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
1069 1
2015-10-18

最近在做一些系统设计类的课题,其中一个选题是帮助无家可归的人群。本来粗略一想觉得还蛮容易,可是仔细深入之后却发现这里面夹杂着太多太多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人类的心理问题…除非颠覆人类的社会以及人类的思维,完全不是设计可以解决的。

再比如一个产品设计的课题:消灭拖延症。当真正看了人类对于大脑的一些研究之后,觉得人类几亿年来进化的结果太厉害了,在能拖就拖、能懒就懒的方面实在太聪明,单凭设计根本无法欺骗大脑,让它放弃拖延。

这样的问题经历多了之后,就会给人感觉设计做得越深入,越无力;对设计能达到的效果也就越失望。

反观身边的另一些设计师,从不去深究问题的原因,只是跟着直觉做设计。比如无家可归就给搭个棚子,对拖延症就设计个闹钟…似乎这样做起设计来异常的容易。

难道,设计往深得做,不但没有解决方法,反倒只会折磨自己,所以不如大家开开心心地浮在表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0-19 08:48:45
设计就是一个圆,圆扩的越大,内部可以影响的范围就越大,而外部不可控的边界也就越大。

越往深了做,你会发现设计的范畴越来越广。以前我设计一个按钮,一个流程,后来是一个软件,一个系统,再后来是一条产品线,再后来是推进这些产品的团队本身,再后来是公司。这些都在不同时期成为设计的对象。

「设计师」是个模糊的称呼,其实设计本身是多样的,台湾将软件开发工程师翻译为程式设计师,程序员也是设计师。而平面设计师、界面设计师、工业设计师等等,其实也是隔着不同的行业。更大了讲,还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看《纸牌屋》的话,你会发现 FU 们一直在设计系统(例如就业法案),并且在推动这个系统的实现。这本身就是战略设计。而颠覆或者影响或者顺应人类思维、社会规则,原本也是设计的一部分。

随着经验、资历、领域的增长和拓展,以及机会和运气,各种设计师们的职业路径也在不断变化,逐渐会发现自己不仅可以想更多的设计,做更多的设计,还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将设计变为现实。例如如果你是 Apple 的 Ive,你就有更多的可能改变已有的产业,而如果你现在更大的压力是如何让提案通过甲方评审…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好的方案,还有将设计推动为现实的。能力。设计大师们就比刚入行的设计师有更多的影响力和更被人信任,即使大家想法可能差不多。被人信任这本身就是资本,也是需要不断积累。

对于设计,我觉得很多时候是在抓这个世界本质的道理和规律,而这些道理和规律往往是在各行各业都相通的,一个产品,一个系统,一个体系,只是具体的外部条件、控制变量等等不同。善于总结的设计师,能够在不同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自己成长,让圆越画越大,这是非常有挑战也有意思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