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zheng 发表于 2015-11-13 23:55 
我还真是服了。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层含义之一是指生产同种商品所需的平均劳动时间,如果非要用你 ...
1、我还真是服了。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层含义之一是指生产同种商品所需的平均劳动时间,如果非要用你的语义界定,那就是同部门的平均劳动时间。
=================
不同部门怎么办?要知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只要支出社会平均劳动力”这个前提下推导出来的,不同部门间劳动力不可通约。
2、不同部门间的商品恰恰就是通过价值这一概念通约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是在不同商品间找到了抽象劳动这一共同本质,在此基础上用劳动量(价值量)作为决定商品间交换比例的基础。
==================================
不同商品间抽象出共同物,多得是,空气、水、土地、智力、效用、质量、引力那样不是共通的?你说的通约不过是单个价格乘总数量,一种简单的求和,不是真正的通约。单个商品的价值单位一定是“价值单位/件”,你再通约试试——即甲价值+乙价值=? 不乘商品数量你加不出来。
通约是指事物间共同性,结合数学运算就是量纲(单位)一致,能相加减。2人— 1人=1人;2牛—1人就不能运算了。不同商品价格间不能相加减,不同商品的价值间同样不能相加减:
(10元/斤大米+10元/w电=? 10价值/斤大米+10价值/w电=?)。马克思解决了什么?什么都没解决。辩证法的抽象手段可不是提取共通物的有效办法。质量、引力、能量、长度、体积等有哪一个是用辩证法提取的?
其实马克思在这里要讲的是测量学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形而上学中有专门论述,但是在马克思的字典里形而上学=错误。测量学科是马克思之后才兴起的,又不是显学,马克思自然不懂,而马克思追随者只知道追随,不知道学习。
阁下最好百度下量纲、计量单位这些概念,了解下相关知识。总是这样跟你们乱打仗我很累。
马克思把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方面,所谓无差别的劳动指的是抽象劳动,也就是人的体力和脑力耗费。而具体劳动是千差万别的。
3、在改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产出之前,中国用社会总产品的概念核算都几十年了,这写数字实实在在放着呢。你为什么不看看呢?
=========================
学术争论,很多是一点即透,我希望你能做到。
如果是我逼着你点明”总产值是通过货币核算的,价值和效用都不能完成这项工作“这句话,你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