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篇原文地址:http://www.ndtsg.com/Article/149071005271532.aspx
十几年前,在中国能发表一些英文的SCI论文就算很厉害了,现在水涨船高,科研人能看上眼的是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尤其崇拜那些能发CNS(Cell, Nature, Science)系列杂志的学人。只要论文不造假,崇尚发表好论文是个好现象,对推动科技进步将很有帮助。但事实上,除少数科研明星外,对国内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在CNS上发表论文依然是一个梦想。能在专业领域内国际上最好的杂志上发表一篇高水平的论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在科研中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做相似或相关的研究,付出了同样艰辛的劳动,有些实验室能经常发表许多很好的论文,而有些实验室发表的论文却在低档次水平徘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低水平论文变成高水平论文的到底难度在哪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归纳一下高水平论文的特点:1)论文的假说要新,有创造性,而且有较大的理论或实际应用价值;2)支持假说的证据要充分,严谨;3)数据解释合理,结论清楚;4)写作要让复杂的东西易懂,反之,则是低水平论文。
其实很多论文的假说创新性不错,可支持假说的证据往往不足,有些很有价值的假说提出了几十年,甚至几千年,也没有得到有力的证据支持。也就是说:想到容易,可做到就难了。
如何获得充分而又严谨的证据?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更多内容查看 原文转载分享地址:http://www.ndtsg.com/Article/14907100527153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