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图书馆会说话?是的,你没有看错,图书馆也会说话!
之前看过一篇报到说其实语言只是一种社交技术。对于其它动物,它们不参与贸易或对贸易活动的协调。它们每天基本上都做同样的事情,因而基本上没什么可说的——至少,它们现有交流形式已足够承载所需信息,没有更多可说的。于是乎,自然选择从来没有赋予它们像我们一样的昂贵语言器官。它们压根就不需要。看到这里会有人问,这给主题有什么关系,下面呢咱就说说这个图书馆是怎么说话的。
首先,咱要知道的是这个图书馆是个特殊的网上图书馆。现在搞科研的人很多,高学历的人士更是数不更数。其实说实话做科研,不看文献要做好科研,可以说一点可能都没有,,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文献该去哪里找怎么找,该怎么下载去哪里下载这些文献。
刚开始的我们也许都是迷茫的,泡过论坛找免费账号、各种科研文献群找代下甚至是去扫代理,可谓是费时费力。的确在我们需要却又苦于找到的情况下,人的心情都会是烦躁的,这样也就不利于我们大脑的思考,然后就会一直在想要是有个途径可以方便的下载到所需文章该多好啊,哪怕要花点费用,只要能付的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想的人多了,就会把它当作是一种市场来做,就这样各式各样的图书馆出现了,既然说语言是一种社交技术,那么图书馆也未必不是一种社交技术。
在最远古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为市场做了铺垫,他们通过自己的所有获得自己的所需,开始了贸易,直到几千年后的现在,还是有着这样一个更古不变的事实,要想得到自己所要的,就要付出自己所有的。既然我们想得到我们需要的文献,那么我们要么花费我们的精力,要么花费我们的金钱。时间就是金钱,现在是个讲究效率的时代,去选择一个合适的途径就显示的事关重要了。那么图书馆也就想当然的成为了最好最直接的选择,
有选择就会有疑惑:我怎么能相信你会给我等价或物超所值的东西?我怎么知道你不是看在我们仅仅是需要的心理上来获取自己的利益?
确实,从各种角度看,上面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它的答案也许能解释一切:图书馆的资源能作为事实来说话。
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我们的交易不会完成也不会再继续,此外,图书馆与需求者在交易中获得的好名声,最终会为这笔互惠互利的交易一锤定音。
一旦这种促成交易的心理学机制变为现实,人们就能专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然后用自己的物品或服务交换自己没有或者所需物品--------就像文献与牛顿图书馆。我们需要文献资源,而牛顿图书馆里面有这些资源。牛顿图书馆需要自己的顾客,而我们就是这些顾客。
说到牛顿图书馆,接下来我不得不说的提一下的是牛顿图书馆给出的那个丰富的资源,稳定的服务以及广大用户的好评还是吸引了不少科研单位和个人的青睐。牛顿图书馆有上千种数据库,海量的中外文资源,不是亲身使用过绝对不会相信,也不会在这长篇大论的就为引出牛顿图书馆,以前也接触了不少类似的图书馆,可不是文献下载服务的质量太差就是很多接口不能用或是权限太低,这也容易理解,毕竟它们只是想要拉拢顾客而已,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文献的质量,不是吗?
这样,既然自己的苦恼解除了,也当然希望更多在科研路上为文献发愁的人士可以不再苦恼,从此生活一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