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02 0
2008-12-09

  石油价格大起大落 牵动全球神经   

  2008年,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起大落的一年。国际油价在上半年持续飙升并在年中逼近每桶150美元的历史“天价”,而在下半年却迅速跌落并在年末跌至每桶约40美元的4年来最低点。

  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经济资源,石油价格的大起大落,牵动着全球的神经。

  从2007年下半年起,国际市场油价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快速上涨期,最具指标意义的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很快先后突破每桶80美元和9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纽约市场油价便历史性地触及每桶100美元大关。今年上半年,油价继续飙升。7月11日,纽约市场油价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但年中之后,国际石油市场突然风向大变,油价开始持续大幅下降。12月5日,纽约市场油价跌破每桶41美元,收于每桶40.81美元,为 2004年12月10日以来最低水平。与年中的历史最高纪录相比,油价在短短5个月内每桶下跌了100美元以上,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如此大的跌幅,实为历史罕见。

  对于上半年的油价飙升,普遍一致的看法是供求关系紧张和投机因素是背后的主要原因。波士顿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家罗伯特?考夫曼就此表示,这是市场基本面和投机操作共同导致的。他说:“需求增加而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萎缩改变了供求关系的平衡……而投机者们意识到了基本面的这一变化,预计该变化会推高油价,并因此采取了相应的操作……这种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测最终影响到现货市场,将油价推高到超过供求平衡的水平。”

  基于对世界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国际能源机构11月13日下调了今明两年世界原油需求预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也表示,今明两年世界原油日均需求量均将低于该组织此前的预期。油价的下跌,特别是对油价前景悲观的预期,导致大量投机资金离开石油市场,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油价的下滑速度。

  佩利这样评价油价狂涨的后果:“仅仅想想当前的冲击是怎样提高全球的通货膨胀,降低全球穷人的收入,使美元走软,增加美国的贸易赤字,加重全球金融不稳定并增加了全球衰退的可能性这样一系列情况,就可以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下半年油价的大幅回落则让世界经济紧绷的神经暂时得以放松。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耶金说:“对手头紧张的消费者来说,油价下跌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油价的下跌实际上是一种减税--一种不需要获得美国国会批准或让四面楚歌的美国财政部掏钱的经济刺激措施。”

  油价走低还缓解了全球的通胀压力,增大了各经济体中央银行的降息空间,使央行摆脱了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同时应对“经济下行风险”和“通胀上行风险” 的两难境地。自10月初以来,欧洲各央行已展开了3次联合降息行动,以刺激经济增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也多次降息,利率水平已降至1%,并有可能继续降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