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4.关于地球与太阳、地核与月球的思考
2015.10.23
根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地球是对偶太阳倒数第三冷热核聚变区域形成的,初始偏电荷质量可能相等。伴随地球新的冷热核聚变区域的形成,月球应运而生,其偏负电荷的质量对偶地球下地幔和地核中的偏正电荷质量。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曾经预言星球的不同对偶层次可能拥有自己的磁轴和运动速度,并与对偶星球相关层次的磁轴、运动速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月球的磁轴与地核的磁轴角度可能相同,月球的运动(公转)速度与地核的运动速度可能相同,通过月球的运动速度可能推断地核的运动速度。至于地球与太阳相关层次的关系应该类似,不同的是月球的自转速度与公转速度相同,而地球的自转速度与公转速度不同。地球是沿轨道滚动,距离和赤道周长与太阳对偶层次运动速度的关系决定了地球自转的时间周期。
如果地核自转速度与月球相同,地壳、上地幔、中间层的运动速度就会远远超过地核的运动速度,起码地壳的运动速度是地核运动速度的将近三十倍!会在上下地幔产生什么物理效果呢?
值得注意的还有地核与月球的直径几乎相等,必然还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