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0月19日)良好的美国房市数据和联储官员年内加息的鹰派言论支撑美元走高,而欧元则因为本周欧洲央行有可能的鸽派决议而走软。原油方面,中国GDP显示经济增速放缓,限制原油需求;伊朗解除制裁后更多原油进入油市;加之汽油价格大涨以及OPCE会议不减产的预期,原油价格周一大跌4%,后市依旧承压。
具体市场上,美元指数震荡攀升五日高位,受良好美国房市数据和官员鹰派言论提振;欧元兑美元震荡下跌触及1.13关口,市场预计本周欧银决议偏鸽派;现货黄金跌1%,受累于获利了结盘和FED加息压力。油价大跌4%,受到中国和伊朗忧虑以及汽油价格施压。
油价大跌4%,受到中国和伊朗忧虑以及汽油价格施压。油价周一大跌近4%,此前汽油期货重挫,令本已受中国经济成长放缓和伊朗实施核协议后很快将恢复出口石油的迹象拖累的市场卖压加重。交易商表示,美元走强和美股下挫令石油市场进一步承压。另外分析师预计周三OPEC会议不会达成减产协议的预期也施压油价。
布伦特12月原油期货收挫1.85美元或3.7%,报每桶48.61美元;美国原油期货收挫1.37美元或3%,报每桶45.89美元,在周二11月合约到期前,市场交投减少。
汽油期货重挫5%,因担心在维护工作减少后,美国炼厂使用率可能回升。超低硫柴油期货下挫近3%。消息称在新泽西日产能为27.5万桶的炼厂发生故障后关闭,之后汽油和柴油期货价格都脱离了日低。
IEA的高级原油分析师说道,“原油价格下跌的推动力之一是汽油价格重挫,而汽油价格下跌的原因则是季节性需求大幅下降。”
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一如市场预期跌破7%,创下六年半以来最低值。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增强了市场有关能源需求前景的担忧情绪。
中国ZF在周一早些时候公布报告称,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长速度为6.9%,这一数据加重了市场有关身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情绪。周一公布的其他经济数据则显示,投资和工业生产的数据也令人失望。
首席市场策略师Ti指出,中国的经济数据“为市场的防御性本质作出了贡献”,“疲软的工业生产和触及多年低点的固定投资在一周之初奠定了本周的酸苦基调”。
在今年夏天,有关中国经济健康性的忧虑导致大宗商品市场遭遇重创,其中原油价格触及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的原油消费量在全球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为12%左右,仅次于美国。
尽管全球原油市场早已陷入供应过剩的状态,但欧佩克成员国仍旧一直都在以较高的水平生产原油,目的是保护和获取市场份额。欧佩克的整体产量配额上限为每日3000万桶,但其实际产量一直都高于这个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