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1738 2
2015-10-10

中国企业近年来海外并购热潮逐渐升温,根据BCG最新发布的报告《迎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新时代》中的数据显示,仅2014年一年,中国企业就完成了154起海外并购交易,交易金额高达261亿美元。但同时也发现,中国买家的海外并购交易完成率仅为67%。可见,虽然中国海外并购的势头很强,但是完成质量并不高,也就是说,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

  是什么原因导致诸多并购交易以失败告终?报告发现,并购战略不清以及尽职调查欠完善是导致交易落空的主要原因。即便交易顺利完成,企业也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并购后整合(PMI)规划不善及执行不力是症结所在。

  欧美成为中国海外并购的首选

  近年来,欧洲和北美市场已超越亚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首选目的地。2014年,以欧洲和北美为并购目的地的交易数量占到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总量的60%左右,而针对东亚等传统并购目的地的交易数量骤减。

  对此,BCG合伙人罗英女士认为:“为保证国家经济和企业的正常运转,抵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能源和资源型标的历史上向来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重要目标。然而,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深入,希望借海外并购之力来获取市场份额及提升核心能力的中国企业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例。他们力图通过海外并购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占领新的市场,以及成为全球竞争的领导者。他们还希望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宝贵的品牌和海外市场管理经验,并对冲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
  
  尽管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目的地有所转变,但不少中国企业对海外并购缺乏清晰的路线图,并购目的含混不清,或对协同效应的价值和把握方式了解不足。此外,不少中国企业的尽职调查团队缺乏国际化经验,对海外商业法律环境了解不多,在尽职调查过程中不能精准识别风险点。

  在交易完成后,一些中国买家无法达到预期的并购后整合效果,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对整合过程进行全面详尽的思考和规划,进而导致买家和被收购企业无法在成本和收入协同上达成一致,也无法共享在促销、产品组合以及供应链等领域的最佳实践经验。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的三大支柱

  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在海外并购中面临的重重挑战和困难?清晰的战略、有效的执行和能力建设是三大关键支柱。

  厘清战略是基础。

  并购战略应详细指明企业海外并购的方向,并体现出海外并购的理念和思路,包括:企业海外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进军新市场,获取新技术,还是保障关键资源的供应?企业寻求通过海外并购进入哪个细分行业?重点关注哪些领域?对计划中的海外并购交易,哪种交易结构和融资方式最适宜?

  企业还应为海外并购战略制定和修订建立专业化制度。

  有效执行是关键。

  企业必须具备识别交易风险,制定决策、规划与执行并购后整合,以及实现协同效应和业务增长的能力。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高管必须建立有效机制来管理在商业、法律、财务、技术等领域内的尽职调查进程和审查流程。

  人员问题不可忽视,企业可通过内部培养或外部招聘来储备跨文化管理人才。文化差异是企业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因此,企业还需要建立机制来管理不确定和变化,以适应内外和外部环境 变化。

  建设相关能力并在新项目中加以磨练。

  长期来看,要让并购成为助推公司发展的引擎,企业需要在战略、组织、流程和管控等领域培养和提升一系列核心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国际化高端人才的任用、并购流程的专业化管理,以及绩效考核制度等。



作者:Marina
来源:世界经理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4-11 11:10:23
我个人觉得中国的海外并购困难还是很多的,都是些鸡肋。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想并购,西方国家都是安全审查通不过。能源企业在07、08年并购了不少,结果是大宗产品的价格走跌。剩下的就是并购些辛苦不赚钱的企业(行业)基本都是家电。正好解决企业所在国就业。个人认为这种并购成功率不会很高,有可能全军覆没。且不能为并购企业带来多少核心竞争力啊,不能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多大的用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1 13:03:19
通过并购提升自身的一定方面的短块。
可能是各有所需吧。

核心的提升,无法通过并购来实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