出了多少善款;然后赈灾负责人公布预算细节,供专业人士审核;最后,民间(记者或任何感兴趣的人)随机调查灾区人民所得,发现对不上帐就公开发表,逼官方介入调查。
于是,这形成了三条利益链,相互制约:
1、ZF---》监督经济犯罪问题---》保证政权正常运行
2、慈善组织---》从社会接受资金---》接受社会监督,接受ZF管辖---》保证每一笔款项落到实处,否则名声坏了,负责人坐牢,组织解散
3、民间---》捐钱给慈善组织/从慈善组织接受救济---》按照预算核查,拿少了就去告
于是,三方利益各不相同;但为了自己的私利,他们每方都会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而把工作做好本身,就是对另外两条链条的监督:这就自然保证了整个制度的良好运作。
并且,三方是三大群体,几乎涵盖了所有人,显然已经完全没可能串通作弊了……
然后,咱再来看看,古时候所谓的饥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有这么一项研究,发现凡不开化的专制国家,就更容易出现灾荒,而且一旦出现灾荒,后果都是空前的,很容易“饿殍遍野”“人相食”;相反,开化的、信息透明的国家,极难出现大灾荒;即便出现千年一遇的大灾荒,也很容易风平浪静的度过,无非是点经济损失而已。
为什么呢?
专制国家的利益链条是:官员只对上负责---》灾荒影响官员政绩----》官员倾向于报喜不报忧
尤其是古代中国,相信天人感应:闹天灾,就说明主官失德,自然更加不敢说,更加要瞒下来。于是其它环节就被排除在外,指望不上了……
于是,春季绝收了,等秋收;秋季又绝收了……勒紧裤腰带,熬到来年春,就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样一拖、一瞒,等实在捂不住,爆发出来时,局面已经烂到不可收拾了;就是当即运过去足够该地区吃一年的粮食,也来不及了。因为运粮食也需要时间啊,而等别人拿到情报,已经”人相食“很久,就差揭竿而起了。
比如说,我老家,老人还经常讲光绪二十三年大饥荒,说哪哪村头有个磨坊,里面吃剩的人骨头堆了多少……
但当时,有人逃荒到外地,却发现百里外竟是大丰收,谷贱伤农。
而开化国家呢,利益链条就合理多了:天灾不是人祸,主官无需担责;延误天灾却是人祸,谁延误谁担责;而且就是主官想瞒,媒体也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
不仅如此。一旦这个链条走通,信息就通畅了;于是,A地绝收,那么它的粮食肯定涨价;商人逐利,听到消息自然赶紧运粮过去;消息传的越早、范围越广,过去的商人就越多,运过去的粮食也越多,竞争越发激烈,于是粮价回落,和平时差不多。
于是,在这些国家里,饥荒尚未萌芽,就已经被自然扑灭了。
即:官方不压制信息---》尽早触发饥荒告警信息成为可能---》商人逐利--》灾荒的消息说明灾区物价要涨---》发财的机会到了---》去了很多商人----》激烈的竞争反而遏制物价上涨----》商人得利,灾区物资充沛,饥荒消于无形
举例来说,我国九几年长江中下游的大水灾、以及前几年云南的大旱灾,有饿死人吗?
再比如,我老家至今还有个70岁老人,经常徒步100多里地,挑鸡蛋去卖。
想想光绪二十三年,本地饿殍遍野,百里外竟然谷贱伤农;倘若信息通畅,就是靠那些农民徒步用扁担来回贩粮,都足够把灾荒消于无形了。
——饥荒从来都是慢慢酝酿的。春季绝收,余粮起码熬一两个月没问题。那么只要信息通畅,多砍点柴、编点筐、做点女工,就足够通过和百里外的丰收区交易,平稳度过饥荒了。
可见,开化地区打破了”隐瞒灾荒能得利“这个利益链条,一下子就打通了从告警到商机到竞争到优质服务这整个反应链,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抗灾能力,以至于地球上那些信息通畅的文明地区,已经几百年没遇到过饥荒了。
反之,古代中国,因为专制、相信天人感应、重农抑商,于是封锁信息、苛待商人,稍微一点小灾荒都酿成大祸,坑死了一茬又一茬中国人。然后,大饥荒导致流民,流民掠夺导致附近地区溃散,产生更多流民,发展出黄巾、闯王、太平天国等等流寇,灭亡了一个又一个朝代——和珅那几句话,可谓是”亡国之兆已现“:这说明,其时利益链条扭曲,已经导致种种灾难性后果;而那些利益链条上的人们,却还只顾着自己的利益,继续加剧利益链条的扭曲,完全看不到问题所在。
显然,这样发展下去,哪怕没有外敌入侵,大清也总会在再坑死几茬百姓之后,把自己也坑死的,所以叫“亡国之兆”。
看起来很简单?嘿嘿,看看那个愚蠢的评论:
其实你的回复,看似写得很有道理,不过说到底也是纸上谈兵罢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做过公司的管理,不是任何事情都跟你写故事一样那么顺利执行的。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皇帝这种,说到底有屁用,关键在终端执行的人。 建议你省省这些书生气,多添些阅历再来看吧。
这个评论证实了,这种“理顺并调整利益链条,让人们的私心做好事”的、经典的经济学人心操控手段,的确是外行看起来很蠢、完全不可理解的;但全球的现实又用铁的事实证明了,“操控利益链条来纠正人群行为”这种做法,的确是投入极小而效果却极为显著的——如果这都不算精妙,什么能称得上精妙?
所以,这些利益链的分析与调整,才是最切题的“外行看起来很愚蠢,但其实非常精妙”啊。

来源邀稿:invalid 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4 16:16:1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