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015-10-16 21:14:15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16 13:34
“楼主很有趣,楼主知道CPI\PPI和就业率吗?还有广义货币供给M2,您怎么知道经济学家不做任何您所说的“测 ...
第一,首先你需要知道什么叫公理。
第二,你需要去了解下微观经济学的几条基本公理是什么,你说的需求法则并不是一条公理。
第三,利用行业数据估计该行业的需求曲线,或者需求函数这是empirical IO或者说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当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不能说你没见过,这东西就不存在。
当然估计楼主可能只看过入门的科普读物或者初级教材,所以对这些东西不了解也很正常,术业有专攻么。但是在不了解一个学科的情况下,就自己异想天开的去批判这个学科就显得有点无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1:24:07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16 13:40
关于测量学要详细讨论,是需要一本书才能完全展开的。对于测不准原理,能够真正科学理解其含义的人 ...
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国外做IO的学者中,其中很多人对自己研究行业的了解甚至细到每个生产工艺是什么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1:34:06
多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1:58:02
一笑而过。建议楼主看看熊彼得的经济分析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2:19:52
智商欠费了。大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2:31:08
低调的传说哥 发表于 2015-10-16 21:14
第一,首先你需要知道什么叫公理。
第二,你需要去了解下微观经济学的几条基本公理是什么,你说的需求法 ...
      多谢您能认可我还是看过几本经济学书的,既然如此似乎与后面“在不了解一个学科情况下”的判断就多少有点不完全一致地方了。不过你所感觉的我只是看过几本“科普读物或者初级教材”的判断的确不完全准确,因为我个人看书的喜好是比较喜欢看原著,虽然也可参考一下该领域里专业人士介绍性的论文,这样理解起来效率会比较高。因为做了多年海外市场的原因,即使英文版的原著我也还是看得懂的。我没有觉得看任何层面的经济学图书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不希望有任何冒犯专业人士的地方,因为我个人在任何工业中的一个习惯是要高度尊重专业。正因为术业有专攻,在今天每一个领域的人都不敢去碰另一个领域,导致的结果是相互之间成为深重的壁垒,很多本来很简单就可解决的问题,却弄得长期无法解决。我所要做的工作是建立不同学科之间沟通的桥梁。

    现在再来回答您直接提到的几个问题:
    您提到需要知道什么叫公理,并且提醒我知道微观经济学有几条公理是什么,并且认为需求法则(叫法有多种)不算一条公理。

    首先,根据公理在逻辑学中最原始的定义,事实上只是找出一组最少的定理,用他们可以推导出该公理体系中的一切定理。因此,原则上说一个公理体系中相当多的命题都可以作为可能的公理组合。但为足够简单,并且能够“不证自明”,事实上会在任何一个公理体系中会最后约定成俗一个公理体系。
      既然我认为微观经济学本身的科学性是有问题的,那么他们的所谓公理体系事实上都会是有问题的。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是一切微观经济学讨论其原理的开始。如果它们不成立,微观经济学最基础的根基就存在问题了。我已经完成了一整本书,来讨论经济学的问题,并且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学体系,因此在这里很难几句话把这个问题谈清楚。如果有具体问题,可以就单点进行深入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2:32:44
低调的传说哥 发表于 2015-10-16 21:24
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国外做IO的学者中,其中很多人对自己研究行业的了解甚至细到每个生产工艺是什么样 ...
希望这是所有学者的习惯,而不只是“国外做产业组织学者,其中很多人”的习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2:38:08
yiweidon 发表于 2015-10-16 22:19
智商欠费了。大哥。
我从来不喜欢去攻击他人的智商,因为攻击的结果往往是相反的。望能谈谈具体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2:45:28
看一下,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2:51:39
楼主想“创立”一新“经济学”体系???????
可是倒底想测量什么??
不认可“概率统计方法,测量精度如何确定???
举个企业 经济最重要的数据:上市公司的归属公司股东的年总净利润,这是公司内外都可获得的娄据!!
但是,它准确吗?同一公司不同年份间一致可比吗??同一年份不同公司一致可比吗??
(曾在上市公司当管理时,年年为这个数,管理者差不多要争论三四个月)
然而,虽有如此多的不一致性,我们除了它还用什么来研究企业经济!!!
但是,如果不考虑它的测量不确定性而直接用,显然也是不科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3:00:20
jgchen1966 发表于 2015-10-16 22:51
楼主想“创立”一新“经济学”体系???????
可是倒底想测量什么??
不认可“概率统计方法,测量精 ...
    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不认可统计学方法,或概率论的方法。数学工具本身是大家都认可的,没人会去否定它们,除非是想去研究数学并且真发现这些数学上的问题。我想本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你要测量什么,首先必须懂得什么”,如果经济学认为心理过程本身就不可测量,那么就即不会去学习心理学,也不会知道如何去测量它。

