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超百起海外并购案,交易总额同比增7倍,涉及制造业等多领域,对于许多中国企业来说,布局海外,不断扩张其全球业务版图,其中有机遇也有挑战。而随着市场上并购交易的企业类型不断变化,更多民营企业和并购基金进入市场,投资主体也日趋多元化。
据《中国
并购市场深度调研与细分行业并购策略分析报告》显示,在2016年,中国的海外并购交易将创历史新高。到今年六月,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境内并购国,交易额达到275亿美元,居英国和加拿大之后。
数据显示,中国海外并购前四大行业(占比93%)依次为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教育业。家用电器、塑料橡胶制造及农药等化学品制造更是热门。实际上,眼下农业发展热点已发展为智能农业和绿色农业,塑料橡胶专用设备等传统制造业容易产能过剩。就产业发展趋势而言,当下的中国海外并购热,可以主动降降温了。
虽然国企仍为海外收购的主力军,但近年来,一些实力雄厚的民企成为海外并购的先锋,表现也尤为抢眼。他们在海外并购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上的增长远远超过国有企业,对海外目标企业的技术、知识产权、品牌等资源的并购力度持续加大。
业内人士认为,中企海外并购热潮表明中国企业试图跻身全球价值链上游的热切愿望。尤其是把背景换成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并购本身既是机遇,也存在风险,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的20多年里,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
中企在并购中遇到了严格审查和非商业不确定性等问题。在投资海外市场过程中,中企不仅需要应对国内监管,还面临目标市场的严格审查。对于有意进行海外并购的中企来说,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仍然是关键考量风险。
海外并购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看似纸面便宜的海外资产背后是容易被忽略的各种监管成本。未来,中国企业发展全球化进程还将持续,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只要前进一步,对我们来说就是进步。
转载文章请标明来源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