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有点冷!
中国11月的PPI降至2%,远超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从三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虽然官方并没有发表这样的论述)。同时考虑到一些数据的的准确度,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下滑的程度比我们想的可能还要严重。现在看来,社科院发布的中国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太过于乐观了。
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扩展到经济危机。会不会导致政治危机,乃至社会危机,没人敢打保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极有可能。从现在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危机开始时,太过于乐观了。全球都以为中国有1.9万亿的外汇储备,已经为自己撑起了一把保护伞,现在发觉那把伞有很多的洞。
中国在加入世贸后,经过这5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由出口拉动。而这种出口战略的风险也由美国金融危机而得到放大。很明显,这种战略觉不适于中国的长远发展。但就目前来看,中国经济的转型绝不是一朝一的事,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必须倚重于出口。最近人名币的贬值也是于此。而最近中欧关系的紧张,无疑会给中国的出口添加风险。再加上美国新总统上任,短时间内解决美国经济不太可能,而为了转移民众视线,拿中国来说事事非常可能的。从历史来看,美国历任新总统上任,中美都有一定的摩擦期,对中美贸易也有一定影响。我们切不可盲目乐观。
为了抵御经济的下滑,中央重拳出击,出台了四万亿的经济拯救计划。但大规模的财政投资激励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有较长的滞后期。中国98年的刺激经济,直到2003年才逐步形成稳定向上的增张趋势。从11月CPI涨幅金2.4%来看。我国经济陷入通缩的可能性加大。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于内需。我所说的内需不是政府投资修几条铁路、修几条公路、修几个大体育馆,而是消费,尤其事农民的消费。说中国有广阔市场的人,往往忽略了农民的实际消费能力。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除了最开始的包产到户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民的收入有了大的提高,其余的政策大部分归于破产。我老家不少在外地打工的人已经回乡,当然,他们不会被包括在政府的失业率里。考虑到农村的条件,他们回乡基本无事可做。而最近一段时间里农作物价格的下滑,使得农民今年的收入增长并不理想。我爸妈打电话来说他们今年没有赚到什么钱。这无疑会给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也是政府保稳定的原因所在。所以说靠农民来提振消费,基本上是一句空话。
明年要“保八”。说“保八”,主要是从政治层面来考虑问题。其实糊弄糊弄,中国经济就可以得到8%的增长。但要明白一点,且不可为了增长而增长。经济增长只是一个措施,它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经济发展是为了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考虑这一点。且不可盲目,大干快上。
我不认为中国2009年如果经济增长达不到8%,就会有很大的问题。这中说法主要是西方的一些所谓的观察家的所谓分析。他们其实并不了解这么复杂的中国。我们在考虑问题时一定要排除那些过多的、错误预测。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客观上要有调整的必要。这种调整可能要花很长时间,要付出不少的代价,要经历不少的痛楚,但这是中国经济重新起步的必要,也是我们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要。
这个冬天有点冷!