    我的另一个看法是:仅仅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不够的,科学只有达到因果分析才算。例如,黑体幅射实验测量出了一个曲线,如果仅仅是通过最小二乘法等回归分析拟合出一个曲线,或者给出一些相关分析,这是不够 的,只有通过因果分析建立黑体幅射的分析式后,人们才认可了这个实验的结果得到了真正的科学解释。因果分析必须要完备。如果缺少因果要素,就只能得出相关分析的结果,而无法给出完全的因果分析。但是,在经济学等领域,因为因果分析涉及到的领域太多,往往是多因多果,很多原因要素涉及到的知识会远超出现有经济学研究对象领域,导致其因果分析失效,而往往停留于相关分析。因此必须具备全科型知识结构才能有效进行因果分析。例如,需求是经济过程最重要的原因要素,但如果经济学家根本就不具备心理学知识,怎么能对经济过程进行有效的因果分析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3:04:38
在企业内部的人就能”很清楚“自已企业的方方面面的”可靠数据及其结构“!!
结论,显然是否定,即使你是总裁!!
大众总裁就说他不知情其生产的一千多万汽车装了尾气软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3:06:38
jgchen1966 发表于 2015-10-16 23:04
在企业内部的人就能”很清楚“自已企业的方方面面的”可靠数据及其结构“!!
结论,显然是否定,即使你是 ...
       不是充分条件,也未必是必要条件。关键是理解清楚因果关系,并且按照科学的方法去测量。至于具备科学方法的条件,尤其资源的获得途径,可以有所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3:09:17
kanka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3:19:04
楼主,时时谈着因果关系!!
但倒底如果测量因果,没有给出很好的统计方法!!
因果关系统分推测恰恰是统计学中最重要的部分,线性回归仅其中很少很少且在现代已是不重要的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3:39:43
楼主的意 思明白,希望从心理认知与统计数据分析二方面为经济学提供可靠的数理基础!!
这是很难的人类工程,但有人已在这方面研究了三十多年了.
Judea Pearl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statis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where he directs thd Cognitive Systems
Laboratory and conducts research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uman reasoning ,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其大作(其内引用2800份研究统计因果推测的论文):
Causality Models,Reasoning,and Inference(2e) Judea Pearl,200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可一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23:51:32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16 22:31
多谢您能认可我还是看过几本经济学书的,既然如此似乎与后面“在不了解一个学科情况下”的判断就多 ...
起码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楼主应该是没有学习过高级微观经济学,不然你应该知道我所说的公理是什么,应该知道现代微观经济学公理化体系的基石是什么,应该知道需求法则并不可用那几条基本公理推导出来。
楼主甚至连初级的教材看得也不认真,不然不应该不知道“吉芬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7 00:03:39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16 22:32
希望这是所有学者的习惯,而不只是“国外做产业组织学者,其中很多人”的习惯。
不搞产业组织的什么要知道这些?按楼主逻辑那研究宏观经济学的还不要知道每个行业具体是怎么运作的?理论经济学家提供的是方法和思想上的贡献,是在抽象的环境下提供一般可用的工具,具体怎么用,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来写了一堆,但想想还是算了,就说这些吧,楼主应该是没有经受过现代经济学的训练,也不了解现代经济学是什么,曾经在论坛上和楼主类似的人浪费太多时间,我估计说了也是白说,楼主自己开心就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7 00:12:23
jgchen1966 发表于 2015-10-16 23:39
楼主的意 思明白,希望从心理认知与统计数据分析二方面为经济学提供可靠的数理基础!!
这是很难的人类工程 ...
其实,在许多实际应用中,不用说因果关系,就是经验密度的估计都是不必要的。
而是,我们仅仅想用有限的样本在几个知道自变量X 的地方,估计不知的结果值Y 是什么!!
这在 个人的投资与消费的选择领域最有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7 07:00:21
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从而模型化很有必要,但要简化那些次要的,而且在现实中运用的时候还要考虑这些忽略掉的因素,还要加进去,然后去解释现象和预测未来的变化,从而对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现在的经济学很难对现实有比较信服和一致的解释,更谈不上正确的预测。经济学其实研究的是群体性 整体性的复杂的系统,因此找到相应的基本的单位元很重要,否则就如同研究一个人的行为,在分子的水平上打转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7 07:43: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7 09:15:49
经济学现在不经济的确是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7 10:33:19
认真看完,还是不错的,就是名头起大了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7 10:50:54
Crsky7 发表于 2015-10-16 10:58
经济学本来就是伪科学,大多数经济学家实际上是在数学界或物理学界混不下去才转行搞经济的
“大多数经济学家实际上是在数学界或物理学界混不下去才转行搞经济的” 你这个大多数太想当然了吧,你有数据来源么?  我以前没事翻国内外名校faculty的教育背景,我真没找到几个是数学或物理学术界转来做经济研究的。尤其是在计量理论和资产定价以外的经济学学者的圈子里,我更是找不到原来混数学和物理学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7 11:12:18
别人的理论导出是建立在某个假设之下,楼主说别人假设是不可能的,那你自己导出的东西只能算创新,不能算推翻别人的理论。就如量子力学不能推翻牛顿力学一样,前提条件是不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7 11:51:13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7 12:36:01
不就一个搞传销的,也有资格说经济学是伪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7 13:16:53
Nelsh--Deng 发表于 2015-10-16 11:42
比较赞同,哪个地方几乎都是这个局面吧
伪科学 你还来论坛混个P!~经济学 是学科 不是科学 !~既然不是科学就谈不上伪科学!~大多数经济学家? 我不知道 你从哪知道这个个数~ 不愿意学 不要学 不要骂骂咧咧 !~很多 数学专业的毕业后还去做销售 我是不是可以说  很多干销售的都是 数学界混不下去的 才去 做销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7 13:51:13
我看看,汪涛先生近段写了许多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7 13:59:16
支持讨论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