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快速回落并创2007年1月以来新低,市场人士相信糟糕的数据将会激发政府出台更多保增长、防通缩的举措,加上此前已经实施的宏观政策效应将逐步释放,中国经济持续下行的态势或能得以缓和. 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11月CPI同比上涨2.4%,环比下降0.8%.加上昨日公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出口增幅都出人意料的大幅跳水,显示整体经济形势出现急转直下. "我们认为,为了防止经济过快下滑并消除通货紧缩,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馀地更大了.我们同时也预测,还会有进一步的财政刺激措施出台,特别是在支持国内消费方面."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管李晶称. 华宝信托宏观经济分析师聂文预计,CPI的回落使得中国的实际利率开始回到正区间,政府使用利率政策会更加果断,本月利率可能还会下调27个基点,明年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得更多,通过营造整体宽松的货币环境,避免经济硬着陆. 中国自9月中旬以来已共降息四次,最近一次为11月底降息108个基点,创下11年来存贷款利率降幅之最. 数据公布后,中国股市沪综指.SSEC早盘震荡收报2,072.694点,微跌6.423点,或0.31%.分析师指出,由于经济恶化在预料之内,糟糕的数据暂未对大盘产生明显影响.市场对政策面可能出台更多利好的预期,将激励多方蓄势再发. 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周三结束,会议决定明年要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以进一步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能力,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危机也是转机**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胡鲁滨认为,当前PPI和CPI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的存货太多,这从进口大幅下降就能看出来,但CPI和PPI大幅下跌不是常态,按这个态势,估计明年CPI和PPI环比出现好转的时间可能将提前至上半年. "把CPI和PPI结合起来会发现,行业利润分配将有很大变化,为国内需求服务的产业能享受较大好处,尤其是必需消费品的生产商,可能抵销其销售收入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他称. 法国兴业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师马博文亦认为,刚性通缩可能难以形成,"此前商品价格过高,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其周期性校正的过程." 但他提醒中国注意扩大内需计划中的风险:中国扩大产能和刺激消费过于激进,而产能过剩的情形偏偏发生在全球经济不处于扩张状态、或复苏速度并未如预期般强劲的大环境之中,这会加大中国制造业产品价格下滑的风险. 中国此前已经确定在2010年完成四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以刺激经济.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称,通过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明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保持在8%-9%之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能够避免负增长.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