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中国当前利率不宜快速下调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近日在"第六届中国改革论坛"上表示,当前利率不宜快速下调,面对欧美央行大幅降息,中国应该慎重考虑是否要紧随其后。
据新华社报道,吴晓灵日前指出,从中央银行和客户利率来看,一方面央票利率水平并不高,另一方面从应实行正利率的角度考虑,中国利率的下调空间其实并不太多。
与发达国家央行普遍把市场上的隔业拆借利率作为目标利率不同,中国央行由于受限于利率市场化进程,无法直接影响货币市场上的隔夜利率,2003年至今暂时充当央行的目标利率的事实上是央票利率,后者相当于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她指出,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利率下行其实只有100个基点左右的空间。而美国进一步降息空间也只有50个基点的幅度。
基于此,吴晓灵指出,对于中央银行的目标利率来说,由于中国未处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中,没必要实行极端的零利率政策,因此利率下调的空间并不大。
报道称,从客户利率角度来看,吴晓灵也认为,在当前也不应盲目赶快下调利率,原因是在正常的经济形势下,应该坚持正利率的原则。她指出,虽然中国经济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仍是经济的一个调整过程,还不是一个危机阶段,年化后当前的通胀率水平仍较高。
不过,吴晓灵认为,当前是进一步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良机,改革应推进中央银行利率能够有效地传导至市场,促进中资银行提高风险定价能力。
吴晓灵建议,首先要逐步放松对存贷款利差的控制,让商业银行自主定价。加大贷款下浮的幅度,给予大额存款一定的利息上浮的幅度。其次,要建立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将央行目标利率逐步调整为控制隔业拆借的利率。同时,加大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增加国债发行品种,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让商业银行和市场主体按照政策利率方向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自主定价。吴晓灵认为这是下一步改革中最